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博现象”:打造“医疗+旅游”新产业
悄然而起的“三博现象”
2010年6月21日,北京三博脑科医院收到了一封特殊的信函,这封函来自哈萨克斯坦共和国驻华大使馆。哈萨克斯坦共和国驻华大使馆在信函中向北京三博脑科医院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并告知医院,哈萨克斯坦某公民将要来北京三博脑科医院就诊,因这位公民的病情特殊,时间紧张,请医院协助安排在医院的治疗。
北京三博脑科医院接到信函后,迅速为这位公民预约了专家栾国明教授,并预留好了床位。这位哈萨克斯坦公民将于7月13日抵达医院,开始治疗。
据悉,从去年开始,北京三博脑科医院已经陆续地接收了几十位外籍病人,其中,有好几例是通过在境外旅游公司介绍过来的。吸引这些病人来三博的原因,除了这里先进的医疗水平、与国外同水平医疗机构相比低廉的医疗价格,还有北京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
医疗旅游异军突起
随着当今社会医疗服务行业的发展,各国民众对于医疗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一方面要达到治好病的目的,另一方面还要讲究舒服又愉快地治好病。因此,医疗与观光相结合的医疗旅游业正在悄然崛起,并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据统计,全球医疗旅游人数已经从最初年份不足万人上升到目前每年数百万以上。发展势头十分惊人,医疗旅游已成长为全球增长最快的一个新产业。
亚洲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医疗旅游市场。印度、泰国、马来西亚、印尼和新加坡5国的医疗旅游产业年收入合计高达34亿美元。在世界医疗旅游业最发达的泰国1997年医疗旅游人员不过12万人,去年达到135万人。有专家预测,中国有望成为下一波医疗旅游的热门国家。
“三博现象”给我们的启示
启示一:低廉的医疗费用能否成为北京吸引更多境外游客的优势?
据悉,国际癫痫中心脑电图癫痫定位一天一夜的费用是4000美金,而国内同样规模和服务质量的费用在2000元左右;在欧美,一台癫痫病灶切除手术则通常是国内的7倍左右。这些数据显示:如果将这些医疗资源放在一个国际的平台上,潜藏在这些医疗资源下的是巨大的价格优势。
如来自哈萨克斯坦的Lisa(化名),她对自己选择来北京三博脑科医院做癫痫治疗做了如下解释:“与欧美同样规模和水准的癫痫中心相比,三博无疑有很大的价格优势,而且,我来治病,家人正好可以一睹奥运后北京的盛况。”据翻译杜先生介绍,通过他牵头,Lisa一家人已同旅游公司签了一周游的合同,治疗结束后,他们将游遍北京。
在亚洲地区,马来西亚已先行一步,积极推出了以“放松的时候就是做健康检查的最佳时机”为口号的医疗旅游,制定了很多相关的政策吸引国际医疗旅游消费者。目前,该国政府已指定44家私人医院、7000余张病床参与这一计划。游客在休闲、购物的间隙,可以前往与下榻旅店挂钩的医疗中心做胸部透视、血压测试、肝脏扫描等健康检查,而且,医疗费用十分低廉:根据伦敦一家报纸的报道,为游客提供健康检查的费用仅仅是英国同类检查的1/5。
回头再来看“三博现象”,这是一种由消费者自发选择的消费模式——医疗+旅游。如果再加上政府相关部门的意识主导、政策引导,这种消费模式,有没有可能发展成一种可以带来巨大经济、社会效益的产业?
启示二:北京的医疗旅游之路在何方?
对很多外国人而言,中医、中草药和中国武术是神秘而吸引人的。借鉴国外的经验并结合我国实际,我们即可以利用价格差赢得医疗旅游市场,此外,还可以考虑发展具有浓郁中国特色的保健旅游,也就是发展以中医、中草药和中国武术为主题的保健旅游。
面对庞大的市场需求,北京市应重视借鉴国外经验,与国内外知名旅行社、国内有实力的医疗机构、中医机构和疗养院联合推出适合中国国情的医疗旅游套餐,将现有资源有机融合,促进、带动相关服务业发展,形成新的服务产业模式,推动经济进一步发展。
此外,有实力的医疗机构可以成立自己的国际医疗部,开设国际医疗保险定点病房,能够做到北京治病,本国报销。病房内设置卫星电视、24小时宽带等符合国际水准的设施,而医护人员也掌握多国语言,或配备有专业人士为外籍消费者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提供翻译服务。这样,才能够为自身在未来医疗旅游产业里分一杯羹做好准备。
- 2010-10-09“医疗旅游”潜流涌动 巨额市场仍待挖掘
- 2010-09-01“三博现象”:打造“医疗+旅游”新产业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