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讯
  • 医院
热门推荐
您的位置: 首页 >> 心理 >> 高考心理 >> 考前状态 >> 正文

中考高考角逐重点压力大 学生心理健康危机引忧思

http://www.qm120.com2006-12-05 11:50:50 来源:全民健康网作者:

关键字:考前状态

   江城六月似火,高考、中考接踵而至,一些学子心急如焚。面对如此重要的考试,一些孩子在高温高压下心态变得失衡,有听话的学生开始逃课,有“尖子生”考前茫然失措。5月中下旬,不少中学生在家长陪同下,求助于心理医生。有人惊呼:孩子,你怎么了?

  “医生,让我出院吧,我要考重点”

  女孩写下10份“保证书”

  5月19日上午,湖北省人民医院青少年心理学专家王晓萍刚走进办公室,就在办公桌上看到一张“保证书”。她微微皱起了眉头,叹了一口气:“这已经是她写的第10份保证书了。”

  那张纸上,字迹很不工整地写着:“第一,我保证在课堂上不随便举答问题,不随便讲话,遵守课堂纪律;第二,保证抓紧时间,补好数学和英语,积极备考;第三,保证听老师和家长的话……”保证书共写了十条,落款为“黄宁”。此时,那个女孩瘦弱的身影,浮现在王医生脑海中。

  黄宁是武汉市某初中三年级的学生,几天前,她由于精神极度兴奋,被妈妈送到该院精神科就医。经诊断,医生当即要求她住院。

  王晓萍医生刚迈进黄宁的病房,黄宁就立刻蹦跳着跑到她跟前:“王医生,让我出院吧,马上就要考试了,我再不狂补一下,就考不上‘重点’了!”

  “孩子,别着急,人的一生还有很多次考试,一次考不好没关系的。你完全恢复了,自然就能出院了。”王医生安慰黄宁说。这时,黄宁的妈妈在一旁偷偷擦泪。

  一年前,黄宁还是一个很安静内向的孩子,见了人不爱说话,学习非常用功,成绩一直保持在全班前10名。今年初,为帮女儿考上重点高中,黄宁妈妈在学校门口租了一间房,专为女儿做菜送饭,一天两次,从不间断。每天还想着办法变换饭菜的花样,荤素搭配,来保证黄宁的营养。

  可让黄妈妈万万没想到的是,女儿的成绩在这段时间里不进反退,且性格出现很大变化:一向沉默寡言的她,经常在课堂上突然站起来,大声向老师提出莫名奇妙的问题。老师提问时,她总是第一个举手,而被点起来回答时,她又对答案一无所知。

  “孩子病了,快带到医院去看看吧!”老师意识到问题严重了,找到了黄妈妈。

  医生告诉黄妈妈,黄宁烦躁、亢奋异常,是典型的考前焦虑症。主要是考试压力过大,导致其过重的心理负担,从而引起一种心境障碍,必须住院治疗。

  王晓萍医生分析,黄宁所写的“保证书”只是一种假象,其实她根本无法安静。因为住院期间,黄宁不停地找每个医生说话聊天,且不停地写“保证书”,内容大同小异。

  王医生说,像黄宁这种情况的学生虽然不多,但出现考前焦虑的学生却非常多。近两个月,心理咨询科每天都要接诊大批前来咨询的人,80%都是中学生,而其中绝大多数都是因考试临近而诱发焦虑或抑郁等心理疾病。

  “奶奶,你放我一条生路吧”

  单亲家庭的**逃学了

  “孩子在6月来临前,出现了种种异常行为,一般都有其深层次的心理问题,而考试只是而已。”武汉市优抚医院心理科主任霍云祥说。上周,他为数名学生做了心理辅导,但是他并不敢肯定能彻底解决问题,因为,一个有心理问题的孩子背后,几乎都有一名不懂得心理健康的家长。

