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细胞应用 > 细胞科普

干细胞疗法治疗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

2024-01-05

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诸多优点,如来源广泛,易于分离、培养及扩增,有着多向分化能力与低免疫原性,且易于接受外源基因的导入,被视为是一种较好的组织工程细胞和基因载体细胞,为人类干预种疾病提供了希望。

近年来,随着细胞研究的深入,细胞替代干预和基因干预是医学领域乃至整个生命科学领域中的研究热点和前沿,现已成为细胞移植疗法的重要种子细胞。同时,在神经系统疾病的细胞移植和基因转导干预的研究已广泛开展并取得了良好结果。

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均由脑或脊髓神经元或胶质细胞丢失所导

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是由慢性进行性中枢神经组织退变所导致的疾病,其中包括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阿尔茨海默病( Alzheimer' s disease, AD)、亨廷顿病(Huntington's disease,HD)、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等,均是由于脑或脊髓的神经元或胶质细胞的丢失所导致。

很多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经常引起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目前临床上传统干预方法很难治愈而且干预效果有限,如脊髓炎、格林巴利综合征、多发性硬化等,预后较差,致残率高,家庭、社会负担很重。因此,研究有效方法干预神经系统疾病是迫在眉睫。

近年来,随着干细胞研究越来越深入,人们已成功地从胚胎干细胞、间充质干细胞等多种干细胞分化得到了神经元或胶质细胞,用于干预神经系统疾病。研究证明,间充质干细胞可以促进损伤脑组织恢复,分泌神经营养因子并迁移至病灶处发挥神经保护作用。让间充质干细胞疗法成为干预神经系统疾病的热点。

间充质干细胞疗法干预神经系统疾病效果确切,其具体的干预机制有以下几种:

1、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能力。其具有较强端粒酶活性,可通过不对称分裂方式增殖来维持自身干细胞数量。并在一定体内外环境下可分化为,如成骨细胞、骨骼肌细胞、心肌细胞、神经细胞、肝细胞和软骨细胞等。

2、低免疫原性和免疫调节功能。刺激特定免疫细胞,使免疫细胞活化、增殖、分化,产生免疫效应物质抗体和致敏淋巴细胞的特性。间充质干细胞只表达低水平MHC-Ⅰ类分子,不表达MHC-Ⅱ类分子以及共刺激分子,如CD40、CD80、CD86和CD40L等,这些特性使其能免于NK细胞介导的细胞溶解作用,因此具有低免疫原性;此外,其通过免疫调节功能可以抑制体T和B细胞的功能等。

3、旁分泌功能。能够分泌多种物质,如神经营养因子、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等,调节损伤局部微环境,减轻炎症反应,促进受损组织修复;

4、归巢能力和作为基因干预运载工具。当相应组织或细胞损伤后,间充质干细胞能穿过内皮细胞定向迁移到达病变损伤的靶组织,发挥生物学功能的过程。因其具有归巢能力,可以利用其作为运载各种基因的工具,达到干预相关疾病的目的。

2017年2月,天津市某医院开展30例神经系统疾病患者临床研究,在给予间充质干细胞疗法干预后,随访1,3,6,12,24个月,在第1个月时神经系统功能明显提高,随着时间延长效果呈现缓慢好转的趋势,从而表明间充质干细胞疗法干预神经系统疾病是方便、安全和有效的。

综上所述:间充质干细胞其资源丰富,来源于自体无组织异源性,无限制,易于临床广泛应用,初步临床实验已取得可喜效果,发展潜力巨大。干细胞疗法干预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性疾病将作为一种简单、安全、高效的方法, 有望根本性改变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性疾病患者的预后。

相关文章

干细胞调治糖尿病的进展

糖尿病的发病率呈爆炸性增长,在国内已达到9.7%,患病总数可能超过1.2亿。面对庞大的患病基数,其调治方法已成为研究人员的重点研究方向。近年来,干细胞

间充质干细胞有什么用

众所周知,间充质干细胞的由来是中胚层,广泛分布于全身多组织的干细胞。20世纪70年代,一些专家顺利地从骨髓中分离出一种纤维原细胞,并证明它可以在体

相关问答
  • 脑外伤后遗症最有效的方法?

    脑外伤后遗症最有效的方法?脑外伤后遗症可以用神经干细胞治疗吗?会有效果吗?

    赵医生 心脑血管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