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讯
  • 医院
热门推荐
您的位置: 首页 >> 心理 >> 教育心理 >> 大学教育心理 >> 正文

大学,别紧张

http://www.qm120.com2006-12-08 10:53:25 来源:全民健康网作者:

关键字:大学教育心理

  张女士的女儿正在上大学,她在班上有3个同性好朋友,平日里4人关系特别好,干什么事都在一起。但不知怎么,4人慢慢发展成了两对“情侣”,并彼此发誓要永远在一起。前段时间,张女士的女儿竟提出要带着恋人上家吃顿饭,顺便见见父母。这可急坏了张女士,她不知道该如何面对这对她认为不合常理的“情侣”。

  像张女士这样,面对不知如何是好的还大有人在,有人还说,如今越来越多,甚至影响了社会稳定。但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性健康中心主任医师张北川教授认为,并不是者增多了,而是越来越多的者敢于表达了。

  抚养因素和偶然机会是主要成因

  张教授提出,导致行为的因素包括3个方面,即先天因素、成长环境和后来的偶然机会。

  研究发现,与性取向密切相关的性别意识,主要建立于出生后18―36个月。一旦建立,终身相对稳定。所以,有些父母喜欢把小**当小女孩养,或者反之,可能会影响孩子正确性意识的确立。

  在采访中,记者得知,有些者是因为童年期和青春发育期缺少父爱或母爱而引起的。比如,小孙的父亲常年出差在外,一年只回家待两三个月。每次父亲回到家,小孙总会有一种害怕的感觉,进入青春期以后,父子之间更是难以沟通。但小孙又极度渴望能从父亲那里得到更多的关爱。所以成年后,他总想从同性那里得到补偿。

  青春期期间,以及成年后的偶然遭遇,比如被异性“伤害”或“诱惑”,也可能在先础上引发。有的人在非常偶然的情况下,遇到了特别的对象,才发现自己的性取向有所不同。“就好像是一根,它能把者体内原本未曾察觉的一种需求释放出来。”张教授说。

  某些环境易产生行为

  据调查,在单一性别场所,比如女子学校、男子学校和监狱等,比例都很高。张教授解释说,所谓单一性别场所,主要是往的对象、场所较固定和封闭,且大多是同一性别的人。一般在划分时,大学也会被归入单一性别场所。“因为,大学生的交友圈相对狭窄且固定,不论是**还是女孩,更多地和往。这样就很容易形成单一性别场所。”张教授说。张女士的女儿在校期间,较多的是和学在一起,使她的交往圈子局限于同性之间,这样就增大了她和同性发生感情的机会。另外,某些专业,比如体育,会促使一些女性在行为和日常处事上表现得和男性一样,甚至在感情需求上也模拟男性。“但只要离开了这个环境,就会恢复本来面目。”

  张教授认为,从白领到学生,甚至普通农民或无业者,都有可能是者。值得指出的是,性取向和学历、职业无关。

  部分性恋者会改变性取向

  作为家长,首先应该明白,子女有爱的能力是件好事。“应当说,现在许多青年人没有爱的能力,只有性的能力,那才是最值得担心的。一部分喜欢同性的人不过是在生活的某一阶段有这样的倾向,随着时间流逝,会慢慢改变。”张教授说。如果发现自己的子女有倾向,比较好的相待方法就是“顺其自然”。硬性打压和阻止,结果往往适得其反。不少父母提出,能否让子女的性取向恢复本来面目?张教授认为,可以从3个方面入手。第一,父母要创造一个良好的自由平等环境,多和子女交流,深入了解子女对其选择的另一半的感情和态度。父母一定要心平气和,不能言辞过激,避免加深误会、激化矛盾。第二,父母要从子女自身利益的角度,来分析生活方式可能给其带来的利与弊。第三,适时地给子女安排和不同人群接触的机会,也许慢慢就会发生变化。不能急躁,这是和者相处时,最大的忌讳。

  张教授指出,者需要父母、朋友,乃至全社会的理解和包容。他们通常会经历强烈的困惑、矛盾,甚至自卑心理。其实,他们不必因此而内疚,要认识到这只是一个性取向差异,与人品、性格等无关。

本文来源:全民健康网 编辑:wuya
看了本文的网友还看了
网友关心话题
{/cms:show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