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为什么我们更加孤独?
http://www.qm120.com2008-10-13 16:17:50 来源:全民健康网作者:
孤独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情伤和现代社会的通病。当移动电话、掌上电脑和互联网横空出世时, 乐观的人们曾发出欢呼,孤独将从此成为一个心理名词。是的,他们有理由这样相信,因为人类历史上从没有一种通讯工具像互联网这样为人们提供了广泛联系的可能性。然而,尴尬而矛盾的现实再次摆在了我们面前:我们与大洋彼岸的陌生人聊得海阔天空,却与隔壁的邻居形同路人;我们可以交上几百个网友,身边却没有一个人可以推心置腹。我们不再孤独吗?不,网络时代,我们可能会更加孤独!
***爱尔兰:世界最孤独的国家
在网络的世界里,最孤独寂寞的灵魂在哪里?答案是爱尔兰。世界最大网络搜索引擎公司Google今年在对关键词搜索次数进行统计后发现,输入“lonely”(意为寂寞)次数最多的用户来自爱尔兰的首都都柏林,而搜索“happiness”(幸福)次数最多的是新加坡用户。
这个结果可能出乎很多人的意料。爱尔兰曾经是欧盟中最贫穷的国家之一,却在不到一代人的时间里,创造了欧洲的经济奇迹,一跃成为仅次于卢森堡的第二富国。2004年,在《经济学家》杂志举办的“生活质量”评估中,爱尔兰被评为世界上最适合居住的国家。然而,经济的蒸蒸日上、移民的蜂拥而至,却让这个国家多了更多的“网络独行者”。这也许就是现代社会的悖论吧。
***美国:孤独的“自由女神”
美国依然是宽带用户头号大国,2005年底的用户人数达4939万人,普及率为16.8%。然而,一个这个自由的信息王国同时也时孤独的现代城堡。一项针对美国人社会联系的调查报告表明,与20多年前相比,美国人的社会孤独感越来越深,越来越多的人表示,他们无人可以相互倾诉。
研究显示,1985年,平均每个美国人有至少三个人吐露心声,但到2004年,这个数字下降到两个人。更严重的是,有25%的受访者表示他们根本没有可意信赖的密友,这个20年前高出一倍多。值得注意的是,超过50%的人把他们的伴侣视作唯一的倾诉对象。这是1985年翻了一番。虽然这预示着良好的家庭生活,但也意味着美国人的社会关系更加脆弱,如果他们的伴侣去世或婚姻破裂,他们将会经受致命打击。
专家相信,对网络的依恋是造成美国社会加速疏离的主因之一。因为对网络的依恋扭转了传统的交际方式,当一切都可以在网上解决,势必削弱情感的交流和对其他关系的关注。
***网络综合症:网络世界的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为沟通而生的网络反倒成为我们彼此靠近的绊脚石?美国一份针对17251名上网者的调查显示,至少有6%的网民上网成瘾,1/4的人在感到无助、焦虑和压抑时会上网寻求安慰,1/7的人在平时总是想着与上网有关的事,1/14的人如果上网时间缩短就会感到烦躁易怒,1/25的人因上网过度而失业或离婚。最终的结果发现,全球两亿多网民中,有1140万人患有不同程度的网络综合症。
网络综合症是人们由于沉迷于网络而引发的各种生理心理障碍的总称。网络的包罗万、快速便捷令现代人心驰神往,而网络综合症却让人们陷入无助焦虑、孤独惆怅甚至引发死亡,这正如以其美丽吸引了人类,而其毒性又令人们深陷其中,难以自拔。
美国匹兹堡大学心理学教授基姆伯雷博士的一份研究资料表明:网络综合症患者最主要的表现,就是在网上持续操作的时间失控,为了达到自我满足,不惜增加大量网上操作时间,随着感觉乐趣不断增强,欲罢不能,难于自控,并为此常对人说谎。早晨起床后就有一种上网的需求。有关网络上的情况,反复出现在梦中或想象中。患者多沉湎于网上自由说谈或网上互动游戏,并由此而忽视了现实生活的存在,或对现实生活不满足。最初是精神上的依赖,可望上网遨游,随后还会发展为身体上的依赖,表现为平时情绪低落、头昏眼花、双手颤抖、疲乏无力、食欲不振等等。
青少年上网成瘾已经成为世界性的难题。台湾发表的一份针对中学会和大学生的“网络成瘾”现象研究报告表明,上瘾的学生每周平均上网时间近20小时,比未上超出很多,而且每周上网时间越长,沉迷网络的倾向越高,所出现的人际关系问题也越严重。他们通常无法有效控制和管理上网时间与金钱,一旦不上网便十分痛苦。而且也容易与父母、老师等关系破裂。
韩国是全球宽带普及率最高的国家之一。2005年,全国网络用户中受到网瘾影响的人数比例高达12.6%。而受到网瘾影响的互联网用户的失眠人数比例则从2004年的59.1%提高到了69.9%。韩国计划在未来6年中将全国网络上瘾治疗中心的数量从现在的40座增加到100座,专门治疗网瘾的心理医生数量也将增加到1000人。
