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应在不断调整中迈向“兼容”
解决老百姓看病问题,建立全民医疗保障体系被认为是终极解决方案。但全民医保之路有多远?现行体制对医疗机构、医疗服务有哪些影响?如何实现保障体系内的“一卡通”?正在北京参加两会的全国人大代表对此进行了探讨。
理顺医院与医保的关系
由于审核支付不规范,医院与医保的利益博弈,特别是其间的“”和“口水仗”,最为人大代表所诟病。
全国人大代表、云南省大理市卫生局王瑛说,医疗保险的经办具有垄断性特征,所以医院缺乏与医保之间的平等对话权。而医保经办机构操作方式粗放,往往以简单定额的方式对医院发生的费用进行管理。由于缺乏协商谈判机制,在资金审核和支付上随意性较大,这也给极少数人造成可乘之机。有的医院甚至派出专人到医保或新农合经办机构开展各种形式的公关活动,这些做法几乎成为新农合、医保与医院之间的“”。
王瑛认为,医保资金管理机构应联合卫生主管部门对定点医疗机构进行经常性检查,对定点医疗机构资质进行监管,而不是为了结余基金去控制费用。
不少代表认为,医保运行中的有些费用不合理。以安徽省安庆市医保中心网络直报系统为例,医院首次接入时需交付8000元软硬件等费用,其后每月的网络运营费为300元,而门诊的结算系统每刷卡一次要交付一次市话费,同时要按实际结算金额付给银行5%。的手续费。这些费用都要由医疗机构来承担,最终恐怕只能是“羊毛出在羊身上”。
让“一卡通”先通起来
目前,覆盖我国城乡人口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主要由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三大体系所组成。从部门角度看,职工医疗保险和居民医疗保险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管理,经办机构为医疗保险中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由卫生部门管理。几大保障体制的筹资渠道、报销比例各不相同,在跨区报销方面也有不同的政策。
“目前,在同一个保障体系内,‘一卡通’都很难施行。”王瑛指出,在实施过程中的突出问题是信息系统不统一。比如,目前新农合实行的是以户为单位的《新农合证》,系统不能直接读取,只能输入医疗证号找出姓名才能结算,异地就医就不能解决。
王瑛认为,推动“一卡通”不是没有可能。比如建立统一的信息系统或平台,逐步实现以户为单位参保转变为以人为单位参保,有利于身份信息识别和医疗费用实时结算。在城乡居民全部实现个人医保IC卡管理后,异地就医、异地监管、异地结算就有了基础。
但在既定的管理体制下,由于管理分割导致的机构重叠,投入重复,在信息系统上的体现,是卫生部门与劳动部门建立的网络系统互不兼容,每个县或区的医保、新农合信息系统相互不兼容。一家医院往往是很多县区医保或新农合的定点医院,医院的结算窗口必须具备各县区的医保或新农合接口。
有人大代表指出,当前不可能迅速实现全国“一卡通”,但是可以先在省级范围内进行试点,为今后实现更高统筹层次打好基础。
要为三保合一制定时间表
三保合一是医保追求的终极目标。有人大代表指出,推动城乡居民一体化医疗保险体系,应该提出一揽子解决计划,制定出明确的时间表。
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立医院许戈良认为,2020年是个比较合适的时间点。因为按规定“到2020年全面实施规范的、覆盖城乡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全面实行城乡一体化的管理、筹资、目录、科目、报销和大病救助,保证和方便在快速发展的经济建设时期各类人群的就医。
不少代表认为,三保合一的前提是部门合并。许戈良指出,在5年~10年内,可以将3种医疗保险制度纳入到统一的主管部门,执行统一的基本药物目录,采用统一的筹资比例和渠道,执行统一的报销比例。
- 2010-03-11医保应在不断调整中迈向“兼容”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