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健康网手机端

手机扫一扫

名医在线 科普全部

做试管如何才能取到更多卵?

2025-01-06 20:33:20科普

**的过程中,我相信患者们最关心的事情就是“我取到了多少卵?”有些患者会说“为什么我B超测了那么多卵泡,才取了这么几个卵?”甚至有些患者在误以为会不会是**技术的问题。而有些患者则说:“啊呀,我取到的卵比我B超测得还多呢,是不是B超测得不准?”

B超监测卵巢上卵泡的数目,是包括大大小小,成熟与不成熟的卵泡;而**数,是通过将卵泡腔里的卵泡液抽吸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卵子数目。不是所有的卵泡里都有卵子。经过促排卵治疗,每个卵泡发育的速度与大小都不同,就会有的卵泡里有卵子,有的卵泡里没有卵子。

有一种疾病就叫空卵泡综征。空卵泡综合征是指卵巢对促排卵刺激反应良好,一丝不苟地进行卵泡抽吸,但未获卵细胞。这样的患者,即便是多次冲洗卵泡腔,获卵数依旧很低甚至不获卵,发病原因也不祥。

而获卵数比B超监测的卵泡的数目还多,一般是因为B超下有一些很小的小于1.0的卵泡,应为太小,这种卵子还没有发育开,不在B超计数之内,但**时**医生可能顺便一起取了,小卵泡有时也可以有卵子,所以就出现了获卵数超过B超监测卵泡数量的情况。所以B超监测的卵泡数,不一定就是能够获得的卵子数目。

我们可以根据B超结果推测可能的获卵数。如果获卵数明显小于B超监测的卵泡数,可能就提示患者卵泡存在问题。

那么哪些原因会导致**少,我们该如何去规避呢?

1、卵巢功能下降

一般来讲,年龄越大,卵巢功能越差,能促出来的卵也少,有的不孕朋友还很年轻,但是卵巢功能已经下降了,能促出来1-2个卵已经很不容易了。

卵巢功能下降最初的表现为月经周期的缩短,继而是月经的不规则。如果你每次月经要提前4-5天或者一个星期,那么建议你到医院查一下激素水平,看看卵巢功能是不是下降了。

另外年龄大于40岁后,卵巢功能下降明显,试管婴儿的成功率也相应下降。因此做试管也要趁早,不要等到卵巢功能几近衰竭了,再实施助孕。

2、**时间

我们一般是在“夜针”后的35-37小时之间**。

“夜针”是促排卵后到**前打的最后一针,因为这一针通常会被医生安排在晚上打,所以我们俗称为“夜针”。

卵子是被卵丘细胞包裹黏附于卵泡壁上的,“夜针”的作用是促使卵子成熟,让卵丘细胞松散,使卵子易于从卵泡壁脱落,我们更容易取到卵。 但每个人都是独特的,总有那么一部分人卵子的成熟时间与大部分人不一样,有的可能不到35小时就排了,有的可能超过了36小时也还没有成熟。

碰到这些情况,我们也觉得很遗憾,但这种个体差异,不是我们可以预知的。我们所能做的:第一是按时打夜针建议不要提前,也不要延后太久。第二是经历过一次**,如果出现这样的问题,下次记得提醒医生你是跟大部分人不太一样的,要提早或推后**。

3、卵泡质量

我觉得**就像剥瓜子仁一样,理论上每一颗瓜子里都应该有一颗瓜子仁,事实上大部分也是这样的,但你也总能碰到一些外形很饱满的瓜子剥开里面居然是空的!而且还有可能由于雨水不好,营养不好,或者种子的原因导致这一批瓜子都长得不好,外形是瘪的,空壳特别多,偶尔剥出来一颗瓜子仁也是又干又瘪的。

我们促排时B超监测到的卵泡就像是你的瓜子,我们只能看到瓜子的外形,但里面有没有瓜子仁,瓜子仁的味道好不好,只有剥出来才知道了。

B超监测到的卵泡并不一定每个都有卵的,而且有些卵泡形态不规则、或者激素水平不好的患者甚至有可能很多卵泡都是空的卵泡!

另外外形太大或太小的瓜子很可能是没有瓜子仁的,我们一般认为大于2.2或小于35px的卵泡是不太能取出卵子的。 卵泡质量很多时候跟基因有关,如果有染色体问题,或者某些未知的基因问题,就像是瓜子的种子不太好一样,那么就有可能有很多空的卵泡,甚至取出来的卵子质量也不好。 促排卵是医生的事情,但基因却是医生无法改变的。

促排卵过程中可能需要天天打针、吃药,什么时间打什么针,吃什么药,用多大的剂量,夜针什么时间打,这些都一定要牢记,弄错了会直接影响卵子质量和获卵数目。

4、**过程的损失

**的过程是在B超的监视下将穿刺针刺入卵泡吸净卵泡内容物的过程。这就有点像用吸管去吸含有果粒的牛奶,大部分情况是可以将牛奶和果粒都吸出来的。但假如这颗果粒正好贴在了吸管壁或者牛奶盒的壁上,那么有可能你不管怎么吸都吸不出来这颗果粒了。因此就像统计学里的系统误差一样,虽然我们医生会高度重视,尽量去避免,但还是难免会存在这样的系统损失的。特别是有的人卵泡张力比较差,就像是用针去戳不那么饱满的气球,戳进去可能比较困难,吸的时候卵泡壁塌陷太早,也不太容易吸净内容物。

另外如果你存在肥胖、卵巢位置高、腹式呼吸严重等情况,会导致B超下卵泡显影不清楚,或卵泡随着呼吸移动,这些都会导致**过程的损失增加。

**手术时放松一些,听医生的指令,不能乱动。如果你有一点小胖,做试管前能减减肥是较好不过的了,前提当然是科学减肥。

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面对面诊断,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本站上所有内容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