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讯
  • 医院
热门推荐
您的位置: 首页 >> 心理 >> 职场心理 >> 择业 >> 正文

着重培养新形势下的择业能力

http://www.qm120.com2009-03-30 09:52:17 来源:全民健康网作者:

关键字:择业 择业能力 创新

  随着高校的扩招,我国高等教育的总量迅速扩大。一些“热门专业”,如经济学、工商管理类专业更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毕业生绝对数量增长导致了过高的就业压力,而这种压力又引发了对高等教育质量标准和培养模式的重新思考。

  择业能力大学生培养的新标准

  在我国,高等教育经历 了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型。在精英化阶段,大学生的身份或毕业文凭的稀缺使高等教育处于“卖方市场”。而在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由“卖方市场”转入“买方市场”,大学毕业生由高校分配转变为社会选择,用人单位看重的不再是文凭或单纯的学习,而是文凭与成绩背后所承载的对于未来工作的胜任能力,雇主对离校生提问的内容也从“是学什么的”转到“能做什么”。

  发达国家的许多学者或组织对雇主要求的离校学生择业能力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1997年,欧盟委员会在《为了建设一个知识欧洲》的白皮书中指出,信息技术加快了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改变着传统意义上的工作性质,改变着过去生产组织的性质,从而改变着整个社会。这些变化必然引起对劳动力素质的更高要求,从而引起对承担人力资源开发使命的高等教育的更高要求。

  传统模式培养下的学生,特别是对于以实践性见长的经济类和工商管理类离校生,其择业能力尤为值得关注。2005年2月,教育部高教司在一项全国范围针对两类毕业生的调查显示:分析与解决问题、敬业精神、人际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心理承受力等能力是用人单位认为毕业生最需要加强的方面。

  培养方式以择业能力为指引

  管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与其他学科相比,经管类专业的学习表现出三个明显特征:(1)极其重视交互性强的参与式学习。这是由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特征决定的;(2)极其重视合作学习。管理工作与沟通密不可分,管理教育与合作学习也密不可分;(3)极其重视理论与实践的密切结合。无论是从学科属性出发,还是从快速变革的现代组织对于人才适应性的要求来讲,都对经管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重大挑战。

  高择业能力人才培养逻辑意味着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如今,人们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只有知识是远远不够的,那种“仓储式”的人才以及那种只为了一种刻板的职能、固定的情景、一时的生存、一种特殊行业或特定的职位做好准备的学习方式已经过时了。这就要求学生必须抛弃那种“知识袋”的学习模式,代之以一种基于行动的自主探究、自我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创造性学习模式。

  对于离校学生择业能力标准的确立促使了高等教育培养标准、方法模式的系统改变,促使了高等教育的重心由教师“教”向学生“学”的转变。教师不是单向的知识传递者,其作用在于为学习者提供丰富的学习情境,帮助和指导学习者建构自己的经验并引导学习者从直接经验中学习。基于这样一种思想,作为高等教育服务的直接提供者———教师则不再是知识的垄断者,话语霸权的拥有者和教化者,传统的照本宣科、填鸭式的知识灌输已不再适应新的高等教育定位。

首页12尾页
本文来源:全民健康网 编辑:wuya
看了本文的网友还看了
网友关心话题
{/cms:show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