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讯
  • 医院
热门推荐
您的位置: 首页 >> 心脑健康 >> 正文

冠心病的临床特点有哪些

http://www.qm120.com2019-06-12 11:35:25 来源:全民健康网作者:

关键字:冠心病 临床特点

生活压力的日益增大,很多人的身体或多或少出现了一些毛病,冠心病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并不陌生,冠心病属于严重的心血管疾病,严重危害人们的心脏健康,严重者还会导致死亡,人们多冠心病还是很重视的,那么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下冠心病的临床特点有哪些?

冠心病的临床特点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冠状动脉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而引起血管腔狭窄或阻塞,造成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导致的心脏病,常常被称为“冠心病”。但是冠心病的范围可能更广泛,还包括炎症、栓塞等导致管腔狭窄或闭塞。世界卫生组织将冠心病分为5大类,而不同类型的冠心病临床特点也是不一样的,那么,我们就通过文章内容一起了解一下吧。

1、心绞痛:表现为胸骨后的压榨感,闷胀感,伴随明显的焦虑,持续3到5分钟,常发散到左侧臂部,肩部,下颌,咽喉部,背部,也可放射到右臂。有时可累及这些部位而不影响胸骨后区。用力,情绪激动,受寒,饱餐等增加心肌耗氧情况下发作的称为劳力性心绞痛,休息和含化甘油缓解。有时候心绞痛不典型,可表现为气紧,晕厥,虚弱,嗳气,尤其在老年人。根据发作的频率和严重程度分为稳定型和不稳定型心绞痛。

2、心肌梗塞:梗塞发生前一周左右常有前驱症状,如静息和轻微体力活动时发作的心绞痛,伴有明显的不适和疲惫。梗塞时表现为持续性剧烈压迫感,闷塞感,甚至刀割样疼痛,位于胸骨后,常波及整个前胸,以左侧为重。部分病人可延左臂尺侧向下放射,引起左侧腕部,手掌和手指麻刺感,部分病人可放射至上肢,肩部,颈部,下颌,以左侧为主。疼痛部位与以前心绞痛部位一致,但持续更久,疼痛更重,休息和含化甘油不能缓解。有时候表现为上腹部疼痛,容易与腹部疾病混淆。伴有低热,烦躁不安,多汗和冷汗,恶心,呕吐,心悸,头晕,极度乏力,呼吸困难,濒死感,持续30分钟以上,常达数小时。发现这种情况应立即就诊。

3、无症状型心肌缺血:很多病人有广泛的冠状动脉阻塞却没有感到过心绞痛,甚至有些病人在心肌梗塞时也没感到心绞痛。部分病人在发生了心脏性猝死,常规体检时发现心肌梗塞后才被发现。部分病人由于心电图有缺血表现,发生了心律失常,或因为运动试验阳性而做冠脉造影才发现。这类病人发生心脏性猝死和心肌梗塞的机会和有心绞痛的病人一样,所以应注意平时的心脏保健。

4、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部分患者原有心绞痛发作,以后由于病变广泛,心肌广泛纤维化,心绞痛逐渐减少到消失,却出现心力衰竭的表现,如气紧,水肿,乏力等,还有各种心律失常,表现为心悸。还有部分患者从来没有心绞痛,而直接表现为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

5、猝死型冠心病:指由于冠心病引起的不可预测的突然死亡,在急性症状出现以后6小时内发生心脏骤停所致。主要是由于缺血造成心肌细胞电生理活动异常,而发生严重心律失常导致。

当患者出现以上几种类型的冠心病所讲的症状时一定要引起重视,如果已经患有冠心病首先要做好防治工作。对于冠心病的防治,中医药彰显了巨大的优势,通心络胶囊可通过血液保护、血管保护、心脏缺血保护等多个环节保护心脏健康,是防治冠心病的基础用药。该药含有五种独特的虫类药成分,其中的多种酶类、水蛭素等可以清除血管中增高的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对抗凝集的血小板,能使血液中的这些“垃圾”一扫而净无法形成粥样硬化斑块,从而使血流顺畅,心脏供血恢复正常。通心络胶囊不仅可以阻止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对已经形成的粥样硬化斑块还可以起到稳定或消融的作用,可以增加斑块包膜的厚度,并且可以改善血管的硬化,能有效防止斑块破裂,防止心肌梗死的发生。

人体的血管内皮极易受到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以及吸烟等因素的影响而出现损伤,受损的血管内皮会变得像受洪水侵蚀的河堤一样,表面坑坑洼洼;血管内皮细胞原本紧密的连接也变得不再平整光滑连续。内皮受损以后,血液中增高的脂质等“垃圾”就会附着在受损处,形成粥样硬化斑块堵塞血管,引发冠心病。通心络胶囊可以修复受损的血管内皮,让血管内皮变得光滑平整,同时还可以解除血管痉挛。供应心脏血液的管道顺畅了,自然就不会再发生冠心病。

心血管的内皮细胞在缺血缺氧的情况下会发生坏死,无法将血液运送到缺血区域,导致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的出现。通心络胶囊具有心脏缺血保护作用,能延长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在缺血、缺氧环境中的存活时间,保证微血管的结构完整,维持心脏正常的血流通路,继续为心肌细胞输送营养,而且可以促进心肌缺血坏死区域的血管新生,建立新的血液通路,恢复缺血区域的血液供应。

以上内容就是针对“冠心病的临床特点”的简单介绍,相信大家都有了 一定的了解。对于患有冠心病的人来说除了按时服药以外,维持血脂正常,防治高脂血症,要定期检查,良好的饮食习惯,充足的睡眠以及心情美好都是很重要的。

本文来源:全民健康网 编辑:xiaoping
看了本文的网友还看了
网友关心话题
{/cms:show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