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备制造业
【访谈起因】国务院总理4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纺织工业和装备制造业调整振兴规划。
纺织工业振兴规划从5个方面进行政策支持,一要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二要加强技术改造和自主品牌建设、三要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四要优化区域布局、五要加大财税金融支持,推进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加速由大到强的转变;装备制造业包含4个方面政策:一要实现重点产品国内制造、二要推进装备自动化、三要提升产品技术水平夯实产业发展基础、四要推进结构调整,转变产业增长方式,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全面提升产业竞争力。
从已经出台的几大行业振兴规划可以看出,振兴政策均实行了长短期政策的结合,既考虑当前企业资金、信贷困难,也从长期进行结构调整和品牌建设等方面的规划,中长期政策分别能取得哪些成效?两大行业目前现状如何?当前最急需出台的支持政策是什么?和讯网特邀长江证券装备制造业分析师刘荆、国泰君安纺织服装行业分析师张威对上述问题进行解读。
纺织工业:上调出口退税率增加行业利润250亿
09年不会再上调出口退税率
和讯网:您认为对纺织工业来说,未来中短期政策这两方面分别能取得哪些成效?
张威:您刚才说这次出台这些政策,最直接最有效的应该是出口退税上调,这个可能是这次政策中受益面最广的,凡是出口企业都能受益。上调到15%这是符合我们之前预期的。尽管这次只上调了一个点,但是从2008年8月份开始,已经连续上调4个点,这样可以增加行业利润,我大概测算是250亿左右,大概能占行业利润20%以上,这是最直接的。
对于其他政策来说,比如在中央投资中受专项,支持技术改造,支持淘汰落后产能,培育自主品牌,这些因为具体投资数额没有公布,所以我们对扶持力度现在还很难说。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这次扶持基金不是对所有企业都一视同仁,阳光普照的,而是向优势企业,有研发能力的,或者有知名品牌这些企业倾斜的,这样以来我们觉得这些政策出来之后行业的结构调整还会加速,优势企业和一般企业会差距会拉大,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短期内估计不会那么快见效益。
和讯网:国内出口退税率历史上的最高水平应该是17%,未来还有进一步上调的空间和可能性吗?
张威:我觉得至少2009年不会了。因为一方面要考虑国家财政的承受能力,因为这是需要财政拿钱的。另外还要考虑,现在出口退税率如果调到17%的话,可能对出口企业形成一个补贴,会造成出口企业和内销企业在增收税负方面不平等,可能补贴出口企业了,这样以来还会跟中国其他贸易国家引发贸易争论,比如说中国财政补贴出口企业相当于贸易保护,可能会引发一些贸易争端。考虑的原因还有,现在纺织业不景气,出口不好,是由于欧美或者海外出口下降引起的,这样以来即使调高出口退税率,也很难短期内对需求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基于这几个方面,2009年不会再上调了,大概稳定在15%是比较合理的。
和讯网:长期政策还会出台哪些细则?
张威:这个很难说,具体的东西我们也没有看到,也不知道。但是具体到具体的投资金额,到时候中央扶持专项资金是多少,企业申请大概是怎么一个流程,这样未来可能会陆续公布。
和讯网:规划里面还提到纺织工业进入农村市场,之前也有家电和汽车下乡,但是纺织跟汽车和家电不太一样的是,服装几乎是生活必需品,而且农村在这方面已经有了一个庞大的市场。
张威:对,所以我们觉得纺织下乡的确跟家电和汽车下乡有一些区别,因为可能对于家电来说农村原来没有,现在人家还需要,所以可以买。但是纺织这个东西家家户户还都是穿衣服,本来就有衣服,就是一个升级的问题,到底效果有没有那么明显,这个还要看。另外,家电企业就那么几家是有数的,但是纺织企业的特点是中小企业特别多,非常杂,具体采取什么样的措施下乡,这个还很难说,到底是品牌企业下乡还是普通企业下乡,这个到时候还需要再讨论。长期来看,农村消费还是有很大空间的,这是整个行业都需要重视,但是短期内要采取什么措施,我们现在还看不清楚。
行业两极分化趋势还会再扩大
和讯网:目前纺织企业的现状是怎样的?在具体规划出台前是否已经有大量企业开始进行结构调整提升产品质量,改变以往单纯依靠数量取胜的思路?
