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学强教授,省级科技进步,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预约挂号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 坐诊科室:神经内科
  • 擅长领域:神经免疫性疾病、肝豆状核变性、核心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脑血管疾病
擅长疾病:
医生介绍

胡学强,男,主任医师,教授,1992年获中山医科大学博士学位,博士生导师。现为免疫学会神经免疫分会主任委员、广东省药学会神经精神药物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主编、《中华神经科杂志》副主编、医师协会神经病学分会常务委员、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病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常务理事、广东省医师协会常务理事、广东省医学会常务理事、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免疫学组组长、广东省政协委员会第八届、第九届、第十届常务委员。1996年胡学强教授获“广东省中青年医生”称号。曾被选定为“广东省跨世纪学科带头人”,广东省“千百十”人才。曾获得广东省科技成果三等奖一项;省自然科学三等奖二项;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二项。与中华医学会论文一等奖1项,第五届“吴阶平医学研究奖、保罗·杨森药学研究奖”二等奖。从事神经病学医疗、教学、科研工作30余年,一直在临床线工作,勤奋敬业,无私奉献,做出了突出成绩,受到同行和广大患者的广泛赞誉。在脱髓鞘病、肝豆状核变性、脑血管病等疾病的基础与临床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展的肝豆状核变性的研究揭示了该病及其杂合子在广东的流行情况及铜生化、氨基酸代谢的异常变化规律,著有《肝豆状核变性纯合子与杂合子的生化研究》等多篇论文。20世纪80年代后期,进行了关于“缺血性脑血管病载脂蛋白”的深入研究,论文《动脉硬化性脑梗塞遗传基因载脂蛋白A1基因DNA性分析》,获得了1992年中华医学会第七届中青年学术交流大会论文一等奖。近年来,根据人多发性硬化的特点,胡学强教授倡导了应用先进的西医治疗与传统的中医有机结合的治疗方案,取得明显的临床。他在国内率先开展多发性硬化动物模型实验性症状反应性脑脊髓炎研究,以及多发性硬化的临床和实验系列研究,2002年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先后举办了8期“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学习班和4期“神经系统疾病临床进展进展”学习班,来自20多个省市的超过1000名学员参加了学习。主编了《急性脑血管病》、《社区康复》等多部著作,参与多部著作的编写。为十多项省级和基金课题负责人,胡学强教授共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SCI收录20余篇(均为通讯作者)。曾多次在性和国际性神经病学和脑血管疾病专题会议上作大会专题报告。论著:1、Serumuricacidlevelsofpatientswithmultiplesclerosisandotherneurologicaldiseases.FuhauPeng,BinZhang,XiufengZhong,JinLi,GuihongXu,XueqiangHu,WeiQiuandZhongPei.2008PublishedOnline.MultipleSclerosis(SCI通讯作者)2、Correlationbetweenserumthyroxineandcomplementsinpatientswithmultiplesclerosisandneuromyelitisoptica.ZhangB,JiangY,YangY,PengF,HuX.NeuroEndocrinolLett.2008Apr;29(2):256-60.(SCI通讯作者)3、SolubleeggantigenfromSchistosomajaponicummodulatestheprogressionofchronicprogressiveexperimentalautoimmuneencephalomyelitisviaTh2-shiftresponse.ZhengX,HuX,ZhouG,LuZ,QiuW,BaoJ,DaiY.JNeuroimmunol.2008Feb;194(1-2):107-14.(SCI通讯作者)4、CTandMRfindingsinHIV-negativeneurosyphilis.PengF,HuX,ZhongX,WeiQ,JiangY,BaoJ,WuA,PeiZ.EurJRadiol.2008Apr;66(1):1-6.(SCI通讯作者)5、Translocationandneuroprotectivepropertiesoftransactivator–of-transcriptionprotein-transductiondomain-neuroglobinfusionproteininprimaryculturedcorticalneurons.ZhouGY,ZhouSN,LouZY,ZhengXP,HuXQ.BiotechnolApplBiochem.2008,49,25-33.(SCI通讯作者)6、AdenoviraldeliveryofsolubleVEGFreceptor1(sFlt-1)inhibitsexperimentalautoimmuneencephalomyelitisindarkAgouti(DA)rats.ZhuCS,HuXQ,XiongZJ,LuZQ,ZhouGY,WangDJ.LifeSci.2008Sep12;83(11-12):404-12.(SCI通讯作者)7、OverexpressionofCNTFinMesenchymalStemCellsreducesdemyelinationandinducesclinicalrecoveryinexperimentalautoimmuneencephalomyelitismice.LuZ,HuX,ZhuC,WangD,ZhengX,LiuQ.JNeuroimmunol.2009.[Epubaheadofprint](SCI通讯作者)8、含蛋白质转导域的Ngb融和蛋白的原核表达、纯化及其生物学活性的初步研究周国钰;周盛年;楼之茵;朱灿胜;胡学强2007,34(6)《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SCI通讯作者)9、多发性硬化的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胡学强,王玉鸽.新医学,2008,39(4):258-260.10、卒中单元——未来卒中医疗的起点.胡学强,王玉鸽.医学与哲学,2008,10:13-14,26.11、重新认识视神经脊髓炎.胡学强,陆正齐.中华神经科杂志2008年2月第41卷第2期专著:1、胡学强.《几种神经系统疾病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见姚志彬、陈以慈主编《脑研究前沿》广东科技出版社,广州,版,384.2、胡学强.《核心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见黄如训、梁秀龄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北京,版,第335.3、胡学强.《脱髓鞘疾病》.见李仕梅主编《简明内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北京,1998.4、胡学强主编.《社区康复医学》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长春,第四版,5、胡学强.《神经系统遗传病和基因诊断》.见罗超权主编河南医科大学出版社,郑州,版,2000年,49.6、胡学强、彭福华编著《急性脑血管疾病》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长春,版,2001年

的预约挂号
  • 时间
  • 星期一
  • 星期二
  • 星期三
  • 星期四
  • 星期五
  • 星期六
  •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