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生滋润霜致幼儿“变脸”? 消费者质疑质量
浙江在线12月23日讯据《今日早报》报道“童童生日前小嫩脸还像苹果一样,生日后却变成红麻子脸。看了真是让人心疼!”刚刚满一岁的童童这些天特别让爸爸黄先生揪心。事情的起因竟是一瓶滋润霜。
上周日,黄先生给儿子买了一瓶强生婴儿保湿滋润霜,给儿子涂上后,小脸马上发肿发红,简直不堪入目,赶紧送到医院。医院诊断为外用过敏性皮炎。
黄先生认为儿子脸蛋遭此厄运,原因就是这瓶滋润霜。随后,他在网上查找相关资料发现,跟他儿子一样遭遇的孩子并非一两例。于是,他给本报热线打来电话,希望通过媒体呼吁相关部门能重视此事。
抹上滋润霜小脸变红肿
12月20日上午,杭州的黄先生和家人一起来到物美超市城西店,花了23.9元给儿子童童买了一瓶60克装的强生婴儿保湿滋润霜。
“回家后给儿子抹在脸上,中午的时候儿子脸上就有了反应,发肿发红,还起了红点点。前后大约两个小时的时间。”
黄先生给记者两张照片,一张是童童12月18日满一岁的时候拍的,照片上童童小脸白里透红,像只苹果。
再看看另外一张照片,记者也吓一跳。童童脸又红又肿,干裂的皮肤看上去还毛乎乎的,真让人痛心。
发现童童“变脸”后,黄先生赶紧把儿子送到附近的省立同德医院。医院诊断结果是“外用导致过敏性皮炎”。
黄先生认为,儿子是涂抹了滋润霜才变成这样的。医院给童童开了一些抗过敏药,昨天,童童的脸上浮肿已经消退了,但还有明显的干裂。
同样遭遇成都武汉都有
黄先生对强生很不满,“强生也算是个大品牌,怎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于是,他上网查找相关资料,没想到,却被吓一跳。“网上,跟我们儿子一样遭遇的孩子很多的。”
记者按照黄先生的提示,在百度搜索引擎上输入“强生过敏”字样,便查到关于成都一位女士的女儿使用强生婴儿润肤霜而皮肤过敏的消息,该女士还建立了“抵制强生保护家人”QQ群,群内成员已达50余人,大多来自成都、武汉等地。
黄先生称他在杭州本地网站也有查到类似的案例。
“既然我儿子不是一个个例,而是有一群孩子都有这样的经历,那就不是一个小事情。”黄先生表示,三聚氰胺事件曝光前,也只是一些零星的消费者发现孩子有尿结石,最后还是产品质量有问题。他想呼吁相关部门能重视此事,加强对婴儿护肤品的管理。
超市出具产品检验报告
童童用的滋润霜到底有没有质量问题?随后,记者与销售这款滋润霜的物美超市城西店取得联系。
店长陈雄伟告诉记者,该店一直在销售强生的产品,未曾遇到过类似投诉的情况。“杭州市场上,大家都在卖,没有接到过关于强生质量问题或下架的通知。”
针对黄先使用这款滋润霜后过敏现象,陈店长说,这可能跟个人差异有关系。
该超市还出具了一份有关强生婴儿保湿滋润霜的检验报告。这份报告出处是上海市预防医学研究院。上面显示,该款产品检验项目中铅、汞、砷含量均符合卫生部2007年《化妆品卫生规范》。检验时间是2009年2月1日。
强生怀疑:消息是竞争对手所为
昨日,记者拨打了强生消费者服务热线。接线员表示消费者要投诉请直接跟该处联系。随后,记者直接拨打了强生(中国)有限公司上海总部的公关部门。
公关部门工作人员记下了黄先生的联系方式,然后称媒体采访需要找公关部负责人,而这位负责人正在外地开会。
昨天下午三点多,黄先生也向记者发来消息,他已接到了强生客服的电话。“强生给我打电话问了产品使用的基本情况,让我把相关的病历传真给他们,然后说保持联系,其他就没了。”
昨晚7时,公关部负责人给记者打来电话,对此事表态。他告诉记者,强生100多年的历史走过来,一直得到消费者的认可。现在出现极个别孩子使用产品后发生过敏,他认为,不同体质人群,在不同气候、环境下都有可能出现过敏。
他建议消费者可以通过医院里的斑贴试验判断过敏原因是来自产品还是自身。如果是因为产品所致,建议停用。如果是自身原因,有可能跟使用者当时的体质情况有关,或周边环境是否有其他过敏源。
对于黄先生在网上查到的一些强生消息,他认为不排除是恶意竞争对手所为。他在电话里向记者强调,强生的产品符合国家标准,消费者可放心使用。而黄先生的投诉,他称强生会按照公司相关政策进行协商解决。
专家提醒:婴儿护肤品也要试用
浙医二院皮肤性病科副主任医师曹越兰告诉记者,皮肤过敏跟体质有关系。如果大部分孩子使用强生产品没有副作用,少数过敏则属于个体差异。如果同款产品出现许多人过敏,则可以考虑一下产品质量问题。
曹医生提醒家长,给婴儿买护肤品比较好选适用于婴儿的无刺激性产品。
当妈妈有一年时间的王女士告诉记者,成年人买护肤品,销售员或者产品包装上会提醒先试试小样,或者在手背、脖子上先试用,没有过敏反应了再涂抹在脸上。但是她很少看到婴幼儿护肤品有这样的警示。年轻妈妈们也很少注意给孩子试用。“想想买的东西既然是婴幼儿专业产品,大家就忽略了让宝宝先试用。”
所以,年轻父母给孩子试用护肤品别忘了试用。另外,还要留好购物小票,以备所用。
- 2009-12-23强生滋润霜致幼儿“变脸”? 消费者质疑质量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