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次流产,即反复流产或复发性流产,是指妇女在20周前连续两次或两次以上终止妊娠。这种情况不仅会对妇女造成身体伤害,还会导致严重的心理压力。多次流产的原因复杂多样,包括遗传因素、内分泌异常、免疫系统问题、生殖系统结构异常和环境因素。
遗传因素
遗传问题是导致多次胎儿停产的重要原因之一。染色体异常可发生在胚胎本身或父母携带的隐性遗传疾病基因中。染色体数量异常(如三体性)和结构异常(如平衡位移和倒置)会影响胚胎发育,导致早期流产。此外,父母携带一些隐性遗传疾病基因也可能增加流产的风险。
内分泌因素
内分泌失调也是导致多次胎停育的关键因素之一。黄体功能不足、甲状腺功能减退或亢进、高泌乳素血症等都会干扰正常妊娠过程。黄体酮水平低尤其常见,对于维持早孕至关重要。孕酮分泌不足,难以支持子宫内膜生长和胚胎植入;甲状腺激素水平异常会影响代谢率和胎儿神经系统发育;催乳素浓度过高或过低也不利于妊娠。
免疫因素
近年来,免疫系统异常与多次胎停育密切相关。过度活跃的母体免疫反应可能会导致胚胎被视为“外来物”,从而导致流产。本病主要包括自身免疫性疾病(如抗磷脂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同样的免疫反应(母胎免疫不相容)和局部炎症状态。抗磷脂抗体综合征患者体内有特定类型的抗体。它们可以攻击血管内皮细胞,导致血栓形成,影响胎盘功能;同样的免疫反应是由于母亲对配偶抗原的错误识别和排斥反应引起的。
生殖器官解剖结构异常
子宫形态异常(如双角子宫、纵隔子宫)、子宫粘连、子宫肌瘤和其他因素可能会影响胚胎植入和后续发育。例如,由于子宫腔空间小,双角子宫不利于胚胎的正常生长;子宫粘连破坏子宫内膜的完整性,阻碍胚胎植入;子宫肌瘤压迫子宫腔并改变其形状也会影响妊娠结束。
环境因素等
与流产有关的是环境污染、辐射暴露、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重金属铅、汞、农药残留等化学物质可通过胎盘屏障进入胎儿,造成毒性;电离辐射损伤DNA链,诱发遗传物质突变;烟草中的尼古丁和酒精会导致血管收缩,减少子宫血流供应,影响胚胎发育。此外,精神压力大、营养不良、肥胖或体重过轻也会增加流产的几率。
面对多次胎停的问题,夫妻双方应进行全面检查,明确病因,并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对于遗传因素引起的流产,可尝试第三代体外受精技术筛选健康胚胎移植;内分泌紊乱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激素水平;免疫流产患者可接受免疫调节治疗;结构性问题可能需要手术矫正。同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远离有害物质接触,减轻心理负担,为下一次怀孕创造良好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