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讯
  • 医院
热门推荐
您的位置: 首页 >> 心理 >> 教育心理 >> 初中教育心理 >> 正文

初中生心理矛盾与养成教育刍议

http://www.qm120.com2008-10-14 14:35:16 来源:全民健康网作者:

       1.引言

       由小学升入中学,初中生进入“第二次断乳”、“人的第二次诞生”时期,既承受青春期生长发育高峰所带来的生理冲突,又经历着自我意识发展所催化的一系列的心理转折,加上中学校园学生压力大,人际交往环境趋向复杂,以及中学生自身的人生追求、社会地位的变化等因素,常常引起他们的心理矛盾的激烈冲突,造成心理发展中的失调与不平衡,给心理体验带来不适应感,焦虑感与压抑感,倘若长期积累得不到缓解,就会产生病态心理,不求上进,意志消沉,严重的甚至会思想堕落,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本文拟对初中生心理发展的矛盾性特征及其养成教育作简要论述。

       2.初中生心理发展的矛盾性特点

       2.1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矛盾。

       初中生随着身体的发育,知识经验的积累和智力能力的发展,要求独立自主的倾向日趋明显,追求生活中有较大的自由度,希望摆脱对的依赖,不愿意别人视自己为“小孩子”,反对别人过问或干涉自己想干的“私事”。这种倾向是初中生自我意识成长过程中正常的心理驿站,是他们心理发展的巨大动力,也是一步步走向成熟的标志。但是由于涉世尚浅,知识经验也极为有限,经济上远未独立,初中生往往只有独立的想法和要求,尚未具备完全独立的精神和行为,他们在学习、生活中无法完全依靠自身力量来回答、处理好一系列复杂的实际问题,在许多情况下,常会感到心中无数,对自己作出的选择将信将疑缺乏信心,尽管渴望独立,却又不能完全独立,在很大程度上不得不象从前(小学阶段)一样依赖于家庭、学校、老师的帮助与指导。如何来保护、引导好学生可贵的“独立性”,帮助克服、摆脱“依赖性”,这是摆在教育者(包括教师、家庭、家长等)面前的难题之一。

       2.2闭锁性心理与交往需要的矛盾。

       初中生较之小学生更渴望得到他人的理解与认同,通过广泛的人际接触,开拓交往领域,深化自我认识,丰富情感体验,是他们实现心理社会化的主要途径,也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而问题的另一面,很多初中生不再直爽地谈论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而是隐藏自己内心的看法和体验,包括对自己父母也逐渐生出“距离”感(或曰“代沟”),不再倚在父母膝下坦诚相见。初中生较之小学生,普通地学会了“沉默”、“有意无意的撒谎”,本能的表现出心理上的戒备和谨慎,从而导致人际关系的紧张和情感的隔阂,形成一种闭锁性心理,产生孤独、猜忌、沉默寡言,心烦郁闷等不良的心体验与真正内心需要(交往需要)相矛盾。如果得不到教育者的理解和帮助,势必会造成初中生心理上的巨大压力

       2.3求知欲望强和识别能力低的矛盾。

       毋庸讳言,初中生的学业负担要比小学生重得多,然而置身于浩瀚的知识海洋之中的他们,学习的兴趣往往不局限于单纯接受书本知识、课堂知识。强烈的求知欲望使他们对一切陌生未知的文化都感到新鲜好奇,都能引起探索的强烈兴趣,形成各种各样的所谓“热点”(如追星、网恋、时装秀、、足球、“F4”等)。但是由于初中生社会成熟度低,认识知识结构与思维方法简单,对真与伪、精华与糟粕分辨能力弱,容易兼收并蓄,难免良莠不分。这就要求教育者加强引导,将这种心理的消极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并努力将此转化为积极因素。

       2.4情绪与理智的矛盾。

       初中生情感逐渐变得丰富、活跃,富于感染力,容易动感情,也重感情。情绪高亢强烈,充满,但不够稳定,容易冲动,往往与自己的理智发生矛盾。遇事“跟着感觉走”,较少冷静,理智的思考,论为自己情绪的“奴隶”。譬如会没来由地对某个人“看不顺眼”或对某个人“一见钟情”,或对某事(如上述追星、网恋等)情有独钟,执迷不悔。在思想上追求创新,喜欢标新立异,在行动上常与及同伴抵触,形成所谓的“逆反心理”。因而努力调节情绪,缓解情绪与理智间的矛盾,加强自控能力,有助于提高学习和生活的效率,亦如柏拉图所说:“走向成功的关键”。

