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讯
  • 医院
热门推荐
您的位置: 首页 >> TAG >> 医疗资源缺乏

正规医疗资源缺乏致伪养生专家流行

  8月8日,首批北京健康科普专家遴选结果公布,225名养生专家入选,入库专家将享“出镜特权”,被优先推选至养生保健栏目。所有入库专家将接受卫生部门的动态管理和公众监督,一旦发现违规情况,将被取消此项专家资格。据悉,这是为了规范养生保健市场,防止“张悟本”事件重演,北京市卫生局出此“招数”。

  近两年,打着中医的幌子,凭借出位的言论,利用一些媒体平台,一个个“养生大师”涌现在社会公众面前。他们通过欺骗公众攫取大量的暴利,对中医养生声誉造成严重影响的同时,也对公众的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背后是一个涉及几千亿的利益链条

  伴随着社会发展,人们越来越关心自身的身体健康与养生之道。稍微一搜寻,有关养生的网页就多达亿篇,而五花八门的养生书系也充斥在各类购书网站的前列。电视、广播各种媒体也充斥着形形养生节目。

  卫生部曾指出,我国健康产业(包括保健产业、医药产业及与健康相关的产业)仅占国民生产总值的4%~5%,低于许多发展中国家。在发达国家,这一比例普遍超过15%,如果按这个比例核算,中国健康产业未来的市场容量最保守估计也将有6000亿元~8000亿元的市场潜力。

  面对如此诱人的蛋糕,各类商家纷纷想尽办法进行分割。而他们利用的就是公众对养生的迫切需求和普遍低下的公共健康素养。

  在记者随机采访中,不只一位市民表达了对养生的浓厚兴趣,但同时也表现出养生知识的匮乏。特别是一些上了年纪的人,对挂着“祖传秘方”、“太医”等牌子的诊疗机构和个人深信不疑。

  北京协和医院一位专家告诉记者,中医养生本是一个既严肃而又博大精深的领域,同时结合了很多传统文化在其中。培养一个中医的周期很长,同时需要丰富的经验与深厚的学养,所以医学界有中医“越老越吃香”的说法,但目前很多人利用中医一些很简单肤浅的知识,生造一些概念,蒙蔽患者,给中医养生声誉带来了极大的伤害。

  最具有典型意义的就是主张“绿豆治百病”的张悟本,在电视台一档栏目的推广下,他一些诸如“糖尿病80%为误诊”、“多吃绿豆可以治疗癌症”等雷人雷语居然大行其道,他本人开的养生机构也是一号难求,很多患者都上了当。

  北京协和医院的专家告诉记者:“他们这种行为看似对人身体没有危害,但蒙蔽了很多患者,耽误了正规治疗的时机,破财事小,生命事大。”

  正规医疗资源缺乏导致伪养生专家流行

  卫生部调查显示,中国居民具备健康素养的总体水平为6.48%,这也就意味着百人中具备健康素养不足7人。在这种现实情况下,造成很多人盲目相信社会上不科学的所谓养生保健信息。

  记者在进一步采访中发现,大量伪养生专家流行的背后,虽然有公众缺乏健康素养的原因,但也有正规医疗资源匮乏,基本医疗保障体制尚需完善的因素。部分民众对医疗机构的信任度不足,也进一步催化了民间养生的风行。养生行业的发展未能得到有效约束,社会期待监管机制的规范。

  “反正在哪里看病都是花那么多钱,大医院专家的号不好挂,药也贵,养生机构说的吃绿豆,吃豆芽就能治病,确实很有吸引力。”虽然李少军是一位公司白领,他一度也对养生机构的观点深信不疑。现在他回想起来,“看病难看病贵”的现状也是一步步将他往养生机构带的推手。

  在北京协和医院门口,记者遇到了来自安徽的患者张宝峰,他住在医院附近小区的地下室里,38岁的他是基层政府的一名公务员,“我的情况还好些,享受公费医疗的报销,可挂号实在太难了,我已经排了一个多星期了。有时候听病友推荐说养生机构看病容易,而且有效,还真动过心,后来看了新闻才知道很多都是骗子。”

  他告诉记者,外地来京看病的患者特别不容易,地方的医疗资源不够,于是都来北京看病,可是北京一方面物价高,另一方面鱼龙混杂,很多或养生机构的虚假广告都欺骗他们,他来北京一周多,身边就出了好几例被骗的患者,少则几千元,多则五六万元。“都是正规医院进不去,病急乱投医的结果。”

  养生乱象呼唤严格监管

  社会学家夏学銮告诉记者,中医养生热潮的兴起,是由当前人们的社会和文化需求导致的。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也注定了健康养生的话题会成为主流话题。加之“看病难看病贵”的社会现状,阻挡了不少人进一步求医的脚步,越来越多的人便将保健养生看得尤为重要。中医提倡“治未病”的理念,主张把看病时机前移,以预防为主,自然受到推崇。

  张悟本、李一等伪养生专家被曝光后,相关部门开始加大对养生市场的规范力度,卫生部新闻发言人、中国健康教育中心主任毛群安表示,中国健康教育中心在研究,建立起对社会上有关健康信息的预警机制。

  毛群安说,这一机制如同政府部门普遍在做的“舆情监测”,发现不合理的健康信息将及时向社会公布和公示,并请专家进行澄清,避免公众受到误导。但他同时认为,中医养生市场,需要多部门联合治理,甚至建立起问责机制,才能真正得到规范。

  日前,新闻出版总署下发了《关于加强养生保健类出版物管理的通知》,出版养生保健类出版物实行资质准入制度,对不具备出版资质的出版单位擅自出版养生保健类出版物的,总署将依照相关法规,给予警示或停业整顿等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卫生部方面称,国家中医养生保健技术标准也将出台,与其相伴的还将会有一场中医养生保健市场全面整肃风暴,目前正在酝酿的这一系列动作中,还包括相关配套的法律法规建设,以及全面严格的行业准入制度建设。

  • 1
{/cms:show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