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文化根基
http://www.qm120.com2006-12-07 17:18:01 来源:全民健康网作者:
早在90年代初,有调查表明,有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大学生约为25%,并随年级升高呈现递增趋势。近年来,随着大学扩招、收费、就业、分配等方面改革的不断深化,尤其是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加剧,大学生的心理卫生(MentalHygiene)和心理健康(MentalHealth)教育越来越成为高等教育理论和实践领域倍受关注的问题之一。
在西方,上世纪末心理卫生就作为一门学科而确立起来。我国的心理卫生虽然开始于本世纪30年代,但真正受到重视不过是最近几年的事。特别遗憾的是,我国心理卫生的大多内容主要是从外国引进,就连心理卫生一词也是从外国引进的。这既不符合中国传统文化蕴涵着丰富心理卫生思想的历史事实,也远没有体现出中国悠久灿烂的传统文明和文化特色。
文化学认为,“文化世界不仅是人类创造的,而且同时也在不断地创造着人类,创造着不同国家、民族。社区人们的性格、心理、行为方式、思维方式以及种种价值观念”,这说明了文化对人的心理的影响和制约作用以及心理是文化发展的归宿。早在新文化运动时期,鲁迅也曾深刻地指出:“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是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相对于前面的体格健全而言,后面的改变“精神”包含深层的心理健康教育思想。可见,心理健康教育是文化的重要有机成份之一。
中国传统文化里蕴涵着丰富的心理卫生思想,发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文化根基,不仅对正确认识和处理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体育、美育之间的关系等一系列现实问题,而且对创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根基之一:注重维护心理平衡
有研究表明,大学生心理问题,主要是成长过程与现实环境不适应而导致的心理不平衡。因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任务应是注重和维护大学生的心理平衡。
注重和维护心理平衡在中国传统文化里有着悠久的历史根源。最早体现在春秋末年孔子提出的处理事物的总法则--中庸之道理。孔子说:“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中庸》)所谓“时中”,据朱熹注:“能随时以处中也。”“中无定体,随时而在,是乃平常之理也。君子知其在我,故能戒谨不睹,恐惧不闻。而无时不中。小人则不知有此,则肆欲妄行,而无所忌惮矣。”(《中庸》第二章注),意思是说,君子能把握自己的内心世界,对外界各种刺激随时控制和调节自己的心理体验,时刻使内心世界居于适中状态,即保持心理平衡。孔子身体力行,表现出“温而历,威而不猛,恭而安”(《述而》)的人格特征。同时,他还要求别人善于维护心理平衡,以实现安泰而不骄傲,庄严威风而不凶暴的理想人格,即“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子张》)。在如何谋求心理平衡问题上,孔子提出“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里仁》),要求人们看见贤人不是自暴自弃而是应向他学习,努力赶上,看见不贤的人不是以骄傲自居而是自我反省,检查自己有没有与他类似的毛病,以及时纠正。这对纠正历史遗留下来的“嫉贤妒能”和“妄自尊大”或“妄自菲薄”的不健康心理偏差都有积极的时代意义。心理平衡思想在祖国传统中医文化里得到了专门阐发。阴阳家提出“人之一身,不外阴阳”(唐宗海《阴阳水火气血论》载《血证论》卷一)。《素向·阴阳应象大论》上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阴阳”被看作天地间万事万物存在、变化及消亡的根本,自然,人的心理健康状况也不例外,应由“阴阳”决定,所谓“孤阳不生,独阴不长,阳消则阴长”。这种观点具体到心理健康时,可以理解为,人的心理状态是阴阳两极的对立统一,心理健康就是一定限度内保持内心世界阴阳两极的动态平衡。张介宾(1562-1639)在《类经附翼·求正录·大宝论》中指出:“阴阳二气最不宜偏。不偏则气和生物,偏则气乖杀物。经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从心理卫生角度来看,就是如果阴阳平衡,人们的心理就会处在良好的状态,功能正常,身心健康;否则就会出现心理障碍,使身心受害。
