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撼国人的十大军人形象
1 抗击冰雪中,吃雪解渴的战士
新华网合肥2月2日电(新华军事记者吴杰、吴登峰)飞机马上就要降落在合肥机场了,大雪覆盖下的合肥市显得格外平静。从空中俯视,大片大片的房屋几乎被大雪全部遮盖,偶尔露出一点屋顶。马路上隐约可见有汽车缓慢在行驶,城市马路变得十分狭窄,从大雪中挖出的道路异常醒目。
从机场到市区,马路上随处可见抛锚或者刮噌的车辆,路边一座加油站被大雪压塌。汽车以极慢的速度行驶,还是不停地晃动,一种慕名的紧张涌上心头。“小心!”司机一声大喊,只感觉汽车一阵倾斜并猛烈地摇晃,前面一輌面包车已躺在我们面前!好险啊!
合肥封闭了多天的机场今日刚刚开通。据武警安徽总队宣传处副处长许志天给我们介绍:市区交通正常,道路畅通。进入市区,我们明显感觉车辆开始增多,积雪并没有给交通带来太大影响。当地政府采取了及时的除雪措施,确保了每条街道和马路不会被大雪堵塞。只是路面大都积有薄冰,汽车全都小心翼翼地行驶。刚到中午,阵阵雪花又开始光临。据气象台预报:合肥1日下午到2日将有较大雪雨天气。
中午12时,我们从武警抗灾前线指挥部了解到,合安高速公路今日出现堵塞,武警安徽总队直属支队500名官兵马上要赶到合安高速31公里段进行紧急除冰作业,我们立即跟随部队前进。
带队的武警安徽总队直属支队参谋长对记者介绍:这是一场艰难的战斗,堵塞处冰雪路面已厚达5CM以上,就如水泥地一样坚硬。官兵要在最快的时间内打通它,困难可想而知,但战士们人人精神抖擞。10辆运兵车和3輌指挥保障车中午12点准时向合安方向开进。此时狂风伴着大片的雪花,气温已降至摄氏零下3度。
车队在冰雪路面上前进,对讲机不时传来参谋长杨斌的声音:“时速20公里,注意安全!”我们乘坐的越野车把暧气开到了最大,可我们座在后排仍然冻得发抖,感觉雪风从无数个小缝中不断地涌入,怎么也无法逃脱它的包围。
颠簸了近2个小时,终于开出了市区。参谋长用讲话机命令车队立即上刚刚开通的一段高速路,尽是赶在天黑前到达。
刚进入高速,眼前的的景象让我们大吃一惊:平时宽阔的高速路此时只是一条窄窄的带子,从大雪中掏出的路面把厚厚的雪层切开,刚刚够一輌大车行驶的路面上还有顽固的冰棱随处可见,汽车一会儿打滑,一会儿摇晃。
“看!又有车抛锚了!”同行的政治部谢干事首先发现。一辆刚刚上高速不久地大车横在了路面上!“危险!后车注意!前面有一大车失控!请减速行驶!”对讲机里同时传来开道车的呼叫。这时我们才发现,路边抛锚的车辆不止一輌,还有两辆汽车在路边挤在了一起,好在人员没有伤亡。
经过8个小时的行程,当晚8时终于到达高速公路施工处, 500名官兵迅速展开了一场除雪清障行动。
记者在现场看到,高速公路上大面积的积雪已被铲车清除到了路边,但残留的积雪在低温作用下,结成了一层近10厘米厚的冰,路面十分湿滑,车辆无法通行。现场指挥员将部队分成三个战斗分队,率领官兵们在高速公路上“一”字排开,利用铁锹将冰层一一砸碎,尔后用扫把、抽斗、编织袋将冰块清理至路边,部队除冰雪行动紧张有序。
由于交通的堵塞,加上寒冷的天气,不少司机心情十分焦躁。为最大程度稳定司机们的情绪,尽最大努力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困难。官兵们给司机们送来了面包和矿泉水等食品,帮助他们驱除饥寒。一位姓刘的浙江杭州客运司机对记者说:武警官兵清理路面积极十分辛苦,没想到还为我们这些外地司机的生活想得这么周到,看到他们,我们就不怕了。
为尽快清除积雪,让司机们早日回家,该支队参战官兵连夜奋战,饿了啃一口压缩饼干,渴了就抓一把雪含在嘴里,不少战士手里都打出了血泡,但手中的锹铲一刻也没有停下来。由于冰面太坚固,加之又是深夜,残冰的清除十分艰难。可官兵们依然战斗在第一线。雪下得更大了,总队要求我们尽快返回合肥,部队要在那儿奋战一个晚上。
越野车迅速调头,中官兵们向我们挥手,风雪冻得发红的脸庞格外清晰。我们知道,官兵们今夜将付出异常艰辛的劳动。但我们无法知道,这样的考验对官兵们还有多少次?当晚22时,我们平安返回。
2 忠诚党的创新理论的模范教员方永刚
新华网北京4月4日电(人民日报记者郭嘉 新华社记者陈万军、白瑞雪)海军大连舰艇学院政治系教授方永刚的先进事迹经新闻媒体报道后,在全军部队和社会各界引起热烈反响。
连日来,这位普通理论工作者深入学习、坚定信仰、积极传播、模范实践党的理论的先进事迹,深深感动了广大官兵和干部群众。海军党委、机关、部队纷纷举行方永刚先进事迹报告会、座谈会,万里海疆掀起学习方永刚的热潮,官兵们决心像方永刚那样,忠诚党的事业,献身国防建设。
