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讯
  • 医院
热门推荐
您的位置: 首页 >> 心理 >> 情感心理 >> 网络人生 >> 网络世界 >> 正文

“网吧族”的人群文化

http://www.qm120.com2008-10-13 16:25:24 来源:全民健康网作者:

关键字:网络世界

     【编者按】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使用电脑的频率越来越高,应运而生的“网吧”也一家家的开了张,以迎接越来越多的上网人群。所谓的“网吧”,顾名思义就是以“上网”为主因的活动空间,而“吧”的说法只是一种概念,让人可以联想到:在这个空间上网,可以感受到置身于酒吧或咖啡厅的心情。

  
  上班族和学生是“网吧”的主顾

  几年前,“网吧”刚开始出现时,由于大家对网络的使用仍感陌生,所以使用的方式也不外查查资料、上网玩Game、收发E-Mail等。当时的“网吧”收费很贵,只能吸引一些忙里偷闲的高薪.
 
  人员,他们只是为了有个舒服且无人干扰的网络空间,也有的是因为出差在外,只能在网吧上网。后来,随着国内的上网人数屡创新高,很多人家里都有了个人电脑,照理说“网吧”应该会日渐式微,成为“过渡性”的行业,但事实却不然,不仅设备越来越新,而且经营的方式也越来越多元化、分众化。
 
  如果留心观察,就会发现“网吧”密集的区域往往都是学校附近或办公大楼周围,可见目前的“网吧”主顾仍以学生及上班族居多。到“网吧”,除了上网的基本功能外,真正吸引不同人群流连忘返的关键,还是“人群的归属感”和“空间的自由性”,因此就算电脑的普及率达到人手一台的程度,“网吧”仍会成为特定人群定期聚会的场所,因其团体竞速、飙网的气氛,是单独在家上网永远比不上的。
 
  在虚拟中找寻或隐藏真实的存在
 
  来“网吧”的人,多数都是为了“玩连网游戏”而来,因为许多网上的连网游戏,都必须邀集特定的人数才能开打,到“网吧”与大伙竞技而“打”,才能感受到对手的存在,而不是一个人的独脚戏。如果用游戏行业的眼光来看“网吧”,就会发现这里与传统的游戏厅差不多,前来消费的人群也重叠,差别只是一台台的游戏机变成了电脑。
 
  如果想交网友或散发一些网络消息,却又不想让个人的背景资料“有迹可寻”,通常也会选择在“网吧”上网,这么一来,身分就可以保密了,自然更敢在网上随意散播信息,或与网友谈些不真实的内容,这也让“网吧”成为“潜在犯罪”的地方,使父母们担心孩子留连在“网吧”,容易被“有心人”利用或学坏。
 
  眼见许多喜欢玩游戏、上网的青少年一波波的进军“网吧”,不但上网成瘾的现象时有所闻,还听说有人因长时间上网而导致“中风”,真不知“网吧”的魅力来自何处?让人愿意不眠不休地沉迷其中,只是为了进入另一个“虚拟”的空间。
 
  “网吧”的人群文化:各据山头
 
  如同酒巴的形形,“网吧”亦有平民消费、高级消费,还有独特的俱乐部类型,可让不同品味的人各自寻找适合自己的地方,形成自己的“网吧”文化。对热中寻求认同感的青少年来说,在“网吧”内与人进行游戏竞赛,或上网聊天,其目的不外乎与时下流行的“染发”、“纹身”相同,只是一种乐趣的“瘾”。就像有人喜欢溜冰、喜欢登山、喜欢收集特定的东西一样,喜欢在“网吧”流连的人,最喜欢与人聊起最新的游戏活动、自己的“破关”心得……
 
  至于喜欢上“网吧”的上班族,他们普遍不像青少年那样对游戏如此疯狂,他们比较看重的是“网吧”内的自由气氛。由于比起在酒巴呆坐,“网吧”内可提供的娱乐就显得更多了,所以让一些上班族觉得来“网吧”是件非常划算又时髦的事。
 
  除了上班族和青少年,“网吧”的其他消费者就显得孤单多了,他们有的是因为家里的上网速度太慢,才来“网吧”找资料、再传回到自己的电子信箱;有的却是为了找个没人打扰的地方工作而来。所以对他们来说,“网吧”就像是家与办公室的延伸,因此对“网吧”文化的体会,显得不敏感且身处其外,就像在一群群伴友聚集的咖啡厅内,那些独坐看书的人永远安静无声一样。
 
  至于“网吧”经营的方式之所以会变得越来越分众化,主要是受地域环境的影响。开在学校附近与开在办公大楼附近的“网吧”,所吸引的人群就完全不同,服务的型态也各异,内部的气氛自然也大不相同。当一些“不对路”的人来到特定人群聚集的“网吧”时,很自然地就会出现“排挤”效应,让那些“不对路”的人觉得找不到归属感,自然就不想再上门了。于是我们就会发现,每家“网吧”都会日渐形成自己的无形“识别系统”,让“物以类聚”的情形自动发酵,因而形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形形“网吧”:有的小学生多、有的中学生多、有的大学生多、有的上班族多、有的赌徒多……。
 
  大势所趋,消费会越来越便宜
 
  曾问过一个固定来网吧“报到”的上班族,为何喜欢这个地方?所得到的回答是:“泡上一天顶多只花十几元,比在其他地方自在多了。”听了他的说法,不禁联想到曾风糜一时的各种“气功”,那种固定的招数却能吸引那么多人,并在“同练”时感到无限的满足,这种感觉,非当事人是绝对无法体会的。当对一些沈默寡言的学生提到“网吧”时,竟也像是打开了他们的话匣子,那些时下流行的游戏内容,他们个个如数家珍……
 
  如今的“网吧”,因为市场竞争的白热化,消费的价格也越来越便宜,每小时的收费从两元到几角不等,部分常客还可以通过“包机、包时段”的方式得到更优惠的消费。于是让流连于“网吧”的人群花在其中的时间越来越久,导致学校的老师和青少年的父母都操心不已,担心“龙蛇杂处”的环境对孩子产生不好的影响。可对正值反叛期的青少年来说,父母、师长们的反对,反而会让他们更热中于“网吧”,产生不了吓阻的效果。
 
  其实,当潮流已经走进网络时代,“网吧”的存在也只能算是时代趋势,就像曾经风靡世界的“嬉皮”、“庞克”族一样,也都有其成因的背景。如果从正面的角度思考,人们在“网吧”内,不但可以上网、喝咖啡,还可以查资料、收发电子邮件、下载相关软件……等,不是比上街头飙车来得更有意义?至于那些伴随着“网吧”而来的“次文化”,只要父母、师长愿意付出更多的关心,应该不会对青少年造成太大的影响。如果一定要将“网吧”的形象丑化,为上“网吧”的孩子烙上“不学好”的印记,只怕反而会让更多心怀不轨的人有机可趁,使得四处林立的“网吧”成为另一个罪恶的空间,那就太可惜了。

本文来源:全民健康网 编辑:wuya
看了本文的网友还看了
网友关心话题
{/cms:show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