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消化不好症状表现是什么该如何预防呢
时间:2020-11-18 15:52:18
小儿容易出现消化道疾病,尤其是消化不好,在出现之后会造成孩子出现营养不好,抵抗能力下降,食欲不振,而且还会出现感染的情况,所以家长应该重视其中的症状表现,并且要帮助孩子合理的进行治疗,全面的提高身体素质,以免导致更多的危害后果,那么,小儿消化不好症状表现是什么?该如何预防呢?家长应该多多了解发病症状,并且帮助孩子尽早治疗。
小儿消化不好症状表现是什么?
(1) 肝:年龄越小肝相对越大。新生儿肝在右肋缘和剑突下易触及;但肝细胞和肝功能不成熟。解毒能力差。在传染病、心功能衰竭、中毒等情况下易发生肝肿大变性。婴儿期胆汁分泌较少,影响脂肪的消化和吸收。
(2)食管、胃:新生儿及乳儿的食管缺乏腺体,食管壁肌肉发育未臻完善,再加之婴儿胃呈水平位,胃的肌层亦发育不全,且贲门较宽,括约肌不发达,其关闭作用不够强,故婴儿易发生呕吐和溢乳。
(3) 口腔:婴儿口腔粘膜细嫩,供血丰富,唾液腺发育不足,分泌唾液较少,其中淀粉酶含量也不足,出生后3~4个月唾液腺发育完全,唾液的分泌量增加,淀粉酶含量也增多。由于婴儿口腔较浅,又不会调节口内过多的唾液,因而表现为流涎现象,即所谓生理性流涎。
(4) 肠:小儿的肠管较长,总长度约为其身长的6倍(约为4倍)。肠粘膜发育较好,含有丰富的血管及淋巴,全部肠有发育良好的绒毛,由于婴儿的肠粘膜对不完全分解产物,尤其对微生物的通透性较和年长人为高,故较易由此引起其他的全身性疾病。
(5) 胰腺:出生时胰液分泌量少,3~4个月时增多。但胰淀粉酶活性较低,1岁后才接近,故不易过早地(生后3个月以前)喂淀粉类食物。新生儿及幼婴胰脂肪酸和胰蛋白酶的活性都较低,故对脂肪和蛋白质的消化和吸收不够完善。
小儿消化不好该如何预防呢?
1. 搞好饮食卫生,食物要新鲜清洁。俗话说:并从口入,在给孩子吃东西之前,家长务必确保食物的干净卫生,防治疾病的发生。
2.定时定量,少吃零食。养成孩子定时定量吃东西的习惯十分重要。家长可以通过固定时间、固定地点、特定餐具和话语来让孩子意识到要吃饭了。这是通过条件反射的方式来给孩子有吃饭的意识,当热气腾腾的饭菜放在桌上时,他就会意识到“吃饭的时间到了”。其次,不要让孩子养成吃零食的坏习惯。
3. 树立正确的饮食行为观念。吃饭是一种饮食行为,家长需要在孩子饮食的过程中进行正确的示范和引导,让孩子从小养成正确的饮食习惯和行为。
4. 专心吃饭,培养孩子对吃饭的兴趣。吃饭需要专心,父母需要让孩子养成专心吃饭的习惯。如果孩子不喜欢吃饭,父母就要培养孩子对于吃饭的兴趣。在吃饭时可让幼儿自己参与,捧饭碗、拿小勺,挑选自己爱吃的食物,这样孩子既学会了吃饭,又培养了对吃饭的兴趣。营造吃饭的愉快氛围。
很多的孩子平时喜欢吃一些小零食,也喜欢喝牛奶,但是这些东西容易造成肠胃不适,还会引起饱腹感,如果吃的太多,还会引起消化不好的情况,建议父母要注意孩子的饮食方法,定时定量的让孩子吃饭,不要吃太多的肉食和冷饮,多吃一些新鲜的水果和蔬菜,必要时要到专业的医院进行检查,根据医生的建议合理的调理肠胃,一般情况下可以服用药物进行治疗,希望家长多多关注小儿消化不好症状表现都有哪些?尽早发现尽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