网络游戏已经成为世界一大产业,一些年轻人因为沉迷于其中,游戏掉了生命。2005年8月,韩国一名28岁的李姓男子在大邱一家网吧玩乐50个小时的玩模拟战争网络游戏。在游戏结束几分钟后,他生命也终结了——他因心脏功能衰竭而死亡。在三天时间里,他除了上厕所和在简易床上小睡之外,一直坐在电脑前玩游戏。而他的朋友说,为了专门玩游戏,他甚至辞掉了工作。
2005年6月22日,俄罗斯一名12岁的超级电子游戏发烧友,因超负荷长时间“泡”在电脑屏幕前而突发中风,结束了自己年幼的生命。2004年10月7日,中国一名在网吧内接连打了3天3夜游戏的小学生被母亲拉回家后竟然放火烧家、持刀欲砍亲人,变得六亲不认。2002年4月17日,中国江西省南昌市一名沉迷网络游戏的高三学生,在网吧上网玩游戏时因心理过度紧张、激动而猝死。
***孤独在网络中“变异”
孤独让现代人靠近网络,而网络却让现代人更加孤独,有人甚至把网络变成了犯罪和自我伤害的工具。
·孤独而狂妄的“电脑天才”
23岁英国青年彼得·弗朗西斯-麦克瑞被人们成为“天脑天才”,但他却把天赋用在了网络诈骗和威胁恐吓上。域名诈骗是麦克瑞的主要财富来源。他在网站上宣称,他的公司可以为用户申请后缀是.com的国际域名,或者后缀是.co.uk的国内域名。此外,他还到处发垃圾邮件,称他可以申请到后缀是.eu的域名(eu代表欧盟)。5年之内,他就以凭空捏造的“皮包公司”为自己聚敛了160万英镑财富。
2003年,上千份关于麦克瑞网络诈骗的投诉让警方开始追寻“幕后黑手”,但很快他就被保释出狱。重获自由的麦克瑞没有善罢甘休,他向全球数万名用户发送了一份电邮,威胁称将从用户们的银行账户中扣除400英镑购买iPod,落款人姓名和联系方式则报复性地写上了剑桥郡警察局长的名字和警局总机号码。结果导致2500多个狂怒的电脑用户打电话找警察局长,一度造成电话线路瘫痪。在随后的近一年时间里,麦克瑞先后向剑桥郡贸易标准局和当地警察局的4名女接线员们发出过死亡威胁。他还威胁说要炸毁剑桥郡贸易标准局的办公大楼。
2004年11月,英国主管国内域名的组织Nominet在其网站上提醒用户,称麦克瑞利用域名诈骗。麦克瑞勃然大怒,随后对该组织发出威胁,要求对方2个小时内撤下该警告,否则他就操纵20万台“傀儡电脑”对英国网络系统发动攻击,让全部430万个以.uk为后缀的网站都瘫痪掉。接到Nominet的报案后,警方立刻将其第二次逮捕。
在保释期间,麦克瑞还通过网络闯入了英国住宅互助委员会的账户,并转走了50万英镑,但他至今仍拒绝说出这笔钱的下落。警方在对其住宅进行搜查后发现了两本关于洗钱的书籍,因此公诉人以“网络诈骗、威胁他人及公共财产安全以及涉嫌洗钱”三重罪名对麦克瑞提起公诉。
2005年11月16日,不可一世的彼得·弗朗西斯-麦克瑞在英国剑桥郡彼得伯勒刑事法庭的被告席上等到了陪审团对他的裁决:6年监禁。据-麦克瑞德高中同学说,他经常很孤僻而古怪,经常狂妄地说:“我是国王,别靠近我,我就是彼得大帝。”当他遭到同学们的排斥时,就把时间都花在电脑和网络上,并且在那里真正找到了称王称霸的感觉。
·日本自杀“数字化”,网络“征死友”、
日本的自杀率的逐年递增,日本自杀者还有越来越年轻的趋势,集体自杀又往往与网络有关。日本人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不要给别人添麻烦,不认识的人少搭话,对认识的人很客气。因此许多日本年轻人患有严重的“精神疏离症”,他们不参加社交活动,自我封闭,长期把自己关在卧室里。
但是,大约80%的日本人都能够上网,患“精神疏离症”的人往往在与网络伙伴的互问互答间展示出他们最诚实的想法,认为生命中遇到了知己。正是这种“精神疏离症”和网络的催化作用,使得一些有自杀倾向的年轻人倾向于通过网络结伴寻死。
许多“自杀网站”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这类网站普遍用黑色作为网页背景,有凶兆图案,其聊天室内充斥着如何比较好地结束生命等话题,有的网站甚至出售各种用于窒息而死的用品。比如,有“自杀网站”的首页赫然写着:“要自杀吗?”其栏目包括:自杀前的最后一句话、老年自杀留言、中年自杀留言、少女自杀留言等,让人感到阴森恐怖。有心自杀者在此相互交流,很容易结成自杀伙伴。
据日本有关部门统计,2003年共发生12起网络集体自杀事件,34人死亡。2004年共发生了19起,死亡人数上升到55人。而到了2005年,仅在前3个月就发生了20起网络集体自杀,导致54人死亡。
***网络操纵了人类 还是人类操纵了网络?
其实网络与孤独并非一卵双生。如同人类在过去创造出的任何工具一样,网络是柄双刃剑,它究竟能为人类造福,还是会将人类异化,都取决于人类自己。网络仅仅是人类征服世界的一种工具、一个过程,伴随着人类实践的增多,人类也会越来越善于趋利避害地利用网络,从而更好地为自己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