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龙虾”是怎样炮制的 餐馆洗虾只用一分钟
8月底有媒体报道,南京市十几位患者接连被医院诊断为肌肉溶解症,而这些患者在患病前都有食用小龙虾的经历,此后,湖南、浙江等地也出现了消费者食用小龙虾之后出现肌肉溶解症的报道,一时间小龙虾这种餐桌上的美味,竟然成了危险疾病的代名词。那么,小龙虾究竟是不是造成肌肉溶解症的罪魁祸首?食用小龙虾到底安全不安全呢?记者就此展开了深入的调查。
■记者实验:
“洗虾粉”能迅速洗净小龙虾
相关部门随后进行的流行病学、病毒学的分析显示:在南京发现的19个病例,这些患者虽然都食用过小龙虾,但他们食用的地点和小龙虾的来源各不相同,基本排除了性食物中毒的可能。
一些媒体报道指出,吃小龙虾致病的罪魁祸首可能是一种用来清洗小龙虾的“洗虾粉”。这种猜测并非空穴来风,南京当地媒体在今年5月就曾报道南京农贸市场出现洗虾粉,上海市去年曾组织过针对“洗虾粉”的专项整治。
检测发现“洗虾粉”的主要成分是柠檬酸和焦亚硫酸钠,二者虽然都是食品添加剂,但焦亚硫酸钠成分中约有30%的二氧化硫,如果过量使用,会导致食品二氧化硫严重超标,严重时会毒害肝脏、肾脏,引起急性中毒。此外,二氧化硫还是一种致癌物质。而今年在南京农贸市场发现的“洗虾粉”则是很高的草酸。商贩或餐馆洗小龙虾用草酸,主要是因为小龙虾生活在稻田和淡水中,被捕捞时常带有较多的淤泥,很难清洗,使用草酸可以加快清洗速度,使卖相更好。
记者做了一个试验:把草酸倒进装有活小龙虾的塑料盆里,在充分溶解后,盆里的水已经变得浑浊,翻开虾背记者发现,用草酸泡过的虾颜色明显鲜亮,腹部也变得非常干净,与没洗的虾有明显区别。通过实验可以看出,草酸确实能迅速将小龙虾洗干净。
然而,相关专家认为,造成此次患者横纹肌溶解的因素可能并不是以草酸、柠檬酸、焦亚硫酸钠为主要成分的“洗虾粉”。中华急诊医学会中毒学组委员吴建中说,洗虾粉主要成分不会导致横纹肌溶解症,很有可能是一种未知的生物毒素。各样的渠道,把这种毒素吸附到它的身上,最后使我们饮食者遭殃。
■养殖环节:
小龙虾有可能吸附毒素
小龙虾原产于美国南部路易斯安那州,腐食性动物,属于外来物种。据专家介绍,这种虾适应性和抗病能力都很强,能在水质发黑发臭的阴沟、水塘中生活。
据专家介绍,小龙虾是杂食性的动物,而野生的小龙虾主要是以腐败物为食物,这些腐败物本身就是有毒物质,经过小龙虾的代谢后,主要合成物质偏向什么性质,现在还没有相关定论。特别是在污染极为严重的河道,龙虾身体会带有各种外源性毒性物质。在小龙虾消费的旺季,不排除有人将这类野生虾捕捞进入市场。
华中农业大学教授龚世圆说:“如果长期生活在环境恶劣的有污染的水体里,小龙虾身体肌肉里肯定会吸附毒素。”在安徽、江苏、湖北、湖南等小龙虾的养殖大省,养殖小龙虾的水域里面是否有农药、兽药甚至是化工原料的残留,还是一个未知数。
■加工环节:
餐馆洗虾只用一分钟
不仅在养殖环节存在诸多疑问,记者还发现,在小龙虾的加工环节更是存在诸多隐患。在北京、长沙、南京等地的一些餐馆,小龙虾的加工和烹调都是露天当街作业。在一家店铺的后厨,记者目睹了工人洗虾的全过程。
一边是两个工人在去除虾壳,另一边则是一个工人将剥好的虾拿过去开始清洗。只见他将水盆放满水以后,就将一个沥水的工具使劲在水里搅和,整个洗虾过程不到一分钟,虾就被捞了出来,随后倒进油锅炸。
从始至终,记者都没有看到工人用刷子刷洗小龙虾。记者注意到,这些洗过的虾腹部依然有很多黑色的泥和污垢,和没洗过的虾相比没有明显变化。由于小龙虾的头部、腮部和腹部是主要藏污纳垢的地方,虾不洗干净,很可能给食用它的消费者带来身体健康上的隐患。
■烹饪环节:
炒小龙虾都放“一滴香”
记者在调查中还发现,一些餐馆、大排档在烹调小龙虾过程中还会添加一些神秘的东西。一些餐饮店老板透露,有的餐馆在烹饪小龙虾过程中为了鲜味和香味,随意添加人工合成香精,这些成分不详的化工合成添加剂,长期食用可能损伤肝脏甚至有致癌风险。
记者问一个在炒小龙虾的饭店厨师,做小龙虾时还放什么东西,厨师说:“放了一滴香”。在记者的追问下,厨师透露说,一滴香就是一种“化学的物质”,一种增香剂。
据了解,一滴香是目前一些餐馆普遍使用的一种增香剂。餐饮加工环节的不卫生、不规范,进一步增加了食用小龙虾致病的隐患和风险。
目前,卫生部已介入事件调查,并表示将尽快公布检测结果,查明原因。
■食用常识:
虾头藏污纳垢最多
南京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食品处处长陈滨介绍说,小龙虾买回家之后,尽量多浸泡一段时间,让虾把脏东西吐出来。也可以放一些盐和醋到水里面进行浸泡,然后吐脏。在烹调过程中,一定要烧熟、煮透,时间标准掌握在水烧开以后,再煮半个小时以上。最后在吃的时候,不要吃头,因为头是龙虾身上藏污纳垢最多的地方,吃的时候尽量把头摘掉。
■中央电视台《每周质量报告》
- 2010-09-06“毒龙虾”是怎样炮制的 餐馆洗虾只用一分钟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