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合板的操作方法
http://www.qm120.com2009-06-08 22:24:42 来源:全民健康网
1.根据不同病例及治疗目标设计咬合板类型
(1)前牙接触型咬合板:此类咬合板在下颌处于正中关系位时仅在前牙区与对颌牙列发生难接触,后牙则被咬合板所分开不发生接触。
由于戴用前牙咬合板时后牙脱离接触,有导致牙齿移位的潜在风险,其应用范围仅局限于:
①治疗方案中包括有正畸目的(如对深覆颌病例“压低下前牙”等)。
②短期戴用作为治疗兼诊断措施。
③预期在较短时期内能取得疗效并结束阳垫治疗。
④在咬合板治疗的初期阶段使用,如前牙咬合板有疗效但未能治愈的病例应过渡到全牙列接触型咬合板。
(2)全牙列接触型咬合板
①解剖型:咬合板的路面有沟窝尖嵴解剖形态,嵌合颌关系建立在患者正中关系颌位基础上。此类咬合板的主要目的是补偿因磨耗等原因而明显降低的垂直距离,患者应能戴着解剖型咬合板行使咀嚼功能。
②平板型:咬合板的颌面为一光滑平坦面,又称稳定咬合板ktabilizationsplint平坦颌面方便下颌位置的调整,兼有治疗和诊断作用。
(3)特殊接触型咬合板:通过咬合板建立特定的颌接触关系,以达到治疗目的。
①诱导型咬合板:颌面也有尖窝沟峡的形态,但并非对原有正中关系位颌关系的复制,而是利用牙尖斜面解剖形态诱导下颌滑向特定的治疗颌位,常用于关节盘可复性前移位的保守治疗,故又称为复位咬合板Oepositioning splint)
②枢轴型咬合板(pivot splint):颌面远中端尖丘状突起与对颌牙接触起到杠杆支点(枢轴)的作用,借咬合时升颌肌群收缩力使关节盘达到复位,适用于不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伴开闭口绞锁障碍的患者。
2.确定治疗性颌位
[[编辑推荐:咬合板的适应症与禁忌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