       2.5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美国心理学家雷斯指出,我们每个人事实上都有六种不同的自我:实际自我、自认的自我、自己希望的自我、他认的自我、他人希望的自我、自认他人希望的自我。这些自我彼此间都会出现不一致的情况而形成各自的矛盾,而尤以“实际自我”(即现实的自我)与“自己希望的自我”(即理想的我)之间的矛盾为最。初中生中不少人把“理想的我”抬得很高,又轻率地夸大了“现实的我”的不足,为理想与现实之间产生矛盾时,他们会陷入苦恼、挫折。如果得不到教育者的帮助,不把自己的理想建筑在现实可能的基础上,不能坚持不懈地去实现美好的理想,他们的心理就不可能得到健康发展。当然,任何情况下,“理想我”与“现实我”反差太大都会引起自我意识的矛盾,并产生不安与冲突,这种矛盾也并非都是坏事,处理得当,可形成向上的动力。

       3.初中生心理健康的养成教育

       3.1培养个体明确而适当的自我意识,“学会认知”

       自我意识即人对自己各方面的主观认识,积极正确的自我意识,使个体能正确认识自我,认同自和我悦纳自我,形成良好的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控能力,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不良的自我意识会不切实际地过高或过低评估自我,会造成沉重的心理负担;或由于自负,自大目空一切,过于张扬和扩展自我;或由于自卑,自我否定导致自我贬损,形成羞怯、萎缩性人格,其结果都不利于初中生身心健康。教育者应从培养初中生正确看待自己,增进积极健康的自我情感体验和进行积极有效的自我控制入手,帮助其形成客观准确的自我定位,树立“做我真好”的健康观念,确定适当的抱负水平,使之逐步达到自知、自尊、自信、自勉和自控,达成理想与自我和现实自我的统一,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

       3.2培养现代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学会做事”

       培养现代的科学精神和创新的思维习惯,就是通过教育主动自觉地提高科学文化素质,有独厚的探索兴趣,不断充实自己、完善自己,以适应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需要。同志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每一个学校,都要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思想、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为学生的禀赋和潜能的充分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随着国家《基础教育改革纲要(试行)》的颁布和实施,初中生对教学过程中的角色也应“有所认识而觉悟”,在学习中学会学习、学会创造。

       3.3培养和谐的人际关系,增进人际适应能力,“学会共同性”

       和谐的人际关系往往表现为:乐于和他往,不愿孤独;与人相处时,肯定的态度(如尊重、信任、友爱)总多于否定的态度(如憎恶、怀疑、恐惧等);关心集体,并尽力为其出力;在社会生活中有众多的朋友。如果一个初中生心有自己,而从不为他人和集体着想,或者不能以诚恳、谦虚、友爱的态度对待同学,不能体谅、尊重、帮助他人,而总是怨恨、嫉妒他人,那么就可考虑他是否产生了心理不健康的问题。而和谐的人际关系应从个体和环境两方面入手:一方面,教育者要摸透学生的心理,了解他们成长中的烦恼和期盼,在此基础上对症下药,因势利导,要耐心地指导学生寻求友谊,学会沟通,鼓励他们积极参与集体活动,满足归属的愿望,从中培养热情、开朗、诚信、乐群等积极主动的心理品质;另一方面,要健全个人所赖以发展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营造良性健康的外部环境,使个体从中汲取人格发展的合理营养。在改革开放、充满竞争的现代社会,合理的人际协作与积极的人际竞争是健康人必备的品质,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个人才能在一个积极开发的环境中得以不断完善和发展。

       3.4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提高心理耐挫力,“学会生存”

       意志品质是指一个人在实践过程中形成的比较明确稳定的意志特点,包括自觉性、果断性、恒常性、自制性、耐受性等。以前,人们多强调智商(IQ)对一个人成功的重要性,后来又强育情商(EQ),现在,又有人提出AQ即意志力商数的理论,把AQ值的高低作为衡量个人在社会生活中忍受逆境,战胜逆境的素质标准,它的水平高低,能直接关系到谁会战胜逆境,谁会超常发挥潜能,谁会在人生路途中取得成功的可能程度。教育者应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采取积极性、建设性的措施,培养受教育者具有坚强的意志品质。例如,通过强化挫折教育,提高个体的心理承受能力,即耐挫力;培养健康的情感来激励意志行为;加强实践,磨炼意志品质。

       4.结语

       总的来说,初中生正值“花季时节”,处在心理发展的“危险期”和关键期,遭遇诸多正常或异常的心理问题,教育者应面向全体、全面、深入地研究青少年心理的规律,自觉认识青少年心理发展过程的各种矛盾,采取正确的解决办法,促使矛盾向有利于心理健康面转化,注重“养成

       教育”,使之获得“在道德的、智力的、情感的、审美的、创造的等各方面的协调发展(苏霍姆林斯基语)”,走向明天,走向成功。

本文来源:全民健康网 编辑:wuya
看了本文的网友还看了
网友关心话题
{/cms:show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