  17岁的晓军是武汉市某重点高中高三学生。四个月前,他的父母离异了,他被判给父亲。但父亲差,他就只能跟奶奶一起生活。由于奶奶心理一直不能接受儿子离婚的现实,就常常对晓军说:“你妈就是嫌弃你爸爸没本事才离婚的。你一定要争口气啊,考上个好大学!”她给小军制定了严格的学习计划和目标:一定要考进全班前三名。

  可是,前不久的一次考试,晓军只考了第五名。奶奶既生气又失望,一气之下,她不再允许晓军外出玩耍,要将所有的时间都用来学习。奶奶的严格要求让晓军很害怕,虽然他的身在家中,心思却飞得越来越远。

  每次,只要一进考场,晓军的手心就开始冒汗,手足发麻,情绪不稳,甚至出现记忆空白,很多平时背得滚瓜烂熟的概念、公式,到了要用时却怎么也想不起来了。他十分恐惧六月高考的来临,于是选择了逃学。每天早上,他依旧背着书包出门,可随后就跑到解放公园草坪上睡觉,晚上再按时回家吃饭。他常常在心里默默祈祷:奶奶,你放我一条生路吧!几天后,学校打电话问晓军为何不去上学,奶奶才痛心地发现,晓军已经以另一种方式逃离了她的控制。

  “我跟晓军及他的妈妈交谈后,给孩子开了一点药,这虽然能缓解他考试时的紧张症状,但要解决他内心的问题,必须从他的奶奶入手。可惜,这位固执的奶奶不认为自己有问题,也不愿意接受建议和医生的心理辅导。”霍云祥认为,若孩子一遇考试,心理和精神就出现问题,那就是潜意识里对自己的一种保护,以逃避因考试不好而带来的埋怨和责罚。在他还没有完全消化父母离异所造成的痛苦时,又遭遇严厉的奶奶直接施压,当然心理会出现问题。如果他的家庭问题不能缓解,其焦虑还会因为其它临时事件而随时爆发。

  “想到爸业绩,就感到自己黯然失色”

  别强求孩子赶超父母

  当16岁的陈娟被认为出现心理问题时,她的父母着实吃了一惊。两个人异口同声地说:“我们没有给她施压啊!”

  他们说,自己从来不在考试前刻意给女儿制定目标,也不去干涉她的学习,更没有对她不拔尖的学习成绩表示不满。为什么女儿会感到压力呢?女儿平时成绩尚好,但每逢重要考试,都不能逃脱“厄运”:面对考卷脑子一片空白,成绩一塌糊涂。

  可是,当霍主任解剖这个家庭结构时,发现陈娟的焦虑不无原由。

  长相普通的陈娟,在学校里默默无闻,成绩一般,各方面都不突出。但是,与同学不同的是,她有一对异常优秀的父母:两人都是大学教授,年轻的博士。父亲还是学科带头人,中青年专家,研究成果在全国获得不少顶尖奖项。其母亲也是一位“女强人”,两人在自己各自的领域比翼双飞,事业蒸蒸日上。对于两人来说,物质追求不成问题,他们早已设计好,等陈娟高中一毕业就把她送往国外留学。他们平日所谈及的生活方式,是目前的陈娟远远不敢企及的。两个人所描绘的未来构想,在陈娟面前筑起了一道高高的门槛。

  “对于我来说,我根本不可能创造父母所设想的那种生活。我没有他们希望的那样优秀,也更不可能超过他们。可他们是我的父母,我不愿意让他们失望。我觉得自己一直都在追赶着父母的愿望,可我总也赶不上。”陈娟在心理医生面前,说出了自己隐藏很久的心理话:想到父母的业绩,我就感到自己黯然失色。

  陈娟父母采纳医生的建议后,决定以后与女儿多作生活上的沟通,尊重女儿的意愿,不再为她设计未来。让她懂得人生成功始于快乐,从学会做一个平凡而快乐的人开始。

  递牛奶,削苹果,端洗脚水

  可怜天下父母心

  “与其说是孩子面对考试紧张焦虑,还不如说是社会制造了这种焦虑的氛围。”在采访中,多位心理科专家都提出这样的观点。

  其实,适度紧张有助于人发挥出自己的潜能,增强心理抗压的能力,成为一剂日后应付纷繁社会压力的预防针。但是,中高考的压力,在更多的时候,被社会扩大化了,从而成为稚嫩的学生心灵上不可承受之重。