《内经》上说:“怒伤肝,悲胜怒”;“喜伤心,恐胜喜”;“思伤脾,怒胜思”;“忧伤肺,喜胜忧”;“恐伤肾,思胜恐”。其主要思想是说人的内心体验有两极,如果不能持中而偏向一极就会导致某部位疾病,因而必须善于用另一极体验来控制、调和,以达到内心平衡,从而治疗和避免疾病。张从正对《内经》理论作了进一步阐述,说:“悲可以治怒,以怆恻苦楚之言感之;喜可以治悲,以谑浪亵狎之言娱之;恐可以治喜,以迫遽死亡之言怖之;怒可以治思,以侮辱期罔之言触之;思可以治恐,以虑彼志此之言夺之。凡此五者,必诡诈谲胫无所不至,然后可以动人耳目,易人视听”(《儒门事亲·九气感疾更相为治术》)。丹溪学派的戴恩恭(1324-1405)也指出:“如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热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其言治法:高者仰之;下者举之;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惊者平之;劳者温之;结者散之;喜者以恐开之;悲者以喜胜之。(《金匮钩玄·气属阳动作火论》)。”“一升一降无有偏胜是谓平人”(《局方发挥》)。心理平衡思想经医家张介宾而得到了更完善的发挥和解释,他提出了“阴阳一体”“五行互藏和阴阳水火”“阴阳的常与变”“阳常不足,阴本无余”的阴阳理论及“扶阳仰阴”和“补阴抑阳”(《景岳全书·求证漠·癃闭》)的措施,以促使阴阳由“变”向“常”转化,即由不平衡向平衡转化。
在国外,直到近代才出现类似于上述中国传统文化里心理平衡思想的心理卫生理论和观点。“世界第一位生理学家”巴甫洛夫(Pavlov)以及奥尔波特(Alport)、荣格(Jung)和舒尔兹(Sehultze)、“格式塔疗法”的创始尔斯(Pierce.A.H)等对心理平衡都有过类似的论述。说明中国传统文化注重心理平衡的心理卫生思想,在当代心理健康教育中仍具有世界意义。
目前,大学生表现出的所有心理不健康现象绝大多数都与不能维持心理平衡有关。而传统的“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及“阿Q精神”的心理平衡机制已经不适应时代的进步要求。可见,弘扬儒家“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的传统美德,教会学生学会运用有利于时代进步的杠杆机制来维护和及时调整内在的心理平衡,形成一套系统的大学生心理平衡理论和实用的具体举措体系,应是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首要任务,也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有效途径。
根基之二:倡导修身养性
修身养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德,也是中华民族善于维护心理平衡的优良传统得以传承的根本保证。中国传统文化里道家和儒家都包含着深刻的心性修养思想,但比较而言,儒家的心性修养思想更包含积极向上的成分,比老庄单纯的心性修养而走向颓废的极端,更科学可取。
孔子积极主张修身养性与人的心理健康密切相关。他提出了身心修养统一论,说:“欲先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大学》),“心正而后身修”(同上),进而明确了思想品德修养对身心健康的积极意义:“德润身,心广体胖”(同上)。朱熹注:“德则能润身矣,故心无愧作,则广大宽平,而体常舒泰”(《大学》第六章注)。人只要具备了较高的思想品德修养,就能心怀善,心无愧怍,自然就会产生舒泰、宽阔之感。更进一步,孔子把修身与保持心理平衡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提出:“所谓修身养性在正其心者,身有愤嚏,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大学》)朱熹注:“盖是四者,皆心之用,而人所不能无者。然一有之而不能察,则欲动情胜,而其用之所行,或不能不失其正矣。” (《大学》第七章注)。这里的“正”按《说文》解即“正中”,可理解为一种心理平衡。“愤嚏”、“恐惧”、“好乐”、“忧患”属于固有的心理体验,一旦产生了这些情感而没有觉察,便会有欲望,情感冲动,如果顺其发展,就必然心理失衡。这是从修身对心理平衡的影响而言。反过来心理失衡也会影响到修身。孔子说:“人之所亲爱而辟焉。之其所贱恶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敖惰而辟焉。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天下鲜矣”(《大学》)。朱熹注:“辟,犹偏也。五者在人本有当然之则。然常人之情唯其所向而不加审焉。则必陷于一偏而身不修矣。”(《大学》第八章注)孔子的这种辩证思想,使得 “修身养性”在其心理卫生思想中占据重要地位。传统中医文化也积极提倡修身养性,提出“圣贤只是教人收心养心,其旨深矣。”(《格至余论·阴有余 ·阴不足论》)著名医家张仲景则强调指出:“人体平衡,惟须好将养……”“悦爽志,以资血气”(《千金要方 ·养胜序》),他吸取了《内经》及扁鹊、华佗、葛洪、彭祖等人的养生思想,形成了我国医学上较全面的养生学。其主要内容是恬淡虚无,颐养精神,即精神上的乐观,生活上的知足,而最重要的是要能“于危于利,若存若亡;于非危非利,亦若存若亡。”而且要“习以成性”,去除危利,不妄喜怒,不近声色,不贪浓味,不神虑精散,这就是治未病之病。他在论养老时,第一条便是陶冶性情,如“耳不妄听,口无妄言,身无妄动,心无妄念。常念善,无念恶。常念生,无念杀。常念信,无念欺”等等(《千金翼方》卷十二)。
