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讯
  • 医院
热门推荐
您的位置: 首页 >> TAG >> 老年病人的心理护理

老年病人的心理护理

       中华民族素有尊老敬老美德,现在我们身边的老人越来越多,随着年龄的增长,很多老人的心理会产生变化,尤其是老年病人的心理变化非常明显,很多年轻人感到不解或诧异,觉得老人有病后仿佛变了个人。其实,这是非常正常的,人到老年尤其是病后心理产生变化是普遍现象。只有把握他们心理活动,清晰地了解他们在想什么,才能更好地照顾好他们。那么,他们在想什么呢?

       1、孤独依赖心理

      通常情况下老人均很害怕孤独与寂寞,一旦生病,这时老人生活常不能自理,甚至完全依靠他人,生活方式、环境骤然发生改变,这种孤独与寂寞更加明显。这时家人的态度对他们来说非常重要,尤其是病后康复非常关键。因此,一定要对生病老人态度热情、关心、体贴,言语要和蔼,不要勉强改变他们长期形成的习惯和嗜好,尽量安排时间多陪伴在他们身边,与他们聊天,比较好根据他们的喜好安排一个与之相适应的安全、安静、舒适的环境。在他们身体许可的情况下,参加一些体育锻炼、娱乐活动,让他们的心情愉快,生活更加充实,以便减轻孤独寂寞感。

       2、焦虑多疑心理

      焦虑是病人对疾病造成的危害所产生的情绪反应。很多病人对于环境刺激过于敏感,病后住院会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情绪起伏,担心自己会给家人和单位带来麻烦,尤其是丧偶或独居的老人表现更加明显。一些慢性病人或诊断不明的病人表现为对别人的老言相劝将信将疑,即想了解疾病信息,又对别人解释抱有怀疑态度,甚至曲解他人的意思。这时家人要对老人多安慰,少刺激,尽量与老人常接触的人沟通,保证他们的谈话不会刺激或引起病人更的疑虑。

       3、紧张恐惧心理

      很多老人喜欢按自己生活经验来判断自己的病情,而对医学知识了解甚少,担心病情是否会引起生命危险,心理上承受着较大的压力,从而产生一系列的情绪反应,尤其是长期卧床的老人,常处于消极自责状态,难以解脱。这时家人要帮助他们科学看待病情,面对衰老,帮他们制订生活计划,培养乐观开朗的性格,以消除紧张恐惧心理。

       4、悲观抑郁心理

       老人病后丧失劳动能力,情绪往往变得异常悲观,通常表现为寡言孤独,厌恶社交,抑郁痛苦,对生活缺乏信心。这时家人要尽可能帮他们认识疾病,使他们正确面对现实,解除他们的心理压力,鼓励他们振作起来。

      总之,人生老病是正常的现象,要根据他们不同的心理,帮助他们树立和培养乐观情绪,鼓励他们战胜疾病,更好地渡过晚年生活。

  • 1
{/cms:show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