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调研学生体质健康 不与升学评优相挂钩
“老师,这个很疼吗?您轻点好吗?”9月16日上午,在北京市东城区校尉小学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测试现场,皮脂厚度测试区的几个小**好奇地看着医生手里的专用卡尺。
“这个不疼的。”来自北京市东城区中小学卫生保健所的测试医生笑着回答。
旁边的肺活量测试区,一个孩子没掌握好测试方法。“鼻子别使劲出气,用嘴吹。”一旁测试的医生给孩子做着示范。
从9月份起,第六次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工作进入现场检测阶段,将持续到11月底。
据了解,本次调研将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普通高校和中、小学同时进行。调查对象为汉族7—22岁学生,少数民族7—18岁学生。检测分为室内体检和户外体能测试两大部分。
所有小学四年级以上的学生,还将被要求填写一份调查问卷,包括学生每天平均睡眠时间、体育课是否被挤占、课业负担、是否愿意参加长跑、父母对体育锻炼的态度等问题。
肥胖和视力成为重点关注项目
在校尉小学测试现场,记者发现,刚上小学一年级的学生中,也有不少戴眼镜的孩子。
据了解,今年的调研将肥胖和视力作为重点关注项目。由于“腰围、体重、皮脂厚度等是判断是否肥胖的重要指标”,北京市今年首次将这些列为必测项目。
北京市东城区中小学卫生保健所曹丞军主任介绍,“视力状况较差、肥胖比例升高是我国青少年学生中最突出的问题。近几年,"小胖墩"、"小眼镜"的比例与早年相比大大增加。”
根据2004年监测的结果显示,我国学生耐力、速度、爆发力、力量素质呈进一步下降趋势;60%左右的年龄组超重及肥胖检出率有所上升;视力不良检出率(小学生为32.5%,初中生为59.4%,高中生为77.3%,大学生为80.0%)居高不下。
经过身高、体重、胸围、皮褶厚度、视力、肺活量、血色素、内科等一系列室内体检后,符合测试要求的孩子们来到操场,接受仰卧起坐、立定跳远、50米往返跑等户外体能测试。本次调研素质项目测试结果将作为本学期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成绩及学生的体育考试成绩。
体质调研不与升学、评优挂钩
专家说,“今年调研工作的要求较之以往更为严格,不仅明确规定了检测项目、检测标准,同时也在全国范围内实现了检测设备的统一。”
据介绍,2007年印发的《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明确提出,“通过5年左右的时间,使我国青少年普遍达到国家体质健康的基本要求,耐力、力量、速度等体能素质明显提高,营养不良、肥胖和近视的发生率明显下降”。今年已进入5年计划的中期阶段,此次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结果将成为检验中期目标实现程度的重要依据。
记者了解到,全国学生体质调研工作自1985年正式启动以来,每五年进行一次。此次调研为第六次,也是我国第三次全民体质调研工作的重要内容。
调研组专家告诉记者,学生体质调研不与学生升学、评优挂钩,根本目的在于真实了解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发现学生体质出现的新问题,从而为将来制定新的学生体育锻炼方案做准备。
考试指挥棒挤占“每天锻炼一小时”
采访中,一些专家表示,尽管2009年起实施的《全民健身条例》提出了“每天锻炼一小时”的口号,从政策上为保证学生锻炼时间提供了有益支撑,但是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体育锻炼对于很多孩子来说仍然很难坚持。
目前,在一些学校,仍然是一切围绕考试指挥棒转,体育课被随意占用的现象仍然存在,甚至个别学校连课间操都难以坚持。
校尉小学校长高淳告诉记者,现在学生锻炼的时间主要依靠校内的“每天一小时”。他们回家后或忙于学习,或因场地有限,锻炼很难坚持。此外,很多家长在下班后或节假日忙于工作,很难抽出时间带动孩子共同锻炼。
“体者,载知识之车而寓道德之舍也。”专家强调,今天的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直接关系着日后的国民素质,这已不单是“体育课能否及格”的小事,而是关乎国家社稷、民族强弱的大事。
- 2020-05-20养成良好饮食运动习惯,促进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
- 2010-09-17中国调研学生体质健康 不与升学评优相挂钩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