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细胞应用 > 细胞科普

干细胞疗法在治疗心肌梗死中的临床应用

2024-01-18

心肌梗死是一种临床上较常见的心血管疾病,该疾病主要与冠状动脉(冠脉)形成血栓后,造成了心肌严重缺血及坏死有关。

干细胞疗法治疗心梗前景

许多临床数据已经证实,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免疫调节和抗炎、抗纤维化、促进血管形成、抗心肌细胞凋亡、促进心肌再生等特性。

间充质干细胞来源丰富,增殖能力强,低免疫原性,在临床上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能够改善急性心梗的病症,减轻病人痛苦,抑制疾病进程。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急性心梗未来可期。

全球范围内,通过细胞手段来治疗心肌梗死和缺血性心衰已经成为心脏病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以实现“复活”或者“新生”心肌细胞、再生心脏等目的。干细胞技术在心脏疾病领域取得了不少突破性进展。

基础研究案例

近日来自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胡新央、王建安实验室与阿拉巴马大学伯明翰分校张建一团队合作在Science子刊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杂志上发表题为《Small extracellular vesicles containing miR-486-5p promote angiogenesis after myocardial infarction in mice and nonhuman primates》的文章,揭示了间充质干细胞(MSCs)来源的sEV通过内容物miR-486-5p促进小鼠和非人类灵长类动物MI后的血管生成(angiogenesis),从而保护梗死心脏的心功能。

干细胞疗法治疗心肌梗死临床案例

目的:探讨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对改善心肌梗死患者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11月于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心内科确诊并住院治疗的心肌梗死患者7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治疗基础上给予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

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血清S1P、TGF-β1表达水平变化、心功能各项指标及治疗后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S1P、TGF-β1表达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S1P、TGF-β1表达水平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S1P、TGF-β1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两组心功能指标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LVEDV、LVEF及WMSI水平相比,治疗后两组LVEDV、WMSI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LVEF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两组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比较

两组患者再发心肌梗死、梗死后心绞痛及死亡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治疗组心力衰竭再住院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患者LVEDV、WMSI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患者低于对照组,LVEF显著 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能有效改善心肌梗死患者的心功能。

此外,研究还发现,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能减少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尤其是心力衰竭再住院的发生。

综上所述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可降低心肌梗死患者血清S1P、TGF-β1表达水平,改善心功能,降低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干细胞疗法已被认为是治疗心肌梗死最有前途的方法之一。干细胞治疗在心血管疾病、血液系统疾病、肝硬化、神经系统疾病、自身免疫疾病等方面均发挥重要作用。

相关文章

干细胞调治糖尿病的进展

糖尿病的发病率呈爆炸性增长,在国内已达到9.7%,患病总数可能超过1.2亿。面对庞大的患病基数,其调治方法已成为研究人员的重点研究方向。近年来,干细胞

间充质干细胞有什么用

众所周知,间充质干细胞的由来是中胚层,广泛分布于全身多组织的干细胞。20世纪70年代,一些专家顺利地从骨髓中分离出一种纤维原细胞,并证明它可以在体

相关问答
  • 脑外伤后遗症最有效的方法?

    脑外伤后遗症最有效的方法?脑外伤后遗症可以用神经干细胞治疗吗?会有效果吗?

    赵医生 心脑血管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