方永刚所在的大连舰艇学院举办了专题展览。4月3日,学院召开“百位教授座谈会”,社科部教授刘永路说:“学习方永刚的事迹,我更感到作为一名党的政治理论教员光荣,责任重大。”临近毕业的学员们发出倡议,学习方永刚,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
沈阳军区联勤部官兵看到他们的“客座教授”方永刚的事迹宣传感到格外亲切,学习热情格外高涨。联勤部党委将各媒体刊登的方永刚的事迹收集刻录成光盘,作为基层连队政治理论课的学习教材,在全部队开展了“学方永刚精神,做党的忠诚战士”系列活动。联勤部政委李学智说:“方永刚的事迹,对我们做好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启示很大,只有对党的创新理论真学、真信、真情传播、真诚实践,才能真正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驻香港部队通信总站组织官兵集中学习方永刚的事迹报道,35名战士集体给方永刚写了一封信。信中写道:“方教授,看了您的事迹,对我们青年战士来说是一次思想和灵魂的洗礼。您对党的创新理论的孜孜追求和满腔忠诚,为我们青年一代树立了榜样。在您的事迹感召下,我们自发成立了战士理论宣讲团,让身边的战友分享自己理论学习的成果。”机务站的女战士连夜制作了1000只纸鹤,祝愿方教授早日康复。女战士孟玉哲特意将参军时家人送给她的吉祥礼物寄给方永刚,并在信中真诚地祝愿:“好人一生平安!”
武警天安门国旗护卫队指导员杨胜利说:“方教授是我们基层官兵的‘科普教授’,等他康复后,我们要请他到国旗班做客,为我们上一堂政治理论课。”国旗护卫队全体官兵表示,要学习方永刚教授牢记使命、服务人民,做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
方永刚的先进事迹在他的家乡辽宁省引起强烈反响。4月3日,辽宁省委宣传部召开理论界学习方永刚同志先进事迹座谈会,与会专家学者一致认为,方永刚20多年坚持以高度的政治觉悟和探索精神学习研究宣传党的理论,不愧为思想理论战线的楷模。与会者表示,要把方永刚的精神转化为做好理论工作的强大动力,积极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为辽宁老工业基地的全面振兴贡献智慧和力量。
在方永刚工作的大连市,社会各界迅速开展学习活动。4月3日下午,市委召开“社会各界学习方永刚先进事迹座谈会”,参加座谈会的有工人、农民、大学生、街道老党员和机关干部,他们大多听过方永刚的课。辽宁省监狱人民警察大连培训基地教务处处长孙力说:“方教授在住院的前10天还给我们讲课,这种敬业精神让我们深受感动。”大连市桂林街道办事处主任郑万林说:“从方教授身上我感受到两股力量,一是真理的力量,二是人格的力量。”
通过媒体的报道,许多工人、农民都被方永刚这位“平民教授”的百姓情怀所感动。广州黄埔造船厂造船事业部职工罗兵说:“方教授课讲得那么好,什么时候能到我们厂来讲一课就好了。我们工人特别需要和欢迎方教授这样的理论工作者。”河南伊川县鸣皋乡沿村村民刘光伟说:“方教授对咱农民有感情,尽给农民出好主意。俺想再多承包一些山林,但心里拿不定主意。要是方教授离俺这儿近的话,俺就去找他问个明白。”
上海复旦大学是方永刚的母校,师生们格外关注媒体对方永刚的报道。方永刚事迹成了广大师生谈论的话题。学校校刊已出版了3期方永刚先进事迹专辑,校园网开设了方永刚事迹专页,橱窗贴满了各媒体的稿件。历史系傅德华老师拿出方永刚当年的毕业论文对学生们说,他在学校时是一个勤奋的好学生。历史系04级学生袁森说,方师兄的事迹使我受到震撼和教育,我要在通读政治理论书籍方面多下功夫。历史系的学生还给方永刚寄去祝福贺卡,表达敬意和关心。
方永刚成了近日网上点击率最高的新闻人物之一。人民网、新华网、央视国际、中国军网等各大网站,相继在首页突出位置推出了“忠诚党的创新理论的楷模”方永刚先进事迹的专题。许多网友称方永刚的事迹让他们“非常感动”。人民网一位网友留言:“要使党的创新理论让老百姓所掌握,就需要更多像方永刚这样的热情传播者。”新华网一位网友留言:“中国历来不缺理论,理论不是摆设,关键要像方永刚那样,真学、真信、真实践。”
3 抗震救灾中的群英像
新华网消息:中国人民解放军和武警10万官兵在这次抗震救灾中,不畏艰险,不怕牺牲,英勇无畏,抢救了许多灾民的生命,赢得了中国人民和国际舆论的尊敬。德国《商报》5月16日发表文章,题目是“人民解放军的时刻”,文章摘要如下。
“汶川,我们来了!”
