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科的主要任务是在医疗过程中承担病理诊断工作,包括通过活体组织检查、脱落和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以及尸体剖检,为临床提供明确的病理诊断,确定疾病的性质,查明死亡原因。与其他诊断手段如B超、常规放射、CT、MRI及同位素相比,目前世界各国医学界公认较可信赖、重复性、准确性较高的仍然是病理诊断,因为病理诊断报告不是影像学的描述,而是明确的疾病名称,临床医师主要根据病理报告决定治疗原则、估计预后以及解释临床症状和明确死亡原因。病理诊断的这种权威性决定了它在所有诊断手段中的核心作用,因此病理诊断的质量不仅对相关科室甚至对医院整体的医疗质量构成很好的影响。 一、概 况 解放军总医院病理科成立于1954年,多年来,在医院各级带领的关怀指导下,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发展成为医院的核心科室,病理学博士、硕士授予点。承担着医疗、保健、教学、科研方面的重要任务。尤其是近两年以来,在医院整体快速发展的带动下,科室面貌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医疗、教学、保健和科研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病理科已形成了一支专业知识全面,年龄梯次合理,技术力量雄厚的学术队伍,目前有的病理诊断学医生4名,有教授、主任医师6名,副教授、副主任医师5名,副主任技师4名,其他各级医、技人员30余名。科内的多名教授、主任医师分别担任了医师协会病理学专业副主委、病理学会常委、中华病理学杂志副主编、诊断病理学杂志主编、北京市病理学会常委及全军诊断病理专业组副组长等。学术任职不断增加,2005年以来担任的主要学术团体职务有: 中华病理学杂志副总编(韦立新) 医师协会病理学专业副主委(韦立新) 北京医师协会病理学专业副主委(韦立新) 全军诊断病理专业组副组长(韦立新) 军队病理学会副主委(李向红) 中华医学会妇瘤分会病理会诊中心主任(陈乐真) 诊断病理学杂志主编(李维华) 科内有8个实验室 包括活检、尸检、细胞学、电子显微镜、免疫组化、分子病理、细胞培养、神经病理实验室,此外还有资料室和图像分析室。病理科仪器设备精良,属专业,能够开展临床病理和实验病理的诊断及基础研究。 病理科年活检量30000余例 会诊10000余例,在出类拔萃;年尸检量100余例 稳居各医院前位。细胞学5000例。通过无数病理人的努力,301医院病理科诊断水平居国内前列,在国内有较高的专业度。每年报名进修的学生达数十人,累及已经培养进修生3百余人。病理科同时是军医进修学院的病理学教研室,承担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军队基金班的病理学课程;已培养研究生30余名。多年来承担、军队和院内课题十几项,主要科研方向有肿瘤病理学和心血管病理学,曾荣获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13项。主编、副主编专著13部,参加编写专著数十部,发表论文数百篇。 二、学科发展 为了响应院带领关于建设专业现代化研究型医院的号召,病理科群策群力,努力开拓新技术新业务,适应现代化研究型医院的要求,吸收国外先进技术,保持在国内的率先地位。 (一)分子病理诊断工作取得长足进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由单一技术向多种技术发展;(2)由不稳定技术变为成熟的诊断技术;(3)由偶尔的科研工作应用,变为常规检测;(4)由花钱养变为自己产生效益,而且是超常规效益。这些新技术的发展不仅带来经济效益,而且有社会效益(提高医院和科室专业度、用于南楼保健等)。同时还保证了各种科研工作和研究生课题的有效进行。有45名研究生先后来此做课题。 