张威:行业内很多优秀的企业很早以前就在做这个事情,我们了解到的企业大家都说出口很差,增速很低,但是我们了解到很多大型企业,能力比较强的企业他们订单都没有下降,反而还在增加。我们前一段一直在说,在这样一个经济下行的趋势下,订单是从中小企业往大企业集中的,并且在这样一个情况下,大家可能会把价格看的并不是那么重,看的跟重是信誉和质量,这样以来大企业竞争优势更强一些,所以我看到很多大企业的订单反而比以前更加饱满,到现在为止可能产品价格会有下降,但是订单还一直是饱满的,他们碰到的问题远远没有整个行业碰到的问题严重。我觉得现在这个规划出来以后还是在向优势企业倾斜,也体现了国家一个结构调整的思路,所以我觉得两极分化的趋势还会再扩大。
和讯网:短期内大批中小企业倒闭的趋势会不会更加严重?
张威:具体的数据我们也见不到的,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因为行业披露的数据,亏损面是20%多,这是规划以上企业的,就是说年收入在500万的企业,但是纺织业还有大量年收入在500万以下的,这些企业的情况,亏损面肯定高于这个数字,就是说中小企业的困难要比规模以上企业大得多,我觉得是这样的,所以可能有倒闭,有停产,这应该也是很正常的现象。
装备制造业:政策带来3方面实质利好
和讯网:从中短期政策来看,未来这两方面分别能取得哪些成效?
刘荆:增加国产设备的使用比例是短期政策,长期政策主要是对基础零配件研发的支持,以及国内企业行业整合。我们认为依靠这个基础设施建设,能源与原材料等重点工程的建设,对国产设备的采购比例,我们认为这是短期对装备制造业的实质性利好。
和讯网:长期政策还会出台哪些细则?
刘荆:这个我不太清楚,根据原则性出现的规划,我刚才说短期和长期还都是有的,但是具体他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比如说他采取什么样的方法提高和鼓励,因为他没有出细则,我们不能妄加臆断。
和讯网:哪些会成为装备制造业未来最受关注的领域?
刘荆:您刚才说的那个长期政策,因为长期没有出细则我们不好说。短期来看,短期提高国产设备的使用,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对工程机械还是比较有拉动作用,重点工程包括对铁路装备、煤炭开采设备,专用机床,这些受益是比较大的。
我们分析一下国内主要是什么样的重点工程,包括那四万亿,里面有很多重点工程,现在包括基础设施的建设,对工程机械肯定有拉动作用。包括十一五规划里建设十个大型重点方案,煤矿开采这一块肯定也会出现机械化率的提高。这一次出台的政策,又从政策层面保证在提高机械化的同时,加大国有设备的采购,肯定对生产煤炭和采掘设备这一块有益。
和讯网:主要是方向性的利好,未来可能在资金和政策等方面对这些领域有一定的倾斜。
刘荆:对,其实这些政策也并不是全新的,是对以往政策的延续。总的说来,规划将带来三方面的实质性利好,1)国产设备占有率将得到提高,我们预计政府将在基础设施建设、能源及原材料等重点工程的建设中加大对于国产设备的采购比例,基础设施建设中,工程机械行业的收益成都较大,重点工程建设中,机场专用设备、铁路装备、煤炭开采设备及专用机床的受益程度较为明显;2)基础配套件行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我们认为国家可能通过专项资金来扶持相关企业进行核心零配件的研发,我们预计风电轴承及工程机械液压件的受益程度较为明显;3)政策支持将有助于国内企业进行行业整合。我们认为对上市公司短期业绩有影响的内容将主要集中在国产设备占有率的提高,而基础配套件以及行业整合将在中长期影响相关企业的经营业绩。
和讯网:目前装备制造业的现状是什么?您觉得当前这个行业最急需,最应该出台的支持政策是什么样的?
刘荆:我觉得这个框架性的政策基本上是切中装备制造业目前的要害,现在我们国内装备制造业,尤其是大型和高档装备制造业正处于起飞阶段和发展阶段,肯定需要国家政策有利的扶持,尤其跟国外经营上百年的企业竞争,尤其是国内的重点工程,采购有技术实力的设备我觉得是必须的。其实这个应该这样看,一方面说国家出台这个政策是鼓励重点工程采购国产设备。另一方面来看,必须得咱们的技术能够达到这个要求,如果要求都没有达到,那么怎样鼓励也没法用。其实我们是看好在这个过程中国家出台政策,一些重点工程,包括国内一些企业不太喜欢用国内的国产设备,其实很多国产设备从技术上是没有什么问题的,而且价格也便宜,所以出台这些政策我们认为它会利好于能够生产这些设备,具有这种技术优势的企业。
- 2009-02-05装备制造业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