在英雄的营救行动成功之后,士兵穆(音)才对着矿泉水瓶喝了一口水。“我们从这里成功救出了两个小孩,现在也救出了他们的母亲,”这位穿着绿色军装的士兵指着废墟说。地震前,这个地方有一栋多层楼房和一排商铺。但是现在这里只剩下残垣断瓦,只有一只玩具小熊和抬运母亲用的粉红色儿童被子还能让人想起北川县陈家坝乡以前的美好日子。
穆来自大约100公里外的省会城市成都。被汗水浸湿的黑色T恤衫和迷彩帽让他看起来像是丛林斗士。但是,现在他是被作为急救员派往北川县的山村和谷地的。在发生了数十年来最严重的地震后,中国政府已经往四川省派遣了数万名士兵来救灾。
穆对着一个摄像镜头说:“相对于地震造成的一切不幸,我是幸运的。”这是中国几天来向世界播放的声音和镜头。
中国媒体也对士兵们发出赞美。地方媒体的一篇报道说:“汶川,我们来了!”标题图片是军用直升机正往下面的山坡上空投食品和药品。在受灾最为严重的汶川县,许多地方被夷为平地。
不论是雪灾、火车出轨事故还是地震———中国应对灾难时主要依靠它的军队。
大约1000名士兵在这里迅速搭建起了一个帐篷村,他们把数百名无家可归的人安置到里面。“我们得到了水和饼干,我们被照顾得很好,”吴家珍(音)说。现在,她和孙子以及一些村民住在帐篷里。几米外的地方有一座野战医院,伤员在这里至少可以得到急救。重伤者被转移到附近城市绵阳。私家车、大巴车和载重汽车承担了运送任务———医疗救护车不够用。
士兵穆和他所在部队在挖掘倒塌的城镇和村庄时用不上重型机械,士兵们用血肉之手挖掘废墟。但是仍有一些地方救援人员很难进去———包括士兵们。
“有你在,我就不害怕”
韩国《朝鲜日报》5月17日发表文章,题目是“中国军队弃扛锹赴灾区,展开救援大长征”,文章摘要如下。
中国政府已投入10万名人民解放军和武警官兵展开救援,持续同地震抗争。
运送人民解放军和武警官兵的200多辆军用卡车和大巴风尘仆仆地聚集在都江堰紫坪铺镇。这里是从四川成都市通往震中汶川的要道,距离汶川县边界2公里。军人们背着铁锹和救急粮食,开始徒步走向汶川县。这里距离震中汶川县中心约60公里,距离最近的映秀镇30公里,而且都是山路。南京军区的一名解放军战士说:“为了和灾难搏斗,我们开始展开第二次长征。”运送救灾物资和伞降部队的直升机不停地飞往汶川县。
香港《南华早报》5月16日发表文章,题目是“灾难造就英雄”,文章摘要如下。
中国12日发生的地震震撼了全国,但也使全国上下团结起来帮助幸存者。
这场悲剧使人们展示了比较好的一面。居民们捐钱、献血,甚至是捐铁锹。
英雄也包括军人和武装警察。在国家电台播出的一则新闻中,一名获救儿童对一名士兵说:“解放军叔叔,有你在这里,我就不害怕了。”
“我们是军人,不怕累”
《香港商报》5月17日发表文章,题目是“令人肃然起敬的军人”,文章摘要如下。
在争分夺秒的救灾抢险的紧要关头,为了争取第一时间奔赴震中汶川县救人,解放军战士不惜排除万难,跋山涉水,冒着艰难险阻,身负沉重的救援物品徒步10多个小时。
电视荧屏的一组镜头所见,本港电视台记者访问一个满头大汗的年轻战士,问:“你们辛不辛苦?”这个战士回答:“我们是军人,不怕累。”一句平平淡淡不造作的回答,令人感到既亲切又肃然起敬。
战时卫国,平时为民。在历次的特大自然灾害中,人民解放军都率先站在抗灾抢险救援的第一线。上世纪90年代华东大水灾如是,今次四川大地震亦如是。自大地震发生后,从电视画面每一个镜头所见,在每一个抢险救人的地方,在每一片颓垣败瓦下,都有解放军战士在场,最危险的地方、最艰难的时候都见到解放军的身影。解放军在这次抗灾救援行动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关键作用。
