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寨“医药报刊”泛滥成灾
环球健康报、民族医药报心脑血管病专版、军事医学报……在京城的很多菜市场、公交车站、医院等人群密集的地方待上一会儿,你可能手里就会被塞满了这些所谓的“报纸”、“杂志”。小区居民楼里,各种“医药报刊”更是派发到了每家每户的信箱。
近日,不少读者向本报健康热线反映,经常收到一些真假莫辨的“报纸杂志”,让人难以区分其中信息的真假。而记者连日来走访发现,这些非法医药假报刊真实身份是很多药品、保健品发布非法医疗药品广告的道具。
人群密集区成假报刊泛滥地
家住和平里的刘女士有一个困惑,自己没有订阅任何报纸杂志,信箱里却塞满各色“报纸”“杂志”,难道天上真的掉馅饼了?
很多市民都有和刘女士类似的经历。而这些“报纸杂志”很多貌似很正规,内容多以健康科普知识为主,有的稿件还挺吸引人。不过,细细读下去不难发现,每个版面都在努力地推荐一种或几种药物、保健品。
事实上,连日来记者调查发现,除了家庭信箱是假报刊泛滥的重灾区,诸如菜市场、医院甚至公交车站等人群密集的区域也是假报刊满天飞的场所。
8月11日,记者在酒仙桥附近看到,有两个人正在向过往路人分发报纸。记者发现发放的是名为“少年儿童健康”的四开报纸,而这份所谓的报纸并没有出版日期、刊号的标注,只是封面正文在介绍儿童多动症和一些夏日保健资料,翻开内页可以看到二版三版则是介绍一种名为“健儿贴”的产品和一种名为“快乐芯”的产品,称这两种产品可以治疗儿童多动症。
8月7日,在四惠公交站,记者则收到了一些名为 “健康导报”和“骨关节健康报”的假报纸。和上述“少年儿童健康”一样,这两份所谓的报纸也没有刊号标注和出版日期的标注,是明显的假报刊。
冒用刊号“以假乱真”
凡事总要分个三六九等,假报刊造假等级也是如此。和上述这些连刊号、出版日期也懒得伪造的假报刊相比,一些伪造成真报刊模样的假报刊就显得“高明”得多。
8月13日至19日,记者在东四环附近某小区内看到一份名为“现代健康报”的报纸摆放在公共报刊亭供免费赠阅。这份报纸看起来“名正言顺”,上标“长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每周三出版、国内统一刊号:CN42-0077、邮发代号:37-118、2009年8月26日、总第419期”。记者调查得知,长江日报报业集团的确有现代健康报,但记者登录长江日报报业集团官网根据日期查询却发现此“现代健康报”绝非彼现代健康报。
出现在该小区的“现代健康报”标注的刊号和出版时间都是和长江日报报业集团下属的现代健康报相同,只是长江日报报业集团下属现代健康报8月26日出版的已是“总第492期”而非该“现代健康报”标注的“总第419期”。
两份同名报纸的最大区别还是内容,出现在该小区的“现代健康报”整版都在介绍一种名为“茶色素胶囊”的药品,而真正的现代健康报则是一些医药保健等科普内容。
科普为名卖药是真
这些假报刊之所以不惜一切目的以假乱真,无非为了一个理由:卖药或保健品。记者在上述东四环小区遇见的老大爷就表示:“报纸上介绍的产品真不错,应该错不了,我打算买点儿试试。”
然而,记者调查得知,这些假报刊上介绍的产品,很多存在夸大疗效的情况。记者根据“少年儿童健康”提供的信息,登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查询,得知注册号为“粤食药监械(准)字2008第2260188号”的健儿贴是一种磁疗贴,在国家药监局备案的产品适用范围为:对于小儿活动过多和易冲动性有明显的疗效,对于小儿注意力不集中也有一定的疗效。而在名为“少年儿童健康”的报纸上,这种健儿贴则成为了有效治疗儿童多动抽动症、促进儿童大脑发育甚至增强心理素质的良方。
而在“现代健康报”上大做宣传文章,内页甚至夹着买赠促销宣传的“茶色素胶囊”则属于处方药,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处方药是不允许公开做广告的,更别提小广告了。
非法医疗小广告监管存难度
对于满天飞的非法医疗小广告,很多读者反映很是恼火,不仅破坏环境,真假莫辨的产品甚至可能带来安全隐患。中国保健协会保健品应用推广工作委员会会长尹志超介绍,由于国家对医疗机构、药品、保健品广告都有严格的规定,因此很多商家想要夸大宣传的目的就很难通过正规的方式实现,因此才会催生如此多的非法虚假“健康报刊”。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系教授展江表示,这些虚假报刊刊登广告完全可以通过广告法依法管理。目前很多不法商家甚至会采取与一些发行人员互相的方式来达到递送虚假报刊的目的,因此要想彻查也并非不可能。不过这就需要工商部门出动,依广告法来严管。
