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质疑:政府投入大 百姓看病为何越来越贵
“有个省部级领导干部的小孙子最近持续发高烧,送到儿童医院排不上号,后来看一个专家门诊要1200块钱,一天下来还没住院,就已经花了一万多块钱。领导干部的孩子尚且如此,普通老百姓就可想而知了……”一位委员说话很不客气。
(卫生部部长回答询问。)
12月24日上午,人民大会堂三楼金色大厅,出席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的常委会组员联组审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情况的报告。对如何缓解百姓“看病难”、“看病贵”,常委会委员们给予高度关注。分组审议后,常委会组员再次对医改报告进行专题询问。
诸多部委领导一字排开,面对面回答委员们的询问。
委员把如何进一步提高医保支付水平、减少过度用药、保障用药安全、遏制看病费用上涨等百姓关心的医改中的难点、热点问题,一一抛给前来应询的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官员们。
任茂东委员声音洪亮。他问道:“医改的目标是要彻底解决‘看病贵、看病难’,各级政府投入了大量经费。这些钱应当实实在在、的的确确地花在老百姓身上。但是现实中,老百姓到二甲以上的医院去看病,越来越贵,越来越难。为了求得一张专家门诊的挂号,整夜排队,求亲友、托关系。到医院后,辛辛苦苦、精打细算的钱,三言两语就被挣走了。这就对仍然停留在纸上谈兵层面的公立医院改革提出了严峻挑战。国务院有关部门在下一步推动医改的过程中,对公立医院改革的具体措施如何?能否解决当前问题?”
面对任茂东委员的询问,卫生部部长说:近期的统计数字表明,在规模以上医院的诊疗活动中,门诊量90%在公立医院,住院的91%在公立医院,所以,如何让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同时又发挥好医务人员的积极性,缓解公立医院超负荷运转的情况,的确是个两难问题。
针对公立医院下一步改革重点,表示,要从两方面推进:一是要将坚持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与非营利性分开,在重大的体制机制问题上取得突破,二是要用一些有效的、易操作的措施,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医改尤其是公立医院改革带来的成效,而且要形成长效机制。
卫生部副部长说,目前我国每万人医生数、床位数明显偏低,特别是优质资源短缺。同时,医疗资源配置不均衡,特别是城乡之间,最突出的表现是基层农村医疗卫生资源薄弱,优质医疗资源过度集中在大城市,大城市又集中在中心城区。老百姓看病难,到城市的大医院、找医术高的医生看病更难。北京儿童医院,其门诊量超过了8000例,北京协和医院门诊量今年最高达到1.2万例,现在北京的三甲医院每天都是七八千的门诊量。
分析认为,看病贵形成的原因较多,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60岁以上的人口有1.6亿,慢性病增加,保障水平也不高。另外,存在着一些医生过度依赖和相信新技术、新药物,过度医疗、过度检查、开大药方的现象。
指出,要缓解看病贵的问题,首先要加快深化医改,扭转现在一些公立医院存在的趋利倾向,真正使公立医院坚持公益性的方向,减少过度医疗、大检查、大处方;二是加强外部制约机制,推进支付方式改革;三是不断完善医保制度,提高保障水平,使群众个人支付比例进一步降低,设想在“十二五”期间降低到人均30%甚至以下。
王宁生委员提出,目前基本药物制度中基本药物品种偏少,不能满足群众用药需求。
对此,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朱之鑫表示,这一问题在发达地区和民族地区更为突出。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截至9月底,已经有14个省(区、市)完成了药品目录的增补,增补最少的也增加了31种,最多的增加了502种,普遍在200种左右。
朱之鑫举的一个例子,引起了与会人员的关注。他说,过去由于“以药养医”的不良体制,基层过度用药的情况非常严重,特别是抗生素、激素、维生素、输液滥用。去年一年,整个中国输液用了104亿瓶,相当于13亿人口每个人输了8瓶液,远远高于国际人均2.5~3.3瓶的水平。
有专家指出,人大常委会对民众关心的热点问题进行专题询问,是人大行使监督权、加强监督工作的一种有效方式。
本报北京12月24日电
- 2010-12-27委员质疑:政府投入大 百姓看病为何越来越贵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