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讯
  • 医院
热门推荐
您的位置: 首页 >> TAG >> 布尼亚病毒

蜱虫叮咬或露真凶 患者体内分离出布尼亚病毒

  河南省卫生厅称从患者体内分离出布尼亚病毒,但不必恐慌

  一种叫布尼亚(音译)的病毒出现在近期国内部分地区蜱虫叮咬事件中。

  昨日,河南省疾控中心副主任许汴利对《第一财经日报》透露,从患者体内分离出了布尼亚病毒。这种病毒可以引起临床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的症状,但对它不用恐慌,治疗效果较好。

  河南病例557例

  近日,河南省信阳市商城县发生被蜱虫叮咬后死亡的病例,河南省卫生厅称已调派省级专家前往现场开展调查和指导工作。

  许汴利对本报记者表示,河南省自2007年5月信阳市报告了首例以发热伴血小板减少为主要症状的疑似无形体病例以来,通过全省监测初步统计,截至2010年9月8日,河南省共发现此类病例557例,死亡18例。病例重点集中在信阳市商城县、浉河区、光山县和平桥区。

  “我们是2007年就发现了,现在确定是蜱虫叮咬综合征疑似无形体病,一直在全省内检测病例,并上报相关部门,从来不存在瞒报此事。”许汴利表示。

  而蜱虫叮咬后所出现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尚未列入法定传染病。蜱虫携带的病毒,能侵染人体细胞,致使人体血小板、白细胞锐减,并具传染性。

  布尼亚病毒

  “2010年5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我省的部分地区的病例中发现了布尼亚病毒感染,其传播媒介可能为蜱,与人粒细胞无形体病相同。”许汴利表示。

  布尼亚病毒自然感染见于许多脊椎动物和节肢动物(蚊、蜱、白蛉等),可感染小鼠,并能在一些哺乳类、鸟类和蚊细胞培养中生长;对人可引起类似流感或登革热的疾病、出血热(立夫特谷热和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等)及脑炎(加利福尼亚脑炎)。有蚊媒、蜱媒、白蛉媒3种传播类型。有些病毒在其节肢动物媒介中,可经卵、交配或胚胎期传播。


  “我们从2007年就开始监测,开始时考虑到无形体,目前从患者的血清中分离的无形体很少,不敏感,病毒的阳性率很高。但是在治疗上,这个病对四环素类药物又很敏感,所以,目前疑惑很多。”许汴利表示。

  2010年5月,卫生部组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及临床等有关专家编写印发了《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监测方案(试行)》,根据方案要求,卫生厅进一步组织开展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监测,重点发现并证实可能同样引起临床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症状的一种布尼亚病毒。

  不必恐慌

  “对于这个病不用恐慌,治疗效果比较好,发病时间主要集中在5~8月,特别是5~6月,发病年龄以成年人居多。”许汴利表示。

  山东省卫生厅疾控处昨日称,目前没有收到关于蜱虫叮咬致死的正式文件。

  蓬莱市疾控中心办公室人员对本报记者表示:“蓬莱出现了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例,而且很多年前就有。我们也在关注,但并不是媒体报道的那样,一定与蜱虫有关。关于多少患者,目前不便透露。”

  据专家介绍,此前蓬莱市直医院陆续收治的部分“发热伴白细胞、血小板减少”病例,并非仅在蓬莱发生。近年来全国其他省市也有类似病例报告,国家有关部门正在对该病进行监测、研究。

  从专家反馈情况看,此类病例尚不能证明是媒介昆虫传播的,也无人与人之间传播的证据。但是专家提醒,夏秋季节是虫媒传染疾病的高发季节,例如蚊子叮咬可传播疟疾、登革热、乙脑等疾病;蝇类可传播霍乱、伤寒、痢疾、肝炎等疾病;老鼠可以传播流行性出血热等疾病。一般情况下,虫媒传染病发病率较低,即使发病也是可以救治的,个别死亡病例原因复杂,多数与原有基础疾病相关。

 

  • 1
{/cms:show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