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讯
  • 医院
热门推荐
您的位置: 首页 >> TAG >> 尿色

观察宝宝小便便可知宝宝健康与否

  宝宝的健康是妈妈们最关心的话题,那么平时我们怎么才能判断宝宝是否健康呢?观察一下小便便可知道了.

  正常“尿尿”范本

  排尿量(每天):【3~7岁】约600~700毫升(并不是所有的孩子每天都排一样多的尿,尿量的多少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同)。

  排尿次数(每天):【3~7岁】约6~7次。

  尿色:大多呈无色、透明或浅黄色,存放片刻后底层稍有沉淀,但尿色的深浅与饮水的多少及出汗有关:喝水多、出汗少的孩子则尿量多而色浅;饮水少、出汗多或发烧的孩子则尿量少而色深。早晨第一次排出的尿,颜色要较白天深;因治疗某些疾病而服用了痢特灵、复方VB、VB2、黄连素、大黄、番泻叶、芦荟等药物,也会使尿色变得金黄或橘黄。

  异常“尿尿”种种

  A:尿色

  ● 深黄

  刚出生的小宝宝尿色发黄,通常是由于新生儿黄疸疾病所致。然而,如果较大的孩子尿色变得深黄,同时伴有发烧、乏力、食欲明显减退、恶心、呕吐等不适,并在腹部肝区的部位有触痛,则可能是患了黄疸性肝炎。

  ● 发白

  如果只是发现“尿尿”发白,没有其它伴随症状,一般是一种正常现象(特别是天冷的时候容易出现)。但是,如果还伴有其它症状,如腿肿胀,并且尿液经过加醋或加热,均不能变得澄清,则有可能是患了丝虫病或胸导管内有炎症;如果伴有尿频、尿急、尿痛,多是尿道发生了感染;如果伴有发烧、寒战,并感到剧烈腰痛,则可能是患了肾盂肾炎。

  出现以上情况,比较好带孩子去医院化验和检查,以便及早明确诊断和针对性的治疗。

  B:尿床

  健康隐忧:遗传/ 脑中“醒觉神经中枢”反射迟钝

  一般来说,轻微的尿床并不是病,随着年龄增长通常都会自然消失。然而,频密而持续的尿床很可能和隐藏性病理原因有关,必须重视和进行适当治疗。

  如果父母都有尿床史,孩子就很有可能遗传到尿床。如果孩子在3岁后,还频繁尿床,那么建议您马上带孩子去医院检查一下。

  积极应对——

  1.排尿训练:买个尿湿报警器,将湿度感应器放在尿床孩子的内裤上,孩子只要一排尿就会报警唤醒他,能训练他对膀胱膨胀的敏感性并及时苏醒。这种方法安全有效、无副作用,须长期坚持使用,治愈率比较高,复发率低。不过如果湿度较大,报警器常常会失灵,所以环境湿度很大的时候也可以选择传统的闹钟来代替报警器。

  2.药物治疗: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改善睡眠、促进觉醒的药物。

  生活配合——

  ◆ 晚饭后减少喝水,不喝含有或具有利尿作用的饮料。

  ◆ 为宝宝做个“不尿床日”记录本,庆祝每个“干爽日”。

  ◆ 叫醒熟睡的孩子如厕,并故意让他多走几步,醒一醒后再小便。

      [[编辑推荐:冬季护好孩子呼吸道9大要点]]


  C:遗尿

  健康隐忧:(西医)膀胱神经性病症/ 尿道先天性狭窄;(中医)肾气不足/ 肺脾气虚/ 肝胆湿热

  如果孩子5岁后,仍不能控制排尿,夜间常尿湿自己的床铺,白天有时也尿湿裤子,就是所谓的“遗尿症”了。

  此病多见于**,6~7岁的孩子发病率最高。

  积极应对——

  1.药物治疗: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治疗。

  2.心理治疗:帮助孩子树立信心,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加强排尿机能的训练。

  3.饮食疗法:

  ● 山药糕

  用料:山药250克,山萸肉5克。

  制法:山药洗净后去皮,捣烂如泥状,加入山萸肉蒸熟,吃时加少许白糖,每天当点心吃,食量多少不限。

  功效:适用于遗尿症,或平时尿多,易感冒、咳嗽、精神不振、疲倦乏力,或食欲不佳、大便溏烂的孩子。

  ● 莲子羹

  用料:莲子,板栗肉,茨实,鸡蛋1个,盐少许。

  制法:将莲子、板栗肉、茨实研磨成细末,每次取30克,放入碗中加盐拌匀,打入鸡蛋,加清水少许,搅至起泡,入锅蒸成羹即可,空腹食用,每天一次,连服5至7天,以后每周一剂。

  功效:健脾益气、补肾固肾。

  D:尿频

  健康隐忧:饮水过多/ 身体水分代谢异常/膀胱炎、尿路感染、摄护腺肥大或神经性膀胱/精神紧张(“精神性尿频”)

  如果孩子白天每隔10~30分钟总要“尿尿”,少则几滴,多则5~10毫升,不发热,无尿痛,夜间小便次数却正常,医生将这种状况诊断为“小儿精神性尿频”。3~5岁的孩子最常见。

  积极应对——

  孩子出现“尿频”现象,首先要到医院检查,看是否有“器质性疾病”,如果是,要尽快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另一方面,除去心智发育还没健全的因素外,由精神紧张引起的“精神性尿频”(也称“神经性尿频”)现象在孩子中最多见。我们就主要谈一下这方面的治疗问题。

  1.心理治疗:对孩子耐心引导,鼓励他说出自己紧张不安的事情,保持轻松愉快的心境。另外,还要取得幼儿园老师的配合,在园时多理解、安抚孩子,上课放松情绪,多参加一些轻松愉快的游戏,把孩子的注意力集中到游戏或其它活动中。

  2.“憋尿训练”:就是用“憋尿”来控制尿意,以增加膀胱储尿量,但要以不超过膀胱容量400毫升为原则,可以根据自己孩子的具体情况,孩子每次排尿量、排尿速度等来估量一下,然后判定该让孩子“憋”到什么程度。

  E:血尿

  血尿是许多疾病的信号,可因泌尿道自身的疾病所致,如各种肾炎、尿路感染、尿路结石、尿路损伤、尿道畸形、肾血管病及肾肿瘤等,也可由全身疾病引起,如休克、心力衰竭、出血性疾病及VC、VK缺乏,也可由于服药或邻近器官疾病导致血尿。

  孩子出现“血尿”,一定马上带他去医院检查。

  F:“高钙尿”

  健康隐忧:身体吸收钙增多或肾小省对钙吸收不良/ 补钙过量近年经常遇到一些血尿或多汗、食欲低下的小患者,会被医生诊断为“高钙尿症”。它是小孩子较常见的一种代谢失调,早期一般有轻微的腰痛,如果作尿液检查就能发现镜下血尿。在病情发展中,有时可出现肉眼血尿,呈一过性或持续数日。而“高钙尿症”的长期危害除腰痛、血尿外,还可能导致结石形成。

  积极应对——

  平时一定要注意科学补钙,不能盲目滥补。另外,要经常观察孩子的变化,发现问题一定要及时治疗,以便缓解症状,防止其后发生尿结石。

  需要多喝水,限制钙和钠盐摄入,避免进食含草酸过多的果汁、巧克力等,以免尿中生成草酸钙结晶而加重肾小管损伤出血。

  • 1
{/cms:show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