目前病理科分子病理室开展的主要技术有: (1)HER-2基因扩增的荧光原位杂交技术 (2)人类瘤细菌(HPV)亚型的反向PCR-膜相杂交技术 (3)EBER(小RNA)细菌的原位杂交检测技术 (4)非小细胞癌EGFR基因突变检测技术(基因测序) (5)恶性间质瘤C-kit基因突变检测技术(基因测序) (6)恶性间质瘤PDGFR基因突变检测技术(基因测序) (二)病理信息系统不断完善 PACS系统的上马和应用,使得病理科报告管理的科学性得到全面提升。突出了方便性、快捷性、准确性。目前位居国内先进行列,许多单位前来参观。在实现手术标本的电子申请和病理结果网络查询的基础上,今年继续进行系统的完善和范围扩大工作。将门诊患者病理申请纳入到PACS系统。 (三)病理科信息数据库建设工作启动 病理科自建院以来,积累了大量的病理学资料,尤其是尸检材料,目前已经积累数千例,是一笔可贵的病理学财富,受科技部课题资金资助,病理科已经着手将这些宝贵资料进行整理、数字化,将来可以做成数据库供相关人员查阅、学习。 二、和谐共进 医院的发展强调的是和谐并进,任何单位或单位之间的不和谐都会影响医院整体发展速度,因此,各个单位之间的相互协调、相互融洽就显得非常重要,围绕构建和谐团队、和谐友邻、和谐医患的经验,病理科支委一班人主动献计献策,提出了很多的新设想、新方法和新措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所采取的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政治思想领域工作到家,大家目标一致,团结进取,共谋发展,科室出现和谐发展良好势头,争创和谐科室。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今年获得了技术练兵流动红旗、医德医风先进科室、党支部书记等荣誉。政治学习和政治教育制度落实 贯彻6中全会、院9次党代会精神;学习“江选”、八荣八耻、学南楼活动;阅兵、升国旗、歌咏比赛;“病人在我心中”演讲、红旗渠艰苦奋斗教育等等。通过上述活动,提高了大家的政治素质。 科室靠谱稳定大力开展管理年活动,从严治科,敢于批评。加强保密教育,反对。 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正确处理各种矛盾,确保科室医疗、行政和生活靠谱。 定期到临床科室调研,详细了解各个科室患者手术特点和平均住院时间,做到住院时间短的手术病例优先发报告,以不影响临床床位周转为原则,急兄弟科室之急,想兄弟科室所想,和谐共进,为总医院的发展贡献力量。 努力融洽医患关系,对门诊活检标本,力争三天内发出报告,减少患者等待时间,努力塑造总医院在患者心中的良好形象。 三、又好又快 在医院各级带领的正确带领和全院同志们的共同努力下,总医院现在就像一列高速行驶的列车,方方面面都取得了快速发展。怎样发展得又好又快是摆在所有301人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病理科作为总医院的一个科室,就像这列高速列车的一个车轮,一定要与总医院的发展同步。围绕着又好又快这一宗旨,病理科全体同志们下了很大力气。 (一)提高诊断质量措施 (1)开展技术练兵,积聚内功,大力开展学术活动 每周一次英文早读会 每周一次疑难病例读片会 每月一次 驻京部队医院病理读片会 每月一次北京市病理读片会 不定期邀请外宾或国内医生学术讲座 (2)严格按照ISO-9000质量标准管理 重视科前、科内、科后每一个管理 流程,把住每一个可疑环节。 (3)落实主诊医师负责制。组建了5个主诊组,涉及15个专业。运行效果不断显现。 (4)加强病理报告质量的管理 强调按WHO分类进行病理诊断,描述各种与患者临床预后相关的病理学指标,如组织学分级,切缘、包膜、有无淋巴结转移、预后相关标记物表达情况等 实现病理报告规范化。 (二)加快报告发出速度 努力缩短病理报告发出时间,使患者及时得到诊治,加快床位周转。做到了绝大多数小标本3天内发出,大标本 5天内发出。病理报告。 提速具体措施: (1)坚持周六、周日、节日组织一部分同志来科工作,一周七个工作日,做到机器一直运转,人随机器而动,一切以标本为中心。 (2)阅片过程中,在强化质量管理,坚持正规检诊制度的前提下,减少正规检诊之间的衔接环节,有效地利用PACS系统,坚决避免不必要的延误。 (3)在活检技术室实行弹性工作制,部分同志早上班,先行进行标本包埋,减少窝工,提高设备使用效率。 (4)改变肿瘤八项常规免疫组化染色的出片模式,使其与HE片的出片时间相协调。 (5)增补临时工,将多年的病理报告一日一送制度调整为有报告就送,使其能够及时到达临床科室。 (三)病理检查工作量不断攀升 随着医院的发展和规模的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患者来总医院就医,工作量明显较以往提高,今年更是再创新高,与2005年相比,2006年的活检量初次突破3万例,会诊病例初次突破一万例,工作量增加了,编制减少了,在这种状况下,病理科严格把关,做到工作量增加了,病理报告的质量却明显提高了,报告发出时间明显加快了。外科大楼、肿瘤中心以及西院病房启用后,病理标本将进一步大幅度增加,病理科未雨绸缪,已经在着手做好各方面的准备。 (四)努力完成保健任务 解放军总医院保健任务比较多而且重要,病理科顺利完成带领交给的各项任务。有些重要会诊多达20余次。保健范围涉及许多党政军专业带领。不论是白天还是夜晚,国内还是国外(远程会诊),平时还是假日,保证随叫随到。不仅常规检查和免疫组化质量好,还初次将靶向治疗分子病理检测用于保健工作,受到广泛好评。 (五)妇科肿瘤病理会诊中心成立挂牌;病理专科医师培训基地顺利通过验收 妇科会诊中心运行顺利,已举办多次培训班,会诊病人络绎不绝;专科医师培训基地超标准通过验收,同时还作为组长单位,制定了病理专科医师培训基地的资格审核标准。 病理科妇科病理及细胞学会诊中心挂牌成立 (六)对外交往 适应跨越式发展,与国际接轨博众家之长,科内先后有12人赴美国、英国、比利时、日本等地考察学习。目前,和美国南加州大学癌症治疗中心合作建立分子病理中心条件成熟,合同已上报院带领审批和日本岩手大学成立远程病理会诊中心正在接触中和荷兰鹿特丹大学神经病理专业有合作意向和香港中大病理系联合,获得病理科主任联席会议主办权 (七)以后的工作计划、展望、问题 随着医院扩展(外科楼、南楼、肿瘤中心、院中院等),迎接病理检查新高峰。(2)继续采取措施,在工作增加任务重的情况下,保证质量, 加快发报告速度。(3)完善分子实验室和细胞培养室的后续建设,保证国内专业,进一步发挥其在医教研中的作用。(4)振兴脱落细胞学实验室和电镜实验室,调整部分人事安排和政策,使其发挥更大作用。(5)加快对外合作联系步伐,早日使中美分子病理合作项目启动,其它合作项目进一步深入了解、立项(6)科研方面加大力度。主动申报,广泛合作,外引内联,四面开花。 (八)科室带领班子及医生介绍 韦立新,男,主任医师、教授,病理科行政主任。擅长神经内分泌系统以及肝脏肿瘤病理学诊断。 赵坡,男,主任医师、教授,病理科行政副主任,擅长消化系统病理学诊断。 石怀银,男,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病理科行政副主任,擅长头颈外科以及软组织病理学诊断6。 游联璧,男,主任医师、教授,退休返聘,擅长骨骼系统病理学诊断。 李维华,男,主任医师、教授,退休返聘,擅长呼吸系统病理学诊断。 祝庆孚,男,主任医师、教授,退休返聘,擅长消化系统病理学诊断。 陈乐真,女,主任医师、教授,退休返聘,擅长女性生殖系统病理学诊断。 李向红,女,主任医师、教授,擅长淋巴造血系统肿瘤学病理诊断。 于国,男,主任医师、教授,擅长肝胆胰腺以及恶性间皮瘤病理学诊断。 文载律,男,主任医师,擅长泌尿系统病理学诊断。 桂秋萍,女,主任医师,副教授,擅长神经系统肿瘤及其他神经系统疾病的病理学诊断。 王殿军,男,副主任医师,擅长骨骼系统病理学诊断。 王辅林,男,副主任医师,擅长核心神经系统病理学诊断。 刘爱军,女,副主任医师,擅长女性生殖系统病理学诊断。 刘梅,女,副主任医师,擅长乳腺病理学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