龋病疫苗可望让人远离蛀牙
本报记者 蒋 明 通讯员 蒋楚健
武汉大学口腔医院樊明文教授开展的“龋病牙髓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获2009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他领导研发的防龋DNA疫苗历时20年,已完成实验室研究,将形成产品,待国家审批后有望走向市场。据悉,该疫苗用于1岁~3岁的儿童,喷入鼻腔内,小孩可直接对龋齿产生免疫,免于龋病困扰,甚至终身保留全部牙齿。
龋病疫苗:只需一喷,有望终身没蛀牙
在宝宝鼻部喷一喷防龋DNA疫苗,就能降低60%的龋病(蛀牙)发生率。
樊明文介绍说,一般来说,孩子出生后18个月~30个月,变形链球菌会“占据”牙齿进而在牙齿“定居”,导致龋病发生。20年前,樊明文开始了防龋DNA的疫苗研究,其原理在于通过DNA编码蛋白质基因,使人体唾液产生抗体,干扰变形链球菌“定居”。
樊明文的助手李宇红博士介绍说,目前疫苗已在小鼠、大鼠、兔、猴等大批动物上做完了实验,效果十分显著,患龋率下降70%左右。
“小鼠只有一年多的寿命。以此类推,该疫苗对人类的防龋功效可长达数十年,但其作用于人体的功效和维持时间仍需临床证明。”樊明文说。
樊明文表示,目前,DNA防龋疫苗已从实验室试验转入规范的工厂进行试验,包括测试疫苗的毒性等。对这项即将破壳而出的科研成果,樊明文十分看重,“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樊明文笑言:“用于人体的龋齿疫苗一旦上市,口腔医学就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樊明文称,目前,武大医学院的专家正在研制的疫苗的成本不高,适合1岁~3岁的儿童,使用途径是向鼻腔内的黏膜直接喷雾,易被孩子和家长接受。事实上,儿童期是人一生中龋病的易感期,只要抓好这一阶段,龋病完全可以得到控制。当然,龋齿疫苗的效果不可能达到100%,造成龋齿的因素很多,防龋工作还需多管齐下。
为防龋打开全新通道
武大医学院开展的免疫防龋研究,为防龋打开了一条全新的通道,并已走在世界前列。研究人员研发的防龋DNA疫苗,成功地减少了变形链球菌在悉生动物中引起的各级龋齿。2009年年初,这一研究成果,在世界著名的《Journal of Dental Research》杂志上公布。
樊明文介绍,我国5岁儿童的龋齿率为64%,成年人达88%,而老年人几乎达到100%。世界卫生组织更是把龋病和癌症、心血管疾病列为世界三大疾病。樊明文说,虽然龋病不会直接致人死亡,但是会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很多人认为,蛀牙只是小毛病,只是影响咀嚼。实际上,龋病与人体的许多器官有关联,可影响心脏健康。研究发现,许多死亡率高的疾病,如心脏病、肾病、关节炎等,都可能由龋病引起。预防龋齿已成为世界医学专家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
国外较早应对这一世界性难题。比如,美国政府推行自来水加氟等措施,已取得非常好的效果。在自来水中,0.8ppm(百万分之一单位)的氟含量是防龋的最佳安全值。但我国地理条件复杂,有些地区的水体中氟含量高,因此不能统一推行这一措施。
目前,在市场上主要有四类防蛀产品:含氟制剂,如含氟牙膏,其防龋原理为促进牙齿钙化,减少酸性腐蚀,有一定效果;含抗菌药物的漱口液,但因其广谱灭菌、耐药性等副作用,应用受到限制;由植物提取物制成的防龋产品,如含中药提取物的牙膏、漱口液、口胶片等,有一定防治龋齿作用,但不宜长期使用;市场上广泛出现的木糖醇,可以减少酸性物质的产生,但并不能抑制、清除致龋细菌,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防龋护齿问题。
克服困难填补国内研究空白
樊明文1983年从加拿大回国时,免疫防龋研究在国内尚属空白。他克服重重困难,从研究被动免疫及蛋白质疫苗、亚单位疫苗、疫苗等,到构建靶向定位融合DNA防龋疫苗,确立了鼻黏膜免疫途径,而后又将小动物实验过渡到灵长目动物实验,并一步步取得成功。
1990年以来,樊明文带领研究小组对致龋菌变形链球菌的传播与定植规律、龋病的免疫预防及牙髓病的规范治疗等进行了长期研究,首次揭示变链菌水平传播特点和规律;证实DNA免疫防龋的可行性,建立免疫防龋新方法并探索免疫机制;创立适合国人牙髓解剖特征的治疗措施,建立并推广符合中国国情的根管治疗规范;提出C形根管临床分型和影像学诊断标准,设计出治疗方案;研究建立现代根管治疗规范,创造了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 2010-01-27龋病疫苗可望让人远离蛀牙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