干细胞移植治疗终末期肝病
什么是终末期肝病:终末期肝病(ESLD)泛指各种肝损害所导致的肝病晚期阶段。本文ESLD指各种原因导致的肝硬化、肝衰竭、肝癌,其中,肝衰竭包括急性、亚急性、慢加急性肝衰竭,而慢性肝衰竭归为肝硬化。肝脏是参与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代谢和能量生成的重要器官。
目前对对终末期肝病的治疗临床上主要以保肝对症及预防并发症为主,但总体治果并不理想,其病死率很高。目前原位肝移植仍然是其最有效的治疗手段,但其存在供肝缺乏,移植后的免疫排斥反应和高额的医疗费用等缺点,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应用。
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在理论层面上,干细胞的高度自我更新能力使得干细胞可以成为一个源源不竭的细胞库,极大地克服肝细胞移植治疗终末期肝病时肝细胞体外增殖能力有限的问题;干细胞的多向分化潜能赋予了干细胞一定的可塑性,可分化为具有肝功能的肝细胞样细胞。
在体外,将干细胞诱导分化为肝细胞,可以解决生物人工肝种子细胞来源困难的问 题。在体内,将干细胞经肝动静脉回输入肝脏局部,可分化为肝细胞,从一定程度上提高终末期肝病患者的肝脏功能,改善终末期肝病患者的临床症状。
干细胞移植治疗终末期肝病的主要机制
干细胞进入体内后,可向损伤肝脏迁移、通过转分化为肝细胞发挥部分替代作用,通过免疫调节作用从一定程度上改善肝脏微环境,促进肝损伤修复。
①干细胞移植治疗可显著改善肝硬化患者肝功能且不增加肝癌的发生。
②干细胞进入体内后可向损伤肝脏归巢并部分转分化为肝细胞。
③干细胞移植可以改善肝脏微环境,促进肝再生,减轻肝纤维化。
干细胞移植治疗终末期肝病的临床应用案例
目的:探讨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对终末期肝病患者的治疗作用。
方法:56例终末期肝病患者无菌采集骨髓,负收集法分离纯化骨髓干细胞,经肝固有动脉注入肝脏。术后观察肝脏储备功能和合成功能,同时观察患者症状体征和不良反应。
主要观察指标:肝脏储备功能指标检测、肝脏合成功能指标检测、干细胞移植术后肝脏超声检查、患者症状体征及不良反应情况观察。
干细胞移植后症状体征改善情况:干细胞移植术后1周91.6%的患者食欲改善,87.5%的患者体力明显改善,移植术后两周部分患者出现肝病面容好转,术后4周有4例患者蜘蛛痣明显减少。
干细胞移植治疗前后肝脏储备功能指标变化:56例患者干细胞移植前及术后12周检测肝脏储备功能,ICGK和ICG15治疗后较治疗前好转,ICGK由移植前的 (0.0885±0.0533) / min升高到 ( 0.1438 ±0.0756) /min,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 ; ICGR15由移植前的(32.01±19.56) %下降到 (19.31±15.63) %。
干细胞移植治疗前后肝脏合成功能指标变化:干细胞移植术后1周,Alb无明显变化,术后4周开始升高,随观察时间延长逐渐升高,术后12周达到最高值,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 P<0.05) ;CHE、PT移植术后持续改善,12周时较术前增加最明显。
干细胞移植治疗前后腹部超声检查结果:术后4周18例并发腹水患者中,有61.1% ( 11 /18) 腹水消失,27. 8% ( 5 /18) 腹水减轻但没有消退,术后4周和12周所有患者影像学检查,肝 脏部位均未发现新生物或肿瘤样异常病灶。
干细胞移植后不良反应情况:本研究干细胞移植成功率为100% (56/56) ,术后患者无发热、感染和白细胞下降等不良反应,穿刺部位无出血及渗出。
结论:从治疗后随访结果看,多数患者食欲和体力改善明显,纳差、乏力等症状消失,腹水消退,大多数患者在短期内白蛋白升高,凝血功能改善,到移植后12周,患者肝脏储备功能较治疗前好转。
研究结果表明干细胞移植治疗终末期肝病,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出现得早,腹水消退快,有效改善肝性脑病;有效修复肝损伤、改善肝功能、凝血功能及肝脏储备功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干细胞移植治疗终末期肝病患者安全可行,无不良反应。
综述:干细胞移植治疗可以减轻肝脏炎症,改善肝功能。对于终末期肝病患者,基于干细胞的再生医学策略成为了新突破口。相信在不久的未来,无论是肝炎还是需要肝移植治疗的终末期肝病,都会迎来更好的治疗局面,为肝脏疾病的治愈带来希望。
-
干细胞调治糖尿病的进展
糖尿病的发病率呈爆炸性增长,在国内已达到9.7%,患病总数可能超过1.2亿。面对庞大的患病基数,其调治方法已成为研究人员的重点研究方向。近年来,干细胞
-
间充质干细胞有什么用
众所周知,间充质干细胞的由来是中胚层,广泛分布于全身多组织的干细胞。20世纪70年代,一些专家顺利地从骨髓中分离出一种纤维原细胞,并证明它可以在体
-
脑外伤后遗症能治好吗?
脑外伤后遗症能治好吗?能用神经干细胞来治疗吗?赵医生 心脑血管科
脑外伤后遗症最有效的方法?
赵医生 心脑血管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