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凉伤人于无形!身体有三处不可受寒,否则疾病不请自来!
更新时间:2023-11-02 10:34:13
来源:北京崇文中方中医医院
民间素来有“春捂秋冻”的说法,虽然天气一天天转凉,但还没必要过早把厚衣服穿上。
因为穿得太厚,毛孔会受热张开,突然降温带来的寒凉之气就容易透过毛孔伤人,因此,适当的“秋冻”有助于锻炼耐寒能力。
但是,所谓秋凉伤人较无形!
秋天没有夏天的热,也没有冬天的冷,这个季节,给人的感觉是凉,但这凉爽较会伤人。
所以即便是秋冻,也要盖着一层衣服冻,更不能哪里都冻,尤其是身上这三个部位一定不能轻易受寒,否则疾病说来就来!
“秋冻”不可冻的三个部位
中医认为“腿为人之根”。这些经络从腿上开始游走,沟通表里,运行气血,联络脏腑,贯穿人体上下通路,维持着全身的血液循环。
脚作为距离心脏较遥远的地方,也是全身较怕冷的地方,脚部受寒,血液流动瘀滞,全身血液供应都可能受到影响。
所以不论**老少,到了这个季节,务必把腿保护起来,从现在起,不穿凉鞋,不穿短裙、短裤。特别是女性,腿一凉,很容易就出现经期延后、经量少、痛经等问题。
2、腹部
腹部内有人体各大器官,还有许多重要经脉经过,如脾胃经、肝肾经。
尤其是腹部的肚脐这块,归属任脉,对女性而言,很多私密且重要的器官都归这里管,风寒入侵会诱发痛经等妇科疾病。
加上周围许多丰富的神经末梢和神经丛,对外部兴奋异常敏感,稍微受一点凉,人就会腹痛、腹泻,以及出现各种胃肠道疾病。
3、项上
项上,包括了头,还有脖子!
中医认为,头为诸阳之会,百脉之宗,全身的阳气都汇聚在头部,这里是阳气较旺盛的地方,也是身体较不怕寒凉的地方。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头部可以受寒,头部如果受凉,相当于在我们阳气较旺的地方开了一个口子,人体内较温暖的能量会迅速流失。
防秋冻,艾灸六大穴位
有些人可能没有受寒,但他的身体里面藏着以前留下的寒气!
到了秋冬季节,阳气减弱,镇压不住,那些寒凉之气便会从体内涌现出来(比如入秋后手脚冰凉),给身体捣乱,所以入秋后要主动艾灸,将寒气驱逐出去。
一般建议艾灸以下穴位来预防受寒:
1、大椎穴:点燃人体的太阳
大椎穴在后背正中线上,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2、气海穴:一穴暖全身
气海穴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1.5寸。
3、关元穴:关锁真元
关元穴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3寸。
4、八髎穴:防子宫之寒
八髎是上髎、次髎、中髎、下髎的合称,左右四个,共八个。
5、外关穴:防手部寒气
外关穴在前臂背侧,当阳池与肘尖的连线上,腕背横纹上2寸,尺骨与桡骨之间。
6、涌泉穴:防腿部寒气
涌泉穴在人体足底穴位,位于足前部凹陷处第2、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三分之一处。
温馨提示
秋冬因为还要养阴,艾灸重在温阳,要收着点,灸量火力相对春夏要适当降低,每天的穴位不用太多,以身体感觉舒服为准!
秋凉伤人较无形,用艾灸温阳抗寒以舒服为准!
相关阅读
更多+
- 肾合能量揭秘:告别爱出汗与脸发红的尴尬,重拾自信光彩
- 重塑生命基石:肾合胶囊——解锁肾精深度滋养的秘密
- "早泄迷雾中的曙光:肾合胶囊带领幸福重塑之旅"
- 重塑生命之源:肾合胶囊——解锁男性健康的秘密钥匙
- 重塑生命基石:肾合胶囊——解锁肾精深度滋养的秘密
- 肾合胶囊指引:揭秘出汗与骨质疏松,倾听身体生命的
- 早泄没少吃药,反反复复无法治好?其实是你忽略了这
- 肾阴虚?肾阳虚?肾精不足?一文搞清楚,针对性去养
- “纵欲过度”的可怕程度,“性”与性命间的直接关系
- 中医:湿邪到底是什么?怎么辨、怎么治?(果断收藏
- 气聚则生,气衰则弱,关于补气的好方法,你一定要知
- 阳痿怎么治?丁丁硬不起来,硬的慢或是硬一会就软了
- 万恶淫为首!戒色修身,肾精补充足了,才能自在生活
- 寒气未退,湿气而至,脾胃虚的人难熬!用1个药方,
热门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