  一位专家举例说,很多家长在考试来临之时,会故作平静地对孩子说:“儿子,别紧张,别在意,考试只要尽力就行!”可是,他们口里虽这么说,却将儿子的书房加上厚厚的窗帘,安上了隔音玻璃。平时喜欢抢电视的夫妻俩也一改常态,每天晚上老老实实地坐在客厅,安静地看书、织毛衣。如果看见儿子看书晚了,两人就会轮番进来说:“儿子,早点休息吧!”然后,将苹果削好,牛奶递上,蚊香点燃,甚至将洗脚水都打到儿子跟前放着,再轻手轻脚地退到客厅坐下,一声不吭直到看着儿子睡去。

  有家长求助心理医生说:看到孩子晚上10时睡觉,就为孩子“不努力读书”而担忧,看到他半夜零时还在用功,又担心他第二天会;老师讲课讲多了,就担心孩子受不了,而放学早了,又觉得老师对学生不负责任……此时的父母,如此一反常态,已表现出对考试的异常“重视”,孩子肯定感觉得出来,这实际上就是在给孩子施加压力。在这样的环境下学习,孩子不焦虑才怪!但是,绝大多数家长们并没有认识到,或者是不愿意正视这一点。

  霍云祥医生介绍,他一直对一种社会现象心存疑虑。例如,考试前,学校开始倒计时了,心理医生开始轮番被请到学校讲“怎样抗焦虑”。考试期间,建筑工地不让施工了,车子也禁鸣了,公交车免费了,一些路段被封停了,甚至还有警车为考生开道等等,这都是必要的。但是,这些表象也在营造一种“高考高压”的心理环境,考生焦虑会由此加重。给学生一个安静的环境虽然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以一颗平常心来对待考试,给孩子们一个轻松的环境,让孩子在考试中发挥出正常水平。

  “应试教育很难短期根除”

  五招缓解考前焦虑

  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教授严正认为,目前中学生出现考前焦虑的人的确越来越多,这与现行的应试教育、社会就业难、教育主管部门的一些规定等都有着一定的关系。目前,升学率还是决定一所学校“好坏”的重要标准,这就决定了学校必将升学压力转到老师身上,最终,压力全部落到学生的肩上。这样,有着中考、高考两大考的六月,也就成了许多孩子焦虑的六月。在这种情况下,学生自己不会调节,老师、家长又过度施压,必然会引发孩子的健康危机。

  曾在武汉教科所作过多年研究的徐学敬教授说,从目前的教育体制和社会竞争来看,彻底改变这种现象是不现实的,这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素质教育一直为我们所提倡,但应试教育根深蒂固,无法在短期内消除,“考试分数”成了衡量学生优劣的最重要的标准,这需要各个方面去正视,特别是老师和家长,不要把学生的考试成绩,与他们今后前途挂钩,要尽可能创造宽松的环境,让学生们轻装上阵。

  心理学专家王晓萍及霍云祥都认为,抗焦虑最关键的是,学生自己做好调节,充分认识自己的能力,不受外界干扰,为自己定下可以实现的奋斗目标。在实际操作中,他们建议:一、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考试前应逐渐改正自己挑灯夜战的习惯,使自己的生物钟保持和考试时间一致。二、适度地抽出一部分时间,比如每天半小时,进行低强度的身体锻炼,如慢跑。它会有利于脑力劳动的较快恢复,使紧张的神经得到一定程度的松弛。三、告诉自己这只不过是又一场课堂测验,用最平常的心态去对待它。四、如果你把考场当作战场,那么请一定抽出时间去看看你的“战场”。熟悉的地方会给人带来安全感。五、不要忘记深呼吸。在你觉得紧张、焦虑、不安的时候,深呼吸是最方便、最快捷也是最有效的缓解方式。

本文来源:全民健康网 编辑:wuya
看了本文的网友还看了
网友关心话题
{/cms:show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