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青少年激情违法犯罪的预防和矫治
http://www.qm120.com2006-11-22 10:16:14 来源:全民健康网作者:
违法犯罪是指由于瞬间性消极情绪爆发而实施的毫无理智、不顾后果、失去自我控制力的突发性的违法犯罪行为,其侵害手段残酷,涉及面广,危害性严重。当前,青少年违法犯罪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全社会都应当引起高度重视。
青少年违法犯罪的产生通常是由多种消极因素作为引发的。行为人自我感觉利益受损,需要不能得到满足,产生了不良心理质变与消极情绪增值,形成了违法犯罪动机。这时,其发展方向有良性转化和恶性发展两个方面 来自外界的积极因素增强,其内在的反社会因素相对弱化,违法犯罪心理结构就会受到抑制或消失,从而终止违法犯罪活动;反之,来自外界的消极因素增强,内在反社会因素强化,违法犯罪心理结构得以巩固和恶性膨胀,就会导致违法犯罪行为发生。违法犯罪心理结构发展变化是主体内外诸因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结果。
青少年违法犯罪行为有着复杂的社会原因,受着违法犯罪行为人生活在其中的小环境因素与情景因素的影响。但是它必须通过内在的心理因素起作用。如果某方面的不良欲求强劲而不可得,个体社会化又存在着严重的缺陷,一时冲动,自我抑制失控,就会不惜冲破道德、法律的约束,实施违法犯罪。违法犯罪行为人在认识上的偏差倾向,容易引起违法犯罪动机的恶化和产生新的违法犯罪动机。违法犯罪行为人由于认识的片面性,对事物的认识持有固执己见的态度,产生不同的甚至相反的情绪情感,使他们具有消极性,甚至发生恶变,导致违法犯罪。情绪会加速违法犯罪动机的形成和滋生。青少年违法犯罪行为人在多数情况下,其烦躁不安、愤怒、嫉妒、恐惧、绝望等消极情绪是在急剧而又强烈的情况下产生的,并且难以控制,很容易表现为冲动的行为。青少年违法犯罪行为人一旦受到挫折被激怒时,情绪会急剧发展变化,短时间内出现状态,并存有一定程度的意志障碍,行为丧失理智的控制,从而实施违法犯罪行为。
青少年能否自觉地调节自己行为方式的决定因素是人的性格的意志特征。如果意志薄弱,就不可能有效地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及行为,特别是在外界强烈的刺激下,容易暴躁发火,产生,导致实施违法犯罪行为。因此,遏制违法犯罪的关键就是要从预防和矫正他们的心理做起。加强法制教育、道德教育、心理教育、社会化教育,做好自我控制和社会控制工作,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
一是净化外界环境,消除不良因素。外界不良因素诱发和自我抑制失控的相互作用,是违法犯罪形成的主客观原因。因此,要大力净化青少年学习生活的社会环境,坚决铲除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不良因素。要创造条件满足青少年正当需求,积极营造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同时,要加强对青少年法律常识和道德教育。个体品德的优劣与个体道德和法制意识健全与否紧密相连。就个体社会行为而言,是否遵纪守法,主要靠道德观念、法制观念予以调控。因此,必须加强对青少年的法制和道德教育,使其明确自己对社会承担的责任和义务,逐步形成遵纪守法心理,摈弃违法犯罪诱惑,成为一个遵纪守法的公民。
二是发展社会化教育,提高自我控制能力。人们生活在社会中,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爱好、志向,每一人都有自己的性格、习惯。要使自己的行为适应社会环境的需要,一个自然人成为社会的人,就必然要经过社会化过程。因此要对青少年进行良好的社会学教育,把人的社会化作为人生自我适应社会,预防和减少社会越轨行为的有效措施。青少年个体社会化的过程,就是对外界环境与主观愿望、社会化与个性、社会控制与个人自由的思索、区分、鉴别、选择、控制、调节的过程。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其思想意识的最高调节器,对其心理活动起支配作用。如果社会适应性出现障碍,将直接影响心理各因素的健康协调发展和人格的形成,必然出现病态心理和不健全人格,形成违法犯罪心理的潜在隐患。因此,要加强青少年社会化教育,培养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掌握正确的认知方式、思维方式以及一定的知识经验和劳动技能,养成劳动习惯,防止个体的社会化过程出现缺陷而引发违法犯罪。
三是注意心理卫生,培养青少年健康的心理品质。个体心理健康与否,对其是否能够自觉抑制不良环境的侵蚀有重要作用。培养青少年健康的心理品质是进行违法犯罪心理预防的基本环节和措施。要促进青少年个体形成积极主动、平衡而灵活、正确且理智的心理状态,去适应和协调当前以及变化的客观环境,达到心身和谐,使各种良好的心理品质得到健康的发展。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指导青少年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了解自己、他人和社会,掌握自我心理调节的方法,提高应付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增强社会适应性,促进个体的发展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