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健康网
首页 > 干细胞资讯

间充质干细胞有什么作用,间充质干细胞的临床应用效果介绍

2024-10-21 13:50:56 来源: 小编 咨询医生

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67年。德国科学家科恩海姆在研究伤口愈合时,首次提出骨髓中存在非造血干细胞的观点,认为成纤维细胞可能来自骨髓。

image.png

干细胞

20世纪70年代,Friedenstein等人用贴壁分离培养的方法成功地从骨髓中分离出一种成纤维细胞,并证明其在体外可以大量扩增,具有定向分化的特性。随后,Prockop和Pittenger分别证明了纤维状粘附细胞中含有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分泌多种间质组织的能力。

1991年,卡普兰教授首次提出了MSCs的概念,他也被业界称为“间充质干细胞之父”。卡普兰将骨髓中能粘附在塑料培养皿表面、能在体外高度扩增并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群命名为MSCs。自此,MSCs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1995年,Lazarus等人首次将间充质干细胞应用于临床。他们从处于缓解期的血液肿瘤患者体内采集自体MSCs,体外扩增培养4-7周,然后静脉注射到患者体内。将患者分为三组,分别给予不同的剂量。注射后未观察到毒副作用,提示MSC用于临床是安全可靠的。

2000年,Erics等首次报道从脐带血中分离培养MSC,认为其不仅能提高造血干细胞的骨髓归巢和早期造血恢复,而且免疫原性弱。

image.png

间充质干细胞

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间充质干细胞实际上是一组具有高度自我更新能力和不同分裂增殖能力的多能干细胞,可在体外培养扩增,或分化为神经细胞、成骨细胞、软骨细胞、肌肉细胞、脂肪细胞等。在特定条件下。MSCs在细胞增殖、分化和免疫调节潜能方面具有异质性,存在不同的干细胞亚群。除了多向组织细胞分化,间充质干细胞还在重要的人体功能中发挥调节作用,如造血、免疫炎症反应和血管生成。

间充质干细胞的临床应用

最近有首例干细胞用于免疫抑制的器官移植。这篇发表在《干细胞转化医学》上的病例报告显示,一名肾移植患者成功地用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诱导了免疫耐受。这位37岁的男性在肾移植前重新注射了BMSCs,移植后2年内免疫抑制剂逐渐减少,直至完全停药。这个过程是安全的。在随访期间,移植后患者肾功能正常。

经过几十年的漫长发展,大量的体外和体内实验表明,间充质干细胞对多种疾病具有潜在的治疗作用,包括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移植物抗宿主病、血液病、血管性疾病、糖尿病、组织器官损伤和退行性疾病。

本文出自:https://www.hnxbk.com/news/1690.html

话题#   间充质干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