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阳气”与“阴阳学说”!
万物负阴而抱阳,
冲气以为和”
既然说“阳气”,首先就要了解“阴阳学说”“阴阳”“五行”等相关基础概念,下面简要分叙如下:
“阴阳学说”与“阴阳”
“阴阳学说”是先祖们在观察与体会大自然中总结出来的规律,是古人对自然状态的一种描述,对世界的一种看法。“阴阳学说”认为任何事物都可以分为阴阳,它是事物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阴阳二气是天地间一切事物的本原,阳气主功能,阴气主物质。就人体阴阳而言,运动即可生阳,静坐则可生阴。阴为阳之母,阳为阴之使。
“阴阳学说”是一种文化,它遵循了自然万物的基本法则,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产生对古代的学术研究和日常生活等都产生了很为深远的影响。
“阴阳学说”是对立统一规律的完善表达。世上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存在着相互对立的阴阳两个方面,如天为阳,地为阴;男为阳,女为阴;太阳为阳,月亮为阴;白天为阳,晚上为阴;热为阳,冷为阴;动为阳,静为阴;升为阳,降为阴等等。阴阳学说具体反映在人体上,则是上半部为阳,下半部为阴;体表为阳,体内为阴;背部为阳,腹部为阴;四肢外侧为阳,内侧为阴……
阴阳是两个相互对立的能量,它们的一正一负、一左一右、一上一下、一前一后,相互制约,相互依存,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单独存在。任何事物有阳就有阴,阳依存于阴,阴依存于阳,每一方都以其相对的另一方的存在为自己存在的条件,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而自立存在,这就是“阴阳互根”。纯阴不生,孤阳不长,阴阳是一体的两个方面,任何事物都有阴阳之分,这是阴阳的统一理论。阴阳之间的对立制约、互根互用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会始终处于一种此消彼长的变化过程中,阴阳在这种消长变化中达到动态的平衡。
大道至简,世间凡是向上的、温热的、运动的、主动的则属于阳;反之,凡是向下的、寒凉的、静止的、清很的则都属于阴。阴阳还有一个很鲜明的特点,那就是可以把事物无限地划分,令阴阳可以无限划分规律。按照这个规律把世界无限划分下去后,就到了现代科学所讲的“原子科学”。原子是人们已知较小的阴阳了,一个原子核以静为阴,一个绕核的电子以动为阳。阴阳的对立统一运动,是自然界一切事物发生、发展、变化及消亡的根本原因。正如《黄帝内经 • 素问 • 阴阳应象大论》所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所以说,阴阳的对立统一运动规律是自然界一切事物运动变化所固有的规律。简而言之,世界的本身就是阴阳对立统一运动的结果。
“阳气足则百年寿命,
阳气不足则万病丛生”=
何为“五行”
五行各有其不同的特点,其代表的方位、颜色也都不相同。如木有生长、发育之性,代表春季,居于东方;火有炎热、向上之性,代表夏季,居于南方;土有和平、存实之性,代表夏秋之交,居于中;金有肃杀、收敛之性,代表秋季,居于西方;水有寒凉、滋润之性,代表冬季,居于北方。五行相生相克 : 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
总之,阴阳包括五行,五行含有阴阳。只有阴阳相合,万物才会生长,才会形成风云雷电雨雪等多种自然气象,才会形成河海山川邱等大地形体,才会有东西南北四方和春夏秋冬四季,才会有自然界的万千景象。
什么是“阳气
《黄帝内经》说 :“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不彰。”意思是说,阳气之于人,就好比太阳之于自然,自然界没有太阳就没有生命,人没有阳气就会减寿。自然界的光明依赖于太阳,人体的安康依赖于阳气。阳气推动人体生命运动、确保人体的体温、推动水谷的运化、推动大小便的排泄,它就像卫士一样防御体外邪气、邪风的入侵。直白地说,阳气就是生命,是人体的根本,是解决一切疾病的利器。人体一旦阳气受损,就会百病丛生。
实际上,我们说“阳气”决不能撇开“阴气”,古人很习惯于用这两种不同性质的气,来解释一年四季的变化和万物的繁茂与凋衰。阳气的性质是蒸发上升的,而阴气的性质是沉滞下降的。在自然界中阴阳二气相互协调、配合有序、流转正常,自然界就会风调雨顺,否则就会发生如雷暴、台风、龙卷风、地震、海啸等强对流天气和暴发瘟疫等自然灾难。
古代的许多医学家、养生医生,在长期医疗、养生实践的基础上,将“阴阳五行”广泛地运用于医学领域,用来解释人类生命的起源、生理功能及病理变化等各种现象,并将其用于指导临床诊断与防治,慢慢地就逐渐形成了以阴阳学说为基础的中医学理论体系。所以说,阴阳学说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有着很其重要的影响。
