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双困生”阴影 心理脱贫更重要
http://www.qm120.com2006-12-01 17:14:57 来源:全民健康网作者:
中心提示
前不久,有报道称一位名叫邓欣的女孩高分考上了昆明医学院,可是在得知被高校录取的消息后,母亲李粉香自感无力负担其高额的大学学费而在家中自缢身亡,这则消息引发了有关资助方式、贫困生还贷能力的反思。
眼下人们越来越关注到“穷学生”的生存现状,其艰难的生活窘境触目惊心。许多贫困生将很大精力用在联系勤工助学上,他们在食堂买的饭菜,有的甚至不吃菜只吃些主食,一天的花销仅三四元钱。而与此同时,相当一部分“贵族”学生却是手机、电脑、数码相机样样俱全,月消费达千元以上。如此近距离的对比,易造成大学生攀比心理,尤其是对贫困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不利。
目前,据有关部门调查,在全国普通高校719万在校生中,家庭经济有困难的学生约占20%,特别困难约占5%~7%。调查表明,70%以上的贫困生认为自己承受着巨大的学习、生活压力,这些压力对他们造成了较大的心理困扰,而贫困生们并不懂得该如何去化解。
随之而来的是一种新的“贫困现象”悄然而生———一些贫困大学生成为在承受经济压力的同时又面临着“心理贫困”的“双困生”。越来越多的双困生因心理失衡造成的悲剧也暴露出来。然而针对贫困大学生的现状是一个纷繁复杂的问题,加大对他们的物质帮助固然重要,但尽心维护他们的人格自尊、帮助他们心理“脱贫”同样不可偏废。采访中几位专家学者都认为关乎贫困生心理贫困的内在因素是:个人认知态度和认知方式的影响等,外在因素则是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学校微环境的影响;对贫困生资助方式不当的影响等,几位专家就贫困生的“心理脱贫”问题也有着不同的理解。
贫困生需要改变个人认知态度
方钢(北京林业大学心理系教授):不能将贫困视为自己的“错误”
自卑是贫困生的心理特点,他们心理往往比常人更加敏感,容易形成情绪和情感上的强烈波动。由于这种心理特点,使贫困生在人际交往和群体活动中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难,表现出明显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他们有融入群体的强烈愿望,但又往往因为自身的问题导致矛盾和冲突,不少人因害怕被别人看不起而自我封闭,顾影自怜,并把贫困视成一种耻辱。由于其年龄与阅历的影响,贫困生还不能充分意识到,家庭经济贫困是由于地理位置、环境条件、父母的受教育程度与能力等多种因素造成的,其中家庭所在的地理位置、环境条件非常重要。而家庭经济贫困不是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他们忽略了贫困并不是缺点,更不是耻辱。他们把贫困当成无能、当成丢人、当成耻辱,并因此引发了许多心理问题,即由经济贫困导致心理贫困。一些学生不愿承认自己的贫困,因此一次次失去受资助的机会;一些学生在物质上得到资助后,精神上却陷入了深深的负疚与自责之中。
[案例分析]
交通大学的学生沈丹称,现在家境贫寒的学生加入到学生组织中去的较少。而活跃在学生组织中的,大部分是家庭条件优越的所谓“富学生”。这种情况其实并非学生本身产生了不同的对学生组织的看法,而是一个“钱”字作祟。进入到学生组织里,必然要增加大量的交际,这就需要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因此,有钱的学生更容易、更喜欢到学生组织中去,交朋结友、开展社交,而贫困一点的学生自然就敬而远之。由于在学校社交范围的宽窄迥异、消费能力上的差别,学生之间的精神状态也显现出很明显的差别。一般是富裕一点的学生比较活跃,而贫寒一点的学生则相对自我封闭。这种情况下,学校应该多创造条件,给予贫困生参加社会交流以更多的鼓励与奖励。不能让贫困生沉浸于自己完全否定的态度和情感体验,缺乏生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面对经济贫困、生活困难的现实,常常会感到自己无能为力,从而丧失挑战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在心理上采取了逃避、退缩的应对方式。
李尚谦(首都师范大学教授):过分强调虚假的“自尊”
一部分贫困生过于强调所谓的虚假“自尊”,并将贫困作为别人厚待自己的“理由”,向学校、他人源源不断地索取着物质、精神上的需要,有的贫困生因为有社会捐助而产生了依赖,这种将个人希望全盘寄托于他人身上的做法,致使他的内心十分脆弱,往往总会认为自己得到的关心和照顾没有别人多,心理就不痛快,烦恼、哀叹、愤怒的情绪随之而生。加之“金钱至上”等一些不良的亚文化也走进了“象牙塔”,社会上的一些不良现象,也影响了大学生交往多以经济条件的好坏来划分的,一些贫困学生为了所谓的尊严,不择手段地与“富学生”攀比,他们并不愿意把贫困看成是磨难,而是当成生活中难以承受的挫折,并由此产生了种种心理问题。
[案例分析]
一些贫困生把银行申请的助学贷款和学校的助学金去买手机,又经常去大吃大喝。之所以出现这类情况,是因为此类学生大多性格外向、好强、爱面子、图虚荣、好攀比、追求享乐与高消费,待人不真诚、虚伪。他们虽然也属于贫困生,但却由于图虚荣、爱面子,往往打肿脸充胖子挤入阔人之列,让大家刮目相看。如个别大学生为了证明自己有钱,慷慨拿出银行和学校的助学金来摆阔,却欠交或不交学费,非常令人痛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