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婚姻食俗礼仪
http://www.qm120.com2006-03-20 10:30:40 来源:全民健康网作者:
关键字:饮食文化
蒙古族婚筵充满戏剧色彩。婚庆筵席有两种,一是许婚筵,一是迎亲筵。
许婚筵,在女方家进行,称作女方的“勒札儿筵”。“不兀勒札儿”是蒙古语,系指动物的颈喉(这里专指羊的颈喉)。许婚筵上用这东西,寓意为“好马一鞭,好汉一言”,今生今世,不得后悔。后来,有的地方不设许婚筵,就在结婚筵上举行这个仪式。新娘的嫂子和弟弟们,为了看新姑爷的热闹,故意把“不兀勒札儿”,煮得硬一点,甚至在椎骨里插入小木棍,使新姑爷掰不断骨节。这时男方的“跟姑爷”(伴郎)、随行亲友就要偷偷帮助新姑爷,女方发现就要罚酒,吵吵嚷嚷,场面十分热闹、有趣。
迎亲筵,也是在女方家举行的筵席。蒙古族娶亲多在结婚吉日的前一天去女方家,去的人除新郎外,还有主婚人、亲友、祝词家(歌手)和“跟姑爷”等等。迎亲筵在晚间举行,蒙古语叫“沙恩吐宴”,是新娘出嫁的筵、告别父母的筵。新娘、新郎、嫂子和姑娘们坐在一桌,宴席上吃的手把肉,吃带有”沙恩”的部分。“沙恩”,俗称“嘎拉哈”。筵席一开始,这块象征吉祥的、新郎带回去长期保存的“沙恩”,在女方同伴的偏袒下,就要为新娘的嫂子、妹妹们夺得了。男方为要回这块沙恩,就要唱歌:
玲珑的小沙恩,连着骨头连着筋,只要沙恩在,大腿小腿不能分。
珍贵的小沙恩,连着血肉连着心,沙恩若比人哟,连着**两家亲。
沙恩吐宴,是喜庆的宴,是赛歌的宴。围绕争夺沙恩,歌子唱了一支又一支,但沙恩还要不回来。一直唱完了《姑娘的歌》、《额莫的歌》、《报时歌》,因为启程的时间到了,女方的姐妹才无可奈何地把“沙恩”交给新郎,筵席才告结束。
本文来源:全民健康网 编辑:wuya
看了本文的网友还看了
网友关心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