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葵主任医师,省级科技进步,中华医学会医学遗传学分会委员,预约挂号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坐诊科室:心血管内科
  • 擅长领域:心律失常、先天性心脏病、冠心病、高血压等心脏病的遗传发病诊断和治疗
擅长疾病:心脏病高血压
医生介绍

洪葵,女,主任医师,教授,1988年毕业于南昌大学医学院(原江西医学院)获学士学位;1995年获江西医学院心内科硕士学位,主要进行心血管疾病的器官功能保护因子研究;1995年获日本文部省奖学金赴日本国立冈山大学医学部留学,2000年获日本心内科博士学位,主要从事心脏电生理的研究工作。2000年起在美国贝勒大学医学院进行心律失常遗传学博士后训练,2002-2006年先后任美国纽约州心律失常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及助理教授,主要从事心律失常发病机制的研究,2006年归国。现任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内科教授、主任医师,科副主任,硕士/博士生导师,江西省医学遗传和基因治疗研究所所长,南昌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江西省分子核心实验室副主任,江西省首届“井冈学者”特聘教授,有突出贡献中青年医生,江西省主要学术学科带头人、江西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二层次人选。回国三年来,被国内各专业学术会议特邀专题演讲近二十余场,为心源性猝死的遗传学研究,及心电图特殊波形诊断识别和机制探讨起了一定的作用,为此,经医生推荐,分别被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第四届委员会授予青年委员称号,并被任命为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第四届委员会电生理和基础研究专业学组副组长、心电学会委员、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脏起搏与电生理学会江西分会常委、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委员等学术兼职。获自江西省自然科学一等奖。主要研究经历:自1995年赴日本攻读博士至今,一直从事心律失常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工作。共发表论文48篇,SCI收录23篇。在日本学习期间主要从事缺血和灌注心律失常的电生理研究。在美国工作期间,主要从事心源性猝死的遗传学和细胞电生理机制研究,发表论文14篇,SCI收录13篇,作者7篇。突出成绩是2004年在世界上初次报道发现引起心脏猝死的一个新病因-短QT综合征(SQTs)致病基因KCNH2。论文发表在国际心血管领域权威杂志(Circulation.2004.影响因子12.755)。此项研究结果已申请美国专利,申请人为三位专利申请者之一。发现引起房颤合并SQTs的致病基因KCNQ1,初次提出IKs电流增强可以同时缩短心房及心室动作电位,是短QT综合征合并心房颤动的致病电生理机制(CardiovascRes.2005)。另外,在国际临床心血管杂志《Circulation》上发表了心电图参数和阿义吗琳抗心律失常药物激发试验在Brugada综合征中的诊断价值(Circulation,2004)。描述了SCN5A功能缺损新的分子生物学机制-隐蔽剪切点激活基因突变在Brugada综合征中的分子致病机制(JMCC,2005)。回国后,创建了江西省个遗传性心律失常研究室,筹建了江西省个心律失常DNA库,与Brugada教授建立了长期合作研究关系。作为主持人申请并主持2006和2007年继续教育项目一项(心律失常和离子通道疾病,编号2006-03-01005)。近5年在SCI收录杂志表相关论文20篇,作者7篇SCI收录文章影响因子累积达44.56分,被他人引用共306次。作为编委编辑书5部(均为章节编写作者)。目前主持和承担的科研课题:1.冠心病发生室速和室颤患者的遗传致病机制2007自然科学基金主持2.心力衰竭与恶性心律失常的防治基础研究2007973项目第2课题国人恶性心律失常的早期预警3.心脏猝死高危患者致病基因筛查省科技支撑核心项目4.江西省人才计划省2007-2009主持:1.2007-2008年度有突出贡献中青年医生2.2008江西省高校创新团队带头人3.短QT综合征遗传和细胞电生理机制2007江西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4.高血压的基础与临床。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075.短QT综合征致病基因KCNH2的发现江西省高等学校科技成果二等奖6.2004美国纽约洲GordonK.More青年科学家奖提名

的预约挂号
  • 时间
  • 星期一
  • 星期二
  • 星期三
  • 星期四
  • 星期五
  • 星期六
  • 星期日
同科医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