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讯
  • 医院
热门推荐
您的位置: 首页 >> TAG >> 社区聚集性基孔肯雅热

东莞发生社区聚集性基孔肯雅热疫情 关节痛明显

   本报讯 记者孟庆普 曹 政 通讯员谭琳玲从广东省卫生厅获悉,该省东莞市万江新村社区日前发生基孔肯雅热社区聚集性疫情,截至10月5日16时,共报告基孔肯雅热病例204例(含回顾性调查病例)。其中,经实验室确诊38例,疑似166例。目前所有病例均为轻症病例,病情稳定。东莞当地已指定东莞市人民医院等39家医院作为疑似和确诊病例定点收治医院。

  10月1日,广东省东莞市报告该市万江新村社区发现基孔肯雅热疑似病例。10月2日,广东省疾控中心在东莞市送检的发热病例血标本中检测到基孔肯雅热病毒。该中心根据病例临床特征、流行病学调查及实验室检测结果综合判断,认定为一起基孔肯雅热社区聚集性疫情。

  疫情发生后,广东省、东莞市两级卫生部门高度重视,迅速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积极做好发热病例监测和蚊媒监测,开展健康教育,加大基孔肯雅热等传染病知识的宣传力度,动员群众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翻盆倒罐,清除蚊虫孳生地,对相关场所进行消毒,严防疫情扩散蔓延。

  据专家介绍,基孔肯雅热是一种始发于非洲的病毒性传染病。“基孔肯雅”系坦桑尼亚土语,意思是“屈肢痛”,描述病人因严重的关节疼痛而蜷缩着身体。这种传染病主要分布于冬季气温在18℃以上的非洲及东南亚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潜伏期一般为2天~4天,也可长达7天~12天,主要症状有发热、关节痛、躯干部皮疹等,可伴有恶心、呕吐、畏光、结膜充血、腹痛或出血症状,主要通过感染病毒的蚊子叮咬而传播。1987年,我国首次在云南省西双版纳自治州发现基孔肯雅热患者,并从其血液中分离到基孔肯雅病毒。自2008年以来,我国在国家疫情网络上正式报告了5例病例,分别为广东和山东报告,均为输入性病例,未造成本地传播。

  专家介绍说,基孔肯雅热与登革热的传播媒介相同,流行区域基本相同, 临床表现亦类似,但是属于两种不同的疾病。基孔肯雅热发热期较短,关节痛更为明显且持续时间较长,出血倾向较轻;登革热发生重症的比例较高,基孔肯雅热发生重症病例较少,绝大多数为轻症。两者鉴别有赖于实验室特异性检测。

  目前,基孔肯雅热的治疗无特效药物,大部分病人经过对症治疗后可以痊愈。预防主要采取个人防蚊措施。一旦出现可疑症状,应主动就诊并将旅游史告知医生。

 

  • 1
{/cms:show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