传统文化里的修身养性思想,在今天看来与国外 “超越自我”的心理卫生理论不谋而合。“超越自我” 理论创始人弗兰克(Frank)认为,我们越是能够超越我们自己--把我们自己献给一种事业或献给一个人 --我们就越是能够成为完美的人,因而将健康人格发展的最终标准规定为:我们沉浸在超出我们自己的某人或某事之中。可见,在中外,心理卫生和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都有着历史的渊源关系,二者相辅相成。这对当前正确认识和处理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关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充分发挥德育放在首位的优势,大力推进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体育及美育的有机结合。大力弘扬修身养性的传统美德,充分体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社会主义特色和民族特色。
根基之三:强调适应力和对挫折的承受力
适应不良、挫折和失败是导致大学生心理问题和心理不健康的重要原因之一。对于绝大多数新大学生来说,陌生的校园、新的人际关系、新的学习内容和方式等一系列新环境需要大学生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同时,由于大学生无论是在生理上还是在心理上,都处于迅速变化的过程中,特别是高年级大学生即将走向社会,面临着更多复杂的压力,他们的自尊心、欲望、情感极易受到伤害,因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应是加强大学生的适应能力和对挫折的承受力教育。
适应能力和对挫折的承受力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特一。用儒家的话概括就是“君子不器”(《为政》) 和“小不忍则乱大谋”(《卫灵公》)。前者是说君子不象器皿一样,只有固定的用途。言外之意就是要有很强的适应能力、承受能力,不论在什么时候,处在什么环境,遇到什么情况,都能正常发挥出自己应有的潜能和智慧,应付和处理好各种意料之中和意料之外发生的事情,保证不使身心受到危害。后者是指对一些不顺利、小挫折要善于忍让、忍耐,以顾全大局。适应力和对待挫折的承受力主要分为对待生活环境、社会关系、自身三个方面。在对生活环境的适应力方面,孔子认为生活在世界上首先要能适应生活环境的变化,他对颜回用一个竹箪盛饭,一个瓢饮水,住在简陋的巷子里,“不改其乐”(《雍也》)表示十分钦佩,称赞说:“贤哉,回也”(同上),并有“君子固穷(安守困厄)”“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子罕》)的慨叹。在对社会关系方面,孔子认为对挫折的承受力是一种美德,如他对颜渊说:“用则行,舍则藏,惟我与尔是夫!” (《述而》),言外之意就是,遇到冷遇、遭到挫折要能坦然接受而不要愤愤不平、耿耿于怀。特别可贵的是他对待怨恨主张“以直报怨”(《宽问》),坚持用公平正直来报答。在对于自身的接受力方面,孔子不仅主张看到并容忍认可自己的优点和不足,而且更进一步提出“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里仁》)。可见,孔子对待自身的态度不仅仅是被动接受,更包含着积极进取精神。
美国当代人本心理学家马斯洛(Maslow)在谈到心理健康时指出,要能够悦纳自身、悦纳他人,接受自然。并指出心理健康的人了解他们自己的实际情况,意识到他们的优点和弱点,他们的善和恶,而且一般来说,他们是容忍并认可它们的。而实现上述要求根本的一条在于提高心理承受力。与国外人本主义心理卫生观比较可见,中国传统文化里所倡导的适应能力、心理承受力远比人本主义的“悦纳”、“接受”更积极、主动、自觉。
由上可见,传统文化为当代大学生的适应能力、心理承受力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肥沃的土壤。新一代大学生,独生子女比重较大,相对缺乏实际生活的磨难,对社会的适应力和对挫折的承受力不足,容易导致种种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有的甚至发生一些不应有的恶性事件。因而,应加大力度探讨当代大学生挫折教育的潜能和方式方法,开发大学生挫折教育的时代性内容,完善其理论和实践体系,促进大学生素质教育再上新台阶。
综上所述,中国传统文化里蕴涵着当代大学生心理卫生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刻思想根基。只有扎根于历史文化沃土,弘扬传统精华,同时借鉴西方经验,才能创建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卓有成效的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和实践体系。对此我们将作进一步深刻系统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