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录贵主任医师,教授,省级科技进步,中华医学会血液学会委员,预约挂号

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液病医院

  • 坐诊科室:血液科
  • 擅长领域:淋巴系统肿瘤包括急性和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恶性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治,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血液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诊治
擅长疾病:
医生介绍

邱录贵,男,主任医师,教授,科主任,1964年生。1985年毕业于江西医学院,1991年毕业于协和医科研究生院,获得医学硕士学位。1996年7月~1999年12月应邀在美国路易斯维尔肿瘤中心干细胞移植部做博士后研究员。2000年1月作为医学科学院协和医科引进人才回国工作。现为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任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淋巴肿瘤中心主任,并兼天津脐带血干细胞细胞库主任。现为美国血液学会、欧洲血液学会和国际细胞治疗学会会员,担任:中华医学会血液学会委员,生物工程学会干细胞工程技术委员会常务委员兼秘书,病理生理学会实验血液学会委员,老年学会老年肿瘤专业委员会执委,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委,抗癌协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委员,以及《中华血液学杂志》、《实验血液学杂志》、《临床血液学杂志》、《干细胞组织工程与临床康复杂志》编委,《白血病?淋巴瘤》和《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常务编委。2006年获选天津市“131”人才工程计划层次人选。自1989年起一直从事血液病的临床和基础研究,主要研究方向:1. 淋巴肿瘤的细胞分子遗传与分层诊治策略;2. 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临床和相关基础;3. 造血干细胞库技术及干细胞工程研究. 自1989年起一直从事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临床和相关基础以及造血干细胞工程研究。在美国工作期间建立了一个具有临床应用前景的体外扩增脐带血干细胞的培养体系, 并对这一体系的扩增效率、扩增的脐带血干细胞的自我更新和增殖潜能、归巢功能和在体内再植入潜能进行了系统完整的研究,为脐带血干细胞扩增的临床应用奠定了实验基础。2000年回国后研究核心为以脐带血干细胞为主的干细胞工程, 包括脐带血干细胞库技术、脐带血干细胞体外扩增研究、造血组织成体干细胞可塑性以及细胞免疫治疗的应用基础研究。主持的天津脐带血干细胞库于2002年率先获得的执业许可,以此为基础的《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库的建立及相关基础研究》项目获得2003年度天津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008年获得天津市科技创新重大专项资金支持,组织12家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心进行“脐带血干细胞移植关键技术”的多中心临床研究,以为脐带血干细胞移植的广泛应用提供规范化技术和方案。从事血液病临床工作近30年,在血液肿瘤特别是急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恶性淋巴瘤、和多发性骨髓瘤等淋巴组织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在临床和实验研究方面均取得突出成绩。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系统治疗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白血病的居国内率先,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近年来报告了国内较大系列的多发性骨髓瘤(MM)、侵犯骨髓的高危晚期非何杰金淋巴瘤(NHL)、急性淋巴细白血病以及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研究。作为主要研究者和合作者承担和参与了包括国际多中心、国内多中心的II期和III期临床试验16项,研究者发起的多中心临床研究或观察20余项。目前研究的核心是多发性骨髓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细胞和分子遗传学与预后分层治疗策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诊断和规范化预后个体化治疗。2008年获得“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核心项目的支持组织20家血液病诊治中心进行多中心研究,2010年获科技部卫生行业重大专项基金(子课题)支持组织国内15家中心开展多发性骨髓瘤的细胞分子遗传学与分层治疗策略的多中心临床研究。2000年回国工作后的10年来完成了包括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CMB)基金、攀登计划、专项基金、天津市核心医学攻关项目、天津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天津市自然基金、天津市应用基础研究核心项目等8项有关干细胞的课题研究。目前主持科技支撑计划核心项目、科技部卫生行业重大专项基金(子课题)、自然基金、临床学科核心项目、天津市科技支撑核心以及天津市自然基金等7项课题研究。在重要专业杂志上发表研究论文180余篇(SCI 25篇),综述70余篇,主编专著2部,参与10余部专著的编写。先后获得:天津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教育部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协和医科医学科学院首届医疗成就奖一等奖1项。获得发明专利2项。获得天津市“131”人才工程层次人才、天津市“十一五”立功先进个人、天津市回国创业人员、医学科学院协和医科院校教师等社会荣誉奖5项。10年来已为培养博士和硕士生30余名。联系方式:电话:022-23909172,传真:022-27218738

的预约挂号
  • 时间
  • 星期一
  • 星期二
  • 星期三
  • 星期四
  • 星期五
  • 星期六
  • 星期日
同科医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