然而,8月19日下午,北京市工商局12315的一位工作人员表示,如这些报纸上标有刊号,那么他们刊登的违法医疗广告属于工商的管辖范围,而这些印刷品虽是报纸,但从内容上讲应属于广告,且没有刊号,属于小广告,应该由城管来管理。
专家支招
火眼金睛虚假小广告一看便知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无论虚假报刊伪装得多好,消费者只要炼就一双火眼金睛,便可以辨认出虚假医疗广告,避免上当。那么,作为普通消费者,如何才能提高判断能力,通过简单的方法就能识别虚假医药广告宣传呢?本期,记者请来专家为您一一解读。
莫轻信神医、祖传秘方
现在街头的医疗小广告已经不仅仅停留在电线杆、路面、车站牌,形式多样的街头医疗小广告早已进化到讲究包装形式的阶段。包装精美的纸巾、便携式手册、庄重式样的杂志书刊……这些改头换面、披着“马甲”而出的街头医疗小广告的战场也逐渐从街边路口转战到地铁口、商场前或写字楼,甚至居民小区里。
专家指出,这些非法散发的医疗广告通常打着“神医”、“中医药世家”“祖传秘方”“全球第一”等旗号,专治疑难杂症,如心血管病、儿童多动症、肿瘤、不孕不育、前列腺、性病、白癜风、癫痫等。医疗小广告通常会在疗效上极尽夸张之能事,“无副作用”、“一个疗程见效”、“先看病、后付费”、“重获新生”、“效果震惊全球”等等。
专家强调,消费者千万不要轻信这些所谓的“专家”抑或“神医”,由于技术水平不到家或治疗方法不当,容易给患者的生命带来更严重的伤害。
此外,需要提醒的是,无论任何药物或保健品,消费者在购买时,一定要事先看看是否有国家批准文号。这些所谓的“报纸杂志”宣传的究竟是否正规药,可从其包装和说明书上看有无“国药准字”字样及相关编号来判定,可以登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的数据库,查询药品的广告批文内容,若广告超出了审批内容,也是违法广告,不要上当。
学会看内容辨真伪
假的真不了。为了宣传疗效,非法医疗广告很容易露出马脚。专家指出,通常这些产品宣传上都会吹嘘独特完美的疗效。凡是正规治疗效果差,或者需要长期治疗的疾病,在虚假医疗广告里,都会获得神奇完美的治疗效果,而且信誓旦旦:“没有效果,全额退款。”
虚假广告的发布者常常是“世界级的、全球性的研究所、专家组、教授团”或者是“中医世家、国家级科学院的分支机构、军队医院”等,能够让你产生一种敬畏心理的机构和人物。其实,只要通过各种方式对其进行查证,真相就会大白。
所售药物大部分是碾成粉末状的“药物”。这些“药物”要么是用纸包着的,要么就是用胶囊包装或用传统中药丸的蜡球状外壳包装,往往标明“最新科技成果”或“祖传秘方”,而且“绝无毒副任用”。这些“药物”比正规医院使用的药物更“完美无缺”。其实,不少这样的粉末状物中含有正规医院正常使用的药物,只不过碾成粉末状了。
专家提醒,“天上不会掉馅饼”,在“馅饼”面前保持清醒头脑,也是你一步步识别虚假医疗广告的基本功。
医疗机构就诊看三样
泛滥的小广告可不仅仅卖药品保健品,还有一些医疗机构也通过各种手段发布非法医疗小广告。专家指出,根据国家颁布的《医疗广告管理法》中的规定,医疗机构发布医疗广告,应当在发布前申请医疗广告审查,未取得《医疗广告审查证明》不得发布医疗广告。同时卫生行政部门、中医药管理部门负责医疗广告的审查,并对医疗机构进行监督管理。此外,《医疗广告管理法》中有明确规定,医疗广告中的表现形式不得含有涉及医疗技术、诊疗方法、疾病名称、药物的;不得含有保证治愈或者隐含保证治愈的;不得宣传治愈率、有效率等诊疗效果的;不得含有、迷信、荒诞的;不得贬低他人;不得利用患者、卫生技术人员、医学教育科研机构及人员以及其他社会团体、组织名义、形象做证明。
专家提醒,市民如果前往广告上所说的医疗机构进行治疗,首先要检查此医疗机构有没有《医疗机构许可证》;第二要看诊疗科目是否与广告相符;第三要看医生是否有《执业医》。如果这些医疗机构没有以上几项证明,则被视为非法行医,市民可以进行举报。
同时,市民们在就医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保留证据:包括书面的承诺或者协议,以及产品的说明或者是收费的凭证等。这样一旦发现上当受骗或者自己权益受损,就可以及时投诉和举报,规避黑心诊所或者是一些私人小门诊的消费陷阱。
专家还特别提醒那些有病乱投医的患者,求医治病一定要去正规的医院,不要轻信那些非法的医疗小广告,以免耽误自己的治疗时间,同时给自己或者家人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 2010-08-25山寨“医药报刊”泛滥成灾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