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面的跑得欢 市民态度各异
三峡新闻网消息 (三峡晚报) 记者 佘辉
近日,有读者拨打本报热线,称伍家岗区五一广场附近有众多黑“面的”营运,除运送乘客前往花艳、猇亭外,还可以包车送乘客去宜昌城区任何地方,而且这些车多停靠在人行道上,严重影响市容。连日来,记者就此展开调查。
调 查
黑“面的”跑得欢
据了解,随着宜昌城区的不断拓展,周边郊区农民进城务工者日益增多,随之而来的是交通压力倍增。如土门、花艳、猇亭等地的居民到宜昌城区办事,时常要花大量的时间候车,黑“面的”于是应运而生。
家住猇亭区的冯先生在伍家岗区上班,要是遇到紧急事情或者是下班时间晚了,他一般都会选择乘坐黑“面的”。“一是方便,乘公交车不能携带太多的行李,而“面的”就不存在这个问题;二是节约时间,面的可以随时停靠;三是比较经济,和公交车一样,票价都是一元。”冯先生说,自己也知道黑“面的”是非法载客,但确实很方便。
前天虽然是雨天,但在五一广场附近的人行道、非机动车道上,仍一顺溜停靠着许多面包车,有的车头上公然挂着“猇亭”等牌子。记者刚走近这些面包车,一位“面的”司机便走过来,“去花艳么,坐满就走。”记者注意到,这些车都按停靠时间依次排队候客,坐满即走。记者上车后,不到5分钟,小面包车就已坐满乘客,驶往花艳方向。
“坐我们的车方便,价钱都一样,一块钱。”“面的”司机说,他开“面的”已有几年,一天可以跑几趟,一个月下来有1500元左右的收入。“我们这些车都很讲规矩,很少发生抢客现象。”该司机还介绍,乘客多是当地人,“面的”是他们出行的第一选择。
记者沿途留意到,从五一广场至花艳路段正在施工,道路难行,路上少见出租车,公交车也寥寥无几。记者下车后在路边候车返程,十几分钟后才有公交车经过。据路边商店老板介绍,过年过节的时候生意还好些,在外打工的、走亲戚的人多,黑“面的”已成为当地人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
看 法
取缔还是“收编”,众说纷纭
对黑“面的”是取缔还是“收编”?记者随机采访了多位市民。
家住西陵区的黄先生对黑“面的”深恶痛绝。他认为,黑“面的”乱停乱靠既影响正常的交通秩序,也影响市容,而且黑“面的”“宰客”现象时有发生,弄不好还会引发治安和刑事案件,因此应坚决予以取缔。
而家住在夷陵区的张女士却不这么认为,“在现有公交车不能满足居民出行的情况下,对黑‘面的’只要加强引导,方便了市民,没什么不好,比如夷陵区的‘黄三元’就很方便,他们仅能在夷陵城区跑,管理也较规范。”
家住伍家岗区的胡先生则表示,虽然自己很少乘坐黑“面的”,但有时到郊区办事,出租车司机不愿跑,这时候只有黑“面的”好使。如果对黑“面的”加强管理,不失为出行交通工具的重要补充,一味取缔效果也许并不好,毕竟有需求才有市场。
湖北竟诚律师事务所蔡轩律师认为,黑“面的”安全难保障,公交车司机、的士司机都经过正常的安全、驾驶培训,但黑“面的”司机没有有关部门的营运资格认定,缺乏正常的管理,车辆的状况也无法保证,超载现象也较严重,一旦发生交通事故,后患无穷。
长期从事社会发展问题研究的湖北大学胡之成副教授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称,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远城区、城乡结合部确实存在交通盲点,黑“面的”应运而生,这是城市快速发展与交通规划跟不上带来的结果,管理部门可以尝试在特定区域内尝试发展远城区出租车,规定此类出租车只能在特定区域内运行。比如在香港,出租车有三种颜色:红色、绿色和蓝色。红色的出租车可以跑新界、九龙和香港岛,什么地方都可以去;绿色的只能留在新界;蓝色的只能留在偏僻的大屿山。这样不同类型的车可以服务不同区域、不同阶层的市民。
说 法
客管处:坚决整治
记者随后将上述现象反馈给宜昌市客管处,该处办公室主任张云泉说,从伍家岗到花艳路段,一些面包车利用城乡结合部管理疏松,长期从事非法客运业务。由于不受任何约束,一些人买辆面包车就可以上路拉客,现在这支“”队伍越来越大。这些车挂的大多是鄂EA等私家车牌号,车主以当地农民、下岗职工居多。
张云泉称,这些黑“面的”不仅乱停靠、乱行车,更严重的是扰乱市场,造成不小的安全和治安隐患。但由于黑“面的”的揽客手法隐蔽、难于取证等特点,对其打击有一定难度。
“我们多次接到市民举报,也查了多次,可收效甚微。现在他们一见我们就跑。”张云泉说,在五一广场附近停靠的黑“面的”之间大多有联系,执法部门掌握证据后去查处,这些车主便联合起来耍横,甚至殴打执法人员,直到执法人员报警才罢手,“本月下旬,我们将集中力量,对这些黑‘面的’进行集中整治。”
黑“面的”正在排队候客。 本报记者佘辉 摄
- 2010-03-16黑面的跑得欢 市民态度各异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