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融,男,主任医师,教授,现任天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院长,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国务院特殊津贴医生、天津市授衔“中医小儿神经内科”医生、有突出贡献中青年医生。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儿科分会副理事长、天津市中医药学会副会长、天津市中医药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天津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天津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身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新药审评委员会委员、天津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医生、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评审医生库医生、自然科学基金评审医生库医生。荣誉轨迹:1995年被评为“天津市教学楷模”,1996年获天津市“八五”立功奖章,1999年被评为天津市“十佳”医务工作者,2000年被评为“卫生行业先进个人”,2003年获天津市“抗击非典先进个人”称号。先后获得“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有突出贡献中青年医生”等称号。成长成名:1956年出生于中医世家,三代行医,幼从其父马新云熟读中医经典,尽获家传。在1977年结束、恢复高考后,首届考入河北医学院,1982年毕业获医学学士学位,1984年考入天津中医学院,师从李少川教授,1987年毕业获医学硕士学位,同年考入南京中医学院,师从江育仁教授,1990年毕业获医学博士学位,成为“前位中医儿科专业博士”学位获得者,毕业后在天津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工作至今。马融教授先后师从于中医儿科医生李少川、江育仁教授,为国内中医儿科学博士、1991年被选拔成为批老中医药医生学术经验继承人,在继承和发扬中医理论,运用中医、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儿科疾病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贡献成就:从事中医儿科临床医、教、研工作30余年,致力于中医药防治小儿神经、精神疾病的临床与基础研究,在中医药防治儿科疾病方面,取得巨大成就。马融教授以中医药防治小儿脑病为主要研究方向,擅长治疗儿科常见病及癫痫、多动症、抽动症等脑系疑难病。提出小儿癫痫“抗痫增智治童痫”的学术观点、儿童铅中毒“肝肾双排”的驱铅新途径和儿童多动症“髓海发育迟缓”病机理论。医疗中,擅长治疗小儿癫痫、多动症、抽动症、学习障碍等儿科脑系疑难病症,临床医疗及学术水平,均居于国内率先水平。在小儿癫痫研究方面,以“系列中成药,防治小儿癫痫”为特色,针对难治性癫痫,开展综合治疗,达到减少癫痫发作目的。对于小儿泌尿系统、呼吸系统及消化系统疾病都有深入的研究,临床专业。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医药防治小儿常见病的临床与基础研究,特别在小儿癫痫、多动症等神经系统疾病的中医药防治研究方面取得突出成绩,以系列中成药防治小儿癫痫为特色,研制了小儿定风汤剂、熄风胶囊、抗痫增智颗粒等系列院制剂。其中,小儿抗痫胶囊取得三类中药新药生产证书[(1998)卫药准字Z-148号]。初次提出小儿癫痫脑电图的虚证波、实证波和虚实夹杂波新概念。主持制定小儿癫痫中医诊疗规范和辨病辨证相结合的治疗方案,承担系列中医儿科学教材脑系疾病的编写。主持制定《小儿癫痫中医诊疗规范》,负责各级中医儿科学教材中脑系疾病的编写。已形成以小儿癫痫专病研究为主,涉及多种脑系疾病的专科格局和集临床与药物基础研究为一体的特色研究方向。作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新药审评委员,多次参加药监局组织的中药新药审评工作和《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编写工作。先后承担包括“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自然科学基金等各级科研课题22项,获省部级二三等奖励18项,研发了熄风胶囊、茸菖胶囊等中药院内制剂4种;发表论文102篇,主编或副主编专著和教材18部。目前在研课题10项,其中,“十五”科技攻关课题2项,自然科学基金课题1项,天津市科技发展计划核心项目1项。作为中医儿科学学科带头人,所在学科为中医儿科学博士点、博士后流动站、中医儿科学精品课程、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核心学科、“十五、十一五”核心专科,为发展中医儿科学科做出了巨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