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防下肢动脉硬化引发心梗
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也逐渐增多。近年来,动脉粥样硬化已逐渐成为了中老年人群中较为常见的多发病之一。动脉粥样硬化是动脉硬化的一种,其发病多是由于患者体内的脂肪代谢发生紊乱、神经血管功能出现失调而引起的,往往会导致患者血形成栓,造成供血障碍等。也叫粥样硬化。由于在大、中动脉内膜积聚的含胆固醇、类脂肪等的脂质外观呈黄色粥样,因此常被称为“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粥样硬化属于全身性系统疾病,是引发外周动脉疾病的主要原因,外周动脉疾病是全身动脉粥样硬化的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从患者的上、下肢的情况看,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率远远超过上肢的发病率,而且,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更容易引发心肌梗塞,导致猝死。
医学研究证实,从动脉硬化开始到血栓的形成,期间的过程较长,是一个连续发展的整体疾病过程。动脉硬化是患者的动脉血管壁逐渐变厚、变硬而渐渐失去原有的弹性而出现病情的过程,血管壁结构发生明显变化,是导致各种心血管疾病发生的先决条件。在大多数情况下,外周动脉疾病患者没有明显的症状,此疾患一般是一个隐匿的、渐进的发展过程,因此,常常被患者所忽视,不能引起高度重视。研究表明,下肢外周动脉有疾患的人只有不到10%的有下肢外周动脉病史,近90%的患者没有明确的诊断,但是其危害性却与已经患上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是一样的。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真正因为下肢血栓需要截肢的患者不到5%,但近一半的患者却都死于心肌梗塞,外周动脉疾病患者的5年存活率大约为50%,其中近80%的患者死于心血管疾病;10年内的死亡危险为非外周动脉疾病患者的5倍。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病在腿上,险在心上”。
由于动脉硬化到中后期已经不能出现逆转,因此,早期检测大都能早期预防。有数据显示,每5个70岁的老人中,就有一个患有下肢动脉硬化疾患。在临床上,大多数下肢动脉硬化患者在早期没有明显的症状,只有极个别的患者会有行走无力或者肢体不灵等症状,因此,要对50岁以上的老年人特别是冠心病患者就那些必要的检查,此外,对于经常一走路就脚痛、脚麻的患者,长期抽烟、酗酒的人群,高血脂、高脂肪、高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过于肥胖的人群等要尽量做到早期检测、早期预防。
- 2011-06-13谨防下肢动脉硬化引发心梗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