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讯
  • 医院
热门推荐
您的位置: 首页 >> TAG >> 农副产品

对抗通胀囤米囤油还囤衣 年轻白领囤物很盲目

  

  因为农副产品价格的上涨,目前市民的通胀预期越来越强烈。而近几个月CPI逐月升高,一些市民开始囤积各种物品,不仅有米、食用油、黄豆这样的食品,也囤天然气和衣服,甚至连纸巾也开始囤积,这种囤积不是怕物资短缺,而是想减少可预期的经济损失。另一些市民,开始通过投资股市、楼市与黄金等来达到资产的保值增值,进而抵抗通胀。记者调查发现,囤物的大多都是老年人,而年轻白领囤物则很盲目。

  关键词:囤货

  米油堆了半间屋

  出差半个月,在一家广告公司做主管的陈菲上周六回到家,吃惊地发现,餐厅堆着食用油、袋装和散装的米。“太雷人了,全是我妈买的。”

  昨日,在陈菲家里,记者粗略的数了一下:5桶食用油,6袋十斤装大米,3袋各十斤的散装大米,还有20斤黄豆、5斤绿豆,堆了半间餐厅。现在,陈菲一家不得不移步客厅吃饭了。

  陈菲说,她妈妈觉得,现在农副产品涨得凶,买回来放着,能节约一点。这样做的不只陈菲一家,她妈妈经常和邻居一起行动,去超市抢购打折品。


  买的衣服可以穿两三年

  涨的不只是米和油,囤积的也不只这些。在一家资讯公司上班的周红告诉记者:“我在周二就看到了,美国下调今年棉花产量预期的新闻。很明显,布料的价格会随之上扬。这是该为家人添置衣服的时候了,虽然有些不情愿,但现在买总比以后买要便宜得多。”

  “买我们大人穿的衣服比较划算,能穿两三年。小孩的衣服就要看长远点买了。”周红说,孩子今年才11岁,身体发育快,因此,她把孩子明年的衣服都买上了,“还特别挑了几件大号的,我都能穿了。哈哈,又节约了!”

  一次买400立方米天然气

  和别人不一样,家住渝北区的老婆婆王富珍准备囤天然气。前日,她拿着购气卡去一燃气营业厅购买气量,找营业员磨嘴皮,把自己囤气量从200立方米调高到400立方米。“最开始他们(燃气公司)说不能一次性买几百立方米,于是我就磨嘴皮。”王富珍说,“我就说自己人老眼花,来一次不容易,反正就是要把买气量调上去。现在我家一个月大概要用40立方米的天然气,这次买400立方米,能用十个月了。”

  掏空储蓄买东西

  这几天,孙凤很“纠结”,钱存在银行,越来越不值钱,取出来买东西,自己又觉得太大手大脚。

  孙凤在一家房屋中介公司做部门经理,家里有房有车,最近她本来对物价上涨没有什么感觉,可前些天,在QQ群里看到一条消息,让她改变想法。说一老太太,在1979年,把手中的400元钱拿去存银行。当时,400元可在省城买一套房子居住。到今年,31年过去,400元的存款变为1000多元,在中国的省级城市,都无法买一平方米的房屋。

  老太太是否真有其人,孙凤不管,这个故事就像一堂金融课,让她突然明白,钱存着,会越来越少。而她接触的一些投资者,正通过借银行的钱,形成杠杆,2倍、3倍甚至更高倍数的扩大自己的资本规模,获得更多的利润。


  还有哪些东西被囤

  除了粮油、天然气和衣服,市民还在囤积些什么?记者昨日多方打听,答案也是五花八门。从打折券到化妆品,从展览品到抽纸,产品丰富。

  面对物价上涨,各种团购网站上的优惠券也成为一些网民囤购的对象。在餐桌上拿出一张优惠券,现在并不是丢面子的事情,而是展示你高超理财技巧的道具。

  物价上涨的民间预期已经传导到了面子问题上,也就给了年轻女士们又一个“血拼”的理由。化妆品的使用年限可以长达两年,显然要比大米白面更具储存优势。而保质期更长的手纸、抽纸,也成为囤积的对象。

  除此之外,一些老人现在爱逛展览会,在展览会上,一些商家会免费派发一些产品。展览会后,商家往往会在现场把展品直接卖掉,并且提供一定的折扣。尤其是在展期的最后一个下午,有时甚至会有一两折的抄底低价出现。

  • 1
{/cms:show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