虽然阳气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但身体机能的正常运转,都需要充足的阳气来支撑。人的生命就是一团阳气,阳气旺则生命力旺,阳气弱则生命力弱。当人体出现不舒服症状时,人们去医院看中医,大多都会被医生说成是阳气不足所致,可见中医把阳气看得很重。那么,中医说的这个阳气到底是什么呢?按中医的说法,阳气就是能为人体提供能量,能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气”,阳气还有一个名字叫“元气”。也就是说,阳气指的是人体所需要的能量,即人体细胞中存储的营养物质。
通俗地说,“阳气”是人们经常听到的一句中医术语,是中医用来形容病症的一种说法。中医把阳气看作人体的“生长之气”,是人身上的正能量,是五脏六腑功能的动力。阳气的主要来源,一部分是从父母那里遗传过来的(先天),另一部分则是从人们平时吃的食物中摄取的(后天),食物能给人们提供的阳气就是食物精微生化而成的营养物质。阳气藏于人的脏腑之中,属于温煦、生发、兴奋的类型。阳气在人体内,可生化气血、津液。《黄帝内经》说“阳者,卫外而为固”,意思是说,阳气是人体内的保卫战士,可以抵御细菌、细菌及病邪的入侵。阳气的主要作用就是保护身体的温暖,让人体处于精神充沛、活力四射的状态。
中医认为,人体健康与否,全凭一口阳气,生命有阳气,而且阳气宣通,则身上的阴霾自散,周身不病。阳气不足则会九窍不通,百病从生。的传统养生文化,实际上就是倡导如何扶阳固本、护养阳气的文化。
人体的阳气足,则脏腑功能好,阳气不足,则脏腑功能弱、身体疾病多。阳气一旦被耗尽,人的生命也就终结了。
阳气是生命的能量之源,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全都靠阳气的推动。一般说来,在人体内一旦寒气损伤了阳气,就会成为干涸的“柴草”和正常生理活动的“动力”不足。
关于夏、冬两季扶阳、护阳、养阳的问题
夏季和冬季是一年四季中两个天气比较很端的季节,夏季太过炎热,冬季太过寒冷,都容易导致人体阳气的流失,造体阳气不足。夏季天地间阳气较旺,阳盛阴衰,人体阳气浮于体表,阴气伏内,人体阳气处于外泄状态。由于天热,易出汗,人们稍不注意就会随汗流失阳气或导致暑湿邪气入侵,逼走体表的阳气,造体阳气不足。而冬季则与夏季完全相反。冬季寒冷,经常是天寒地冰、寒风刺骨,让人防不胜防。冬季天地间的阴气较旺,阴盛阳衰,人体阴气浮于体表,阳气伏内,人体阳气处于内敛的状态。但由于天气太过寒冷,人们须穿戴厚重,用以保暖驱寒,稍有疏忽就会出现外感风寒,导致寒邪入侵体内,倒逼人体内的阳气外泄,导致阳气的流失,造体阳气不足。鉴于此,本专题准备用两个章节,专门分叙夏、冬两季扶阳护阳补阳的问题。
人体阳气不足
该如何补回来
人体阳气不足时,患者可通过如下几种方法进行调理,将失去的阳气补回来:
1、及时调整饮食
阳气不足的人,平时要适当多吃些温补的食物,但切记不要大补特补,以防补过了头,适得其反。像生姜、韭菜、香菜、葱、大蒜、红枣、银耳等,都是补阳气的,可尽量多吃。像生冷的寒性食物不吃或少吃,吃多了会增加体内的寒气,损伤体内的阳气。
2、经常热水泡泡脚
古人说“寒从脚起”,脚上遍布通往全身的经络(即反射区),经常用热水泡脚,不仅可以解乏、保持身体的温暖、促进血液循环和代谢,还有助于阳气的生发。睡前热水泡脚,还能提高睡眠质量,也有助于补阳气。
3、经常户外晒晒太阳
尤其是在冬天,经常抽时间晒 15~30 分钟的太阳,可补充阳气。
4、驱寒补阳中成药
“补阳圣药·肾合胶囊”
补阳圣药·肾合胶囊:肾藏精、肝藏血,用大量人参助山茱、熟地纯阴之药,使阴中有阳,生血生精,肝肾同补。温肾助阳,益气固精。提高肾阳,提高温度,祛寒祛湿,恢复健康。
1、补肾气,疏理淤堵,内外双调,温肾助阳,益气固精。纯中药萃取,无任何副作用;通过多靶点、多系统、多部位作用于全身,温补、循循渐进激发,唤醒性功能。
2、补阳益阴,阴阳双补,固精缩尿。针对阳痿、早泄、前列腺炎、遗精、滑精、尿频、尿不尽、尿等待;畏寒怕冷、月经不调等肾气不足引起的各种症状;以及肾气不足引起的肾虚腰痛、肾虚耳鸣、肾虚脱发,失眠多梦等有很好的效果。
3、调理五脏六腑,改善肾气不足。有补火助阳、散寒驱湿、活血通经的作用,适用于肾气不足导致的各种症状。数位中药合用引火归元,直入肾经,温补肾阳,使阴阳平衡。
中方中医院微信咨询:zfyy1057
综上所述,阳气是人的“生命之气”,是人体不可或缺的重要源动力,只有调养好自身的阳气,才能健康活百年!
免费私密咨询中医医生:
阳痿 | 早泄 | 前列腺炎 | 前列腺增生 | 前列腺钙化 | 时间短 | 尿频 | 尿不尽 | 尿等待 | 夜尿多 | 尿不出 | 勃起不坚 | 中途疲软 | 晨勃少 | 过度 | 四肢无力 | 耳鸣 | 脱发 | 鼻炎 | 失眠 | 怕冷 | 糖尿病 | 胃病 | 大便溏稀 | 四肢无力 | 腰酸背痛 | 肾虚 |
长按下图二维码,中医医生在线坐诊,给到治疗方案。
- "早泄迷雾中的曙光:肾合胶囊带领幸福重塑之旅"
- 重塑生命基石:肾合胶囊——解锁肾精深度滋养的秘密
- 肾合胶囊指引:揭秘出汗与骨质疏松,倾听身体生命的
- 早泄没少吃药,反反复复无法治好?其实是你忽略了这
- 肾阴虚?肾阳虚?肾精不足?一文搞清楚,针对性去养
- “纵欲过度”的可怕程度,“性”与性命间的直接关系
- 中医:湿邪到底是什么?怎么辨、怎么治?(果断收藏
- 气聚则生,气衰则弱,关于补气的好方法,你一定要知
- 阳痿怎么治?丁丁硬不起来,硬的慢或是硬一会就软了
- 万恶淫为首!戒色修身,肾精补充足了,才能自在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