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诊时间及地点:周一下午、周三下午北院B座345诊室王平,科室主任,曾任天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院办主任、天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国际医疗康复大厦副院长;曾获2001年天津市劳动模范、九五立功先进个人、九五立功先进集体。2008年天津市抗震救灾“五一”劳动奖章先进个人称号。2010年医药卫生系统先进个人。2014年天津市卫生行业十佳医务工作者。专业擅长:擅长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脊柱病、关节病及老年骨病等,尤其是应用多年的临床经验总结出自己一套独特的手法,并初次引进美式整脊技术,将中医与现代医学理论互相融和,在诸多科研支持的平台上,针对颈椎病、骨关节的患者,采取不同的手法,取得了满意的。另外,还擅长运用微创技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病,以及老年骨质疏松症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等。1.学习和工作简历1987年毕业于天津中医学院,后师从于金鸿宾、张铁良教授获博士学位。1987年毕业后工作于天津中医药大学附院骨伤科任住院医师,1993年主治医师,2000年副主任医师,2004年任骨伤科硕士研究生导师,2005年主任医师,2008年天津中医药大学教授。1989年~1990年天津医院专业医师进修班;1996年~1998年德国慕尼黑康复医院临床工作;1999年~2000年日本四日市市立医院留学进修;2004年西北地区第二届关节镜外科学习交流;2007年中医科学院关节镜专业研修班学习;2009年新加坡樟谊医院访问学者;2010年被南开大学医学院聘为客座教授2012年被美国西北健康大学聘为客座教授。2.学术思想及专业擅长从事临床工作25年,并亲临教学、科研一线,勤于笔耕,著书立说,临床经验丰富,尤其擅长中医药及中医手法治疗脊柱关节病。2.1学术思想:2.1.1“整体观,平衡观”——整体观: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体任何部位出现异常,均会对骨骼肌肉系统、神经系统、消化系统等带来整体上的连锁反应,因此在治疗脊柱关节病时,注重整体的调整。尤其是手法治疗脊柱关节病时,不仅使患者消除或缓解局部症状,而且对由于局部而引起的其他系统疾病或症状也常常会获得不同程度的。平衡观:人体健康是人体对内外环境适应的复杂过程。体内各器官系统之间保持着动态变化的相对平衡,对脊柱关节做出准确诊断,调整脊柱关节肌肉系统,使脊柱关节恢复相对稳定,重新构建骨骼、肌肉的力学平衡。2.1.2“筋骨并重、筋柔骨顺、骨顺筋柔”——《灵枢?经脉》曰:“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皮肤坚而毛发长,骨入于胃,脉道以通,四气乃行”。“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阐述了“筋骨并重”理论,筋不柔则骨不顺,骨不顺则筋不柔。例如手法治疗根据形态与力度大致可分为正骨手法和理筋手法两大类,临床上多以正骨手法作为脊柱关节疾病手法治疗的核心步骤,手法矫正从而达到骨正则筋柔的目的。2.2专业擅长:在继承“叶氏伤科”学术思想与国际学术前沿基础上总结出中医骨伤科的优势病种:颈椎病(神经根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病、腰椎间盘突出症。并将优势病种列为临床路径的临床研究,建立医院需要和社会需要的规范化治疗方案,并从中总结经验,以达到“靠谱、经济、有效”目的。2.2.1“三维动态牵伸回旋”手法治疗冻结肩,即外展牵伸法、跨躯体内收外旋法、跨躯体外展内旋法、反手于背归合挤压法,并利用三维动态运动捕获系统从“三维六自在度”对该手法治疗冻结肩运动学特征进行了研究,同时对该手法时频、频域研究,从生物力学角度阐释该手法临床明显的机制,从而建立中医手法技术治疗中医骨伤科疾患“辨位施术”的理念。2.2.2“颈胸三牵”手法治疗颈椎病,同时对胸椎的手法调整,体现中医治疗的“整体观念”。2.2.3多种中医手法治疗不同类型的颈椎病,对颈椎不同节段的调整,均取得临床满意的。2.2.4“调神止痛”:刺针在治疗颈性眩晕方面满意。2.2.5“揉按推髌法”及“牵引弹拨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病体现出“筋骨并重”理论,临床取得满意。3.学术兼职及社会职务:2011-2106年中华中医药学会会员2010年天津中医药学会骨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2010年天津市中西医结合委员会风湿专项委员会副主任委员;2010年中华中医药学会骨伤科分会副秘书长;2010年天津医学会骨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关节镜学组副主委;2010年天津康复医学会创伤康复委员会副主任委员;2010年中医骨伤科杂志、中医正骨杂志特邀编委;2010年天津市医学考试中心命题医生;2010年天津市职称评审委员会医生库成员;2007年天津市社会劳动保障局医生库医生;2007年天津市采购命题医生库成员4.