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讯
  • 医院
热门推荐
您的位置: 首页 >> TAG >> 病床

“无陪护”病床能否为家庭松绑

   内容摘要: 日前,省卫生厅发布了《山东省2010 年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方案》,决定今年将增加临床一线护士数量,逐步推行病房“无陪护”的护理模式,解决依赖患者家属或者自聘护工承担患者生活护理问题。

  日前,省卫生厅发布了《山东省2010 年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方案》,决定今年将增加临床一线护士数量,逐步推行病房“无陪护”的护理模式,解决依赖患者家属或者自聘护工承担患者生活护理问题。目前,省城已有多家单位进行了试点,并得到了社会的广泛欢迎。然而记者也在采访中发现,这种新生护理模式的发展依然喜中有忧。

  给家庭“松绑”

  “老师,这是削好的苹果,请拿好。”4月 22日,记者走进市第一人民医院内一科一间“无陪护”病房时,护士张莹正忙个不停,给病人翻身、替病人打开水、帮助病人大小便这些原来护士的“分外事儿”如今都成了她工作的主要内容,工作量不仅大,还琐碎了不少。

  “这工作挺辛苦,但护士们干得又周到又贴心。”正在病床上输液的史大爷告诉记者,他今年83岁,患有冠心病和轻微的脑血栓,住进无陪护病房后就得到了“重点照顾”。“护士就守在我身旁,不光盯着我吃药、打针,把吃的喝的送到我嘴边,更经常陪我谈谈心、聊聊天,可暖心窝子了。”史大爷说

  市第一人民医院院长牟壮博告诉记者,作为省城推广“无陪护”护理模式的试点单位之一,医院自去年7 月起,就在内科心脑血管病区开辟出两间病房共 10张床位参加试点,目前共有6名护士从事这项工作,她们除了进行医疗护理、基本生活护理之外,还针对每位病人提供健康知识宣讲、心理疏导和康复锻炼的服务。这的确减轻了患者家属的家庭看护负担,也让患者享受到了全程、贴心的护理服务。而同时,更有效控制了十几个陪人进出病房干扰治疗的情况,把噪音、污浊空气对患者的影响降低不少,为患者营造了良好的治疗和康复环境。此项服务开展以来,深受广大患者和家属欢迎,现在不少住院病人一入院就提出“要住‘无陪护’病房”的要求。


  探路前行也有苦衷

  虽然反响热烈,但不少单位的“无陪护”护理规模却没有相应地扩大,参与试点的科室还是那几个,病床还是那几张,这显然与不断上升的社会需求形成了尴尬的反差。

  “大范围做‘无陪护’要求大量护理人员得跟得上,但目前我们面临的首要难题就是人手不足。”某医院一位护理部主任告诉记者,“无陪护”护理的床护比高于普通病房,一个5 床位病房就需要配备3到4 名护士,所以每增加一个此类病房,抽调的人员也会增多。而同时,“无陪护”病房的护士又非单独工作,仍需要其他护理人员配合协作,这又占用了不少普通病房的护理资源,一旦大面积推广这种模式,很可能造成医院用人的捉襟见肘,形成一个不小的缺口。现阶段,护士岗位严重缺编、合同护士与正式护士“同工不同酬”的现象又使得护理人员流动性极大,短期内补足这个缺口并不现实。

  “根本原因还在于经济支撑乏力。”某试点医院的院长坦言,以一个“无陪护”病房需要4 名护士计算,一名护士一年的人力成本约为2万多元,整个病房需要有约 10万元的资金才能保障正常运转。然而,目前物价部门尚没有出台明确的收费标准,他们仍然只向患者收取每天 50 元的床位费,并没有额外的护理收费,医院显然没有财力和积极性做大“无陪护”服务。


  仍需基础工作“解忧”

  如何解决这些难题?许多业内专家都认为,完善“无陪护”病房运行相关配套制度很重要。这其中,对相关单位实施强有力的财政支持、出台明晰的收费标准、建立必要的激励制度、提高护理人员待遇是几个关键的基础工作。

  在今年推行“无陪护”护理模式的过程中,山东省已经开始从这几项关键点着手,提出将提高护士福利待遇,在分配机制上向临床一线工作量大、技术性强、风险高、夜班多的岗位倾斜,逐步实施同工同酬的几项措施,正在为相关医疗机构“解忧”。

  也有专家建议,在起步阶段,为了让“无陪护”病房能够高效运转起来,也可尝试推广“陪而不护”的护理模式,就是让家属也参与到“无陪护”护理的过程中来,自主选择时间在患者身边陪床,但全程的护理工作仍交由护士完成。如此一来,一方面可以减少医院单独从事危重病人贴身护理顾虑,另一方面可以使患者家属亲眼看到医院提供的高质量服务,使医患关系更加融洽,使医院获得更多推广“无陪护”护理工作的动力和支持。“陪而不护”,会纠正个别患者家属“把病人送进病房就把所有责任都转嫁给了医院”的错误观念,让家庭、医院都参与到对患者的养、医、护的过程中来,使“无陪护”的服务达到更好的效果。

  • 1
{/cms:show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