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讯
  • 医院
热门推荐
您的位置: 首页 >> TAG >> 医院自制剂

医院自制剂有待“突出重围”

  时报12月7日讯 (记者苏珊)日前,北京市中医局公布首批 30种“小膏药”重回北京市医院,引起人们对医院传统制剂的关注。记者今天了解到,在济南,因疗效确切、价格低廉,一些医院制剂受到了市民欢迎,但因审批、中药材涨价等因素,医院的自制剂在逐步减少。专家表示,“小膏药”回归,尚需一系列政策扶持。医院制剂大幅减少市民需求仍很旺盛“之前我一有个伤风感冒,就到医院买一种医院自制的合剂,吃了之后挺有效,而且很便宜。前一段我孙子也感冒了,我就想起那种药了,但到医院咨询后发现医院已经停产了。”赵老汉感慨,这样的好药停产,真是有些可惜。

  其实,这只是一个缩影。济南某医院负责人告诉记者,鼎盛时期,该医院的自制剂共有 140多种,但目前仅存了59种。“我们这已经算是不错的了,在许多三甲医院,有的制剂室已经撤销,有的生产的制剂大幅度停产。”

  济南市中医院药剂科主任张红星介绍,医院制剂一般可分为化学药制剂和中药制剂,大多是按一些老中医的经典方子炮制的丸、散、膏、丹。因其具有“简、便、验、廉”的特点,在临床上还是非常受患者欢迎的。比如该院治疗慢性咽炎的“参龙丸”,治疗感冒的感冒合剂、退热合剂等经常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

  医院制剂费力不讨好成本上涨更促“颓势”

  张红星称,目前中药材价格一直在上涨,尤其是药食两用、具有保健效果的中药上涨特别厉害,双花、三七、太子参等中药价格甚至翻番四五倍;这使医院自制剂受到了很大冲击。“现在我们一些自制剂纯粹是赔本在卖,我们已经申请涨价,但还没批下来。”张红星说,目前该院的自制剂均价约十几元钱,超过二十元的自制剂都不多,比市售药品要低很多。由于成本升高,现在很多医院把院内制剂交给药厂代工,这是被允许的,但需经过有关部门审批。

  据了解, 2005年 8月,《医疗机构制剂注册管理办法》(试行)出台,对医院制剂室的面积、设施、环境等都做了严格规定,大大提高了制剂门槛和成本。“投入和回报不成比例,萎缩是必然的。”某医院负责人这样表示。

  此外,药监部门审批更加严格,老医生因退休“独门秘方”后继无人等也是医院制剂减少的原因。

  制剂问题有待改进专家支招良性发展

  不可否认,与正规制药企业生产的产品相比,医院自制剂的确存在质量标准偏低、命名不规范、处方不合理、制法简单、工艺参数不明、贮藏条件与有效期制定不规范等问题。接受采访时,一些医生认为不应“因噎废食”,因为有些问题完全可以改进。自制剂的消失,不利于新药研发,更是给市民购药选择带来不便。

  如何让医院制剂走上良性发展的路子?有专家认为,可以几家医院联合,在一家设备先进、技术人员素质高的医院共同建设一个大的制剂室,生产的制剂供多家医院的患者使用。这样既可以改善医院制剂混乱的现状,又减少了资源浪费,也解决了病人的用药问题。

  同时,张红星还提醒,市民购买医院制剂需认准山东药监部门的批号,如果拿到了没有任何批号的制剂,就要小心了。此外,患者拿药前要仔细询问药物的适应症、用法用量、注意事项等,保证用药安全。

 

  • 1
{/cms:show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