著作及译著:4.1《中医护理理论与实践丛书》副主编,医药科技出版社,1998年;4.2《慢性疼痛治疗学丛书》分册主编,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年;4.3《骨伤科基础研究》副主编,(高等中医院校骨伤专业研究生系列教材)北京科技出版社,2005年8月;4.4《急性疼痛治疗学》主编,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年2月;4.5《中医骨伤基础学》编委,中医药出版社,2006年8月;4.6《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图谱》主编,人民军医出版社,2008年5月;4.7《叶希贤临证精华——颈肩腰腿痛手法治疗图解》主编,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年10月;4.8《中医骨伤科临床研究》编委,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2月;4.9《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图谱》主编,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年3月;4.10《叶希贤临证精华-颈肩腰腿痛手法治疗图解》主编,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年10月;4.11《中医骨伤科学基础》主编,中医药出版社,2010年5月;4.12《骨科康复实践》副主编,人民军医出版社,2010年6月;4.13《实用老年中西医结合治疗学》编委,人民军医出版社,2010年10月;4.14《今日中医骨科分册》编委,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年;4.15《骨科疑难病例分析与点评》主编,人民军医出版社,2011年8月;4.16《整脊手法彩谱-叶氏伤科临证精华》主编,人民军医出版社,2013年;4.17《美式整脊技术原理与作》主译,天津科技翻译出版社,2014年1月5.科研工作:作者:5.1《十步正骨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获2002年天津市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证书编号:2002JB-3-221-R1。5.2《活血舒筋手法辨证使用治疗肩凝症的规范化方案研究》获2007年天津市科委成果,证书编号:津20070316;并获200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成果,证书编号:360-08-24100201。同时,该项课题于2007年经范围评选获得《关于开展第二轮面向农村和基层推广适宜技术十年百项计划》课题(卫通[2007]13号)。2010年天津市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证书编号:2010JB-3-1755.3《活血化瘀膏对肾虚血瘀型OA膝关节滑液炎性因子的影响》2007年课题070625.4《基于三维动作捕获系统对手法治疗肩凝症运动学特征的研究》2008天津市教委200802165.5《活血化瘀膏治疗鹅足滑囊炎的临床研究》院0813号5.6《以“展筋乳”为介质手法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研究第二作者:5.7《正脊复位手法对颈曲异常型颈椎病治力及其教学启示的研究》天津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在研中。5.8《叶氏伤科正骨临证经验的挖掘及整理》2007年课题07063分中心负责人:5.9《中医综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和靠谱性研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在研中。2006B04A095.10《低频电针治疗周围神经损伤的临床研究》编号:2006B11B02-026.专利情况:实用新型:骨外科用螺钉断钉拔出器专利号:ZL03258087.8(2004.4)7.作者论文:7.1《手法复位配合消瘀止痛膏外敷治疗肘关节错缝》,现代康复,2001,5(5):128;7.2《微创腰间盘镜下髓核摘除(MED)术后下肢麻痹刺针治疗》,中医骨伤科杂志,2003,11(2):42~43;7.3《射频气化仪用于40例镜下膝关节清理术》,骨伤,2003,16(12):741;7.4《痹祺胶囊治疗肩周炎的临床观察》,天津中医药,2004,21(5):380~381;7.5《膝OA关节镜术后疼痛原因分析》,骨伤,2004,17(7):414~415;7.6《膝关节病关节镜技术应用进展》,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05,11(3):269~271;7.7《中医外治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病的临床概况》,天津中医学院学报,2005,24(3):177~178;7.8《老中医叶希贤十步手法治疗腰间盘突出症经验特色研究》,中医骨伤科杂志,2007,15(2):65~66;7.9《儿童髋关节滑膜嵌顿症48例临床治疗体会》,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1999,5(6):381;7.10《动力型螺钉断钉拔出器的研制与应用》,骨伤,2004,17(6):351~352;7.11《辩证选用活血舒筋手法治疗肩凝症的临床研究》,中医正骨,2007,19(11):8~9。7.12《探究式教学法在中医骨伤科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26(3):7.13《自体血回收技术在高龄髋部骨折的应用》,骨伤,2007;20(8)7.14《活血化瘀膏对小鼠臀部急性软组织损伤消炎作用的研究》天津中医药,2010,2;27(1):53~557.15《压痛测试仪对于膝鹅足滑囊炎压痛值的评价研究》,中医骨伤科杂志,2010,47.16《活血化瘀膏治疗血瘀型膝鹅足滑囊炎30例》,中医研究,2010,57.17《活血化瘀膏治疗早中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吉林中医药,2010,6,491-4937.18《活血化瘀膏对早中期膝骨性关节炎关节液NO和MMP_13的影响研究》,天津中医药,2010,6,27(3):192-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