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君,男,主任医师,教授,中山大学附属孙逸仙纪念医院放射、肿瘤党支部书记,博士生导师,1973年4月出生,自1995年东南大学医学院医学影像学系本科毕业以来,一直从事影像诊断学的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擅长于骨骼肌肉继系统疾病的影像学诊断及冠状动脉CT成像及其诊断。2000年获中山大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硕士学位,2002年获中山大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博士学位,2004 年晋升为中山大学副教授,2009年晋升中山大学主任医师。现为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主任医师,放射肿瘤支部书记,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山大学长学制医学生全程导师,广东省高校“千百十工程”校级培养对象,广东省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分子影像学组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放射医师分会常务委员兼秘书。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评审医生。《European Radiology》、《Neuroradiology》、《中华放射学杂志》、《实用医学杂志》、《岭南现代外科杂志》、《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杂志》、《癌症》、《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审稿医生。2003年获得 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抗击“非典”先进个人称号,2009年获得中华医学会第十六次放射学学术大会“拜耳先灵杯”病例读片大赛二等奖。 2000年起在国内较早开展骨髓疾病的MRI诊断研究,尤其是MRI在地中海贫血造血干细胞中的应用研究,研究成果发表在《European Radiology》、《中华放射学杂志》等核心期刊上,并撰写了《血液病MRI诊断》一书的第七章造血干细胞移植。2004年起,在国内较早开始“周围神经损伤的MRI及干细胞移植的MRI活体示踪的基础及临床应用研究”,研究项目获得自然科学基金及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获得大量实验数据,相关结果已陆续发表在《Radiology》、《中华放射学杂志》 等核心期刊上 ,并多次参与北美放射学年会(RSNA)、欧洲放射学年会(ESR)国际学术会议作交流, 并撰写《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临床研究进展》一书的第八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标记及活体示踪技术。自2008年,于国内率先开展“内源性神经干细胞的MRI活体示踪其在脑梗死中激活的相关研究”,研究项目获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及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目前,该项目进展顺利,研究工作逐步深入。 近几年来,在专业杂志上累计已发表学术论文140多篇,其中SCI 论文11篇;参与六部专业著作的编写;主持2项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省科技计划科研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