这两三天的抗灾救援过程中,许许多多感人事迹都出现在解放军战士身上。据报道,有些战士连续十几二十个小时没眠没睡,为的是争分夺秒去抢救被困在大石下的灾民。只要在颓垣败瓦下发现生还者,就不惜任何代价尽力抢救。
有些战士在抢险救人的过程中受了伤也不下火线,有些面对摇摇欲坠的瓦石仍深入险境,许多被活埋的灾民都是由此而被抢救出来的。有解放军出现,受灾及被困的灾民就如见曙光。
在未来一段日子,可以相信将有更多更感人的英勇事迹发生在解放军战士身上。
好一句“我们是军人”,充分体现了人民解放军为国为民的伟大情操及不怕苦不怕死的精神。我们深感骄傲和自豪:我们有这支军队和战士。
4 新时代的钢铁战士武文斌
新华网四川都江堰6月29日电(蔡晖、张玉清、黄书波、张汨汨) 这双手——伤痕斑驳。
浅黄色的硬茧里面,还留着3个乌紫的血泡。
32天难以想像的奔忙,这双手,未曾歇过一天。
如今,这双手静静地停在那里——主人,已长久安睡,告别了他所眷恋的土地,却把一个英雄的名字,永远写在了人民的心间——
武文斌。
士兵的梦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军人
武文斌出生在大别山区一个尚武的农村家庭,父辈兄弟7人,有4人穿过军装。
武文斌从小就对军营充满了向往,最爱戴父亲的军帽,最爱玩的游戏是“打仗”。在父亲武中林的记忆里,儿子“作战”特别勇敢,被小伙伴们包围了,也绝不投降,即使“中弹”了,也会像电影里的英雄一样,一手捂住“伤口”,一手还举着木头大喊着冲锋……
高中毕业时,武文斌在志愿表的“提前录取”一栏,一口气填了3所军校。
遗憾的是,心仪的军校与他擦肩而过,武文斌被河南一所大学机电一体化专业录取。
武中林亲自“押”儿子去报到。谁知入校第二天,儿子还是扛着铺盖回了家:“我想好了,我要参军,我要去当一个真正的战士。”
“就是这么倔。”每当回忆起儿子的执著,武中林总是半赞半叹。
新兵下连,武文斌被分到了济南军区“叶挺独立团”一营二连。在第一封家信中,他写道:“我被分到‘红二连’,就是长征中出过‘飞夺泸定桥二十二勇士’的连队。以后,我也是英雄连队的一员了!”
第二天参观连队荣誉室,走过《飞夺泸定桥》的油画,走过一面面鲜艳的锦旗,走过“新时期二十二勇士”光荣榜,武文斌代表新同志发言:“当兵,就要像‘要桥不要命’的二十二勇士一样,敢于压倒一切困难和敌人而不被困难和敌人所屈服。”
苦练军事技能,钻研军事知识,学习科学文化……武文斌下定决心,要成为最优秀的军人。
2003年5月的专业考核,仅仅接受了3个月训练的武文斌,就熟练掌握了炮手专业的全部基础练习内容。在随后的全团“铁军杯”军事比武中,他勇夺“炮手课目”第一名。
5月29日,是“飞夺泸定桥胜利纪念日”。每年的这个时候,“红二连”都会开展“新时期二十二勇士”评选活动。13年来当选的“勇士”,全部是老兵。
然而,2003年的5月,这个历史被改写了。新兵武文斌,成为“红二连”有史以来第一个以半年军龄当选的“新时期二十二勇士”。
“红二连”优秀士兵,“叶挺独立团百名铁军之星”……接踵而来的荣誉,没有打乱武文斌努力的步伐。在他看来,新时期的“勇士”不仅要军事素质过硬,更要成为“文武双全”的知识型军人。
2005年7月,武文斌以全团第一名的成绩,考入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测绘学院士官大专班,圆了自己的军校梦。
面对深奥的理论,有的同学觉得:“士官嘛,只要会操作仪器就行,啥理论不理论的,没用。”
武文斌却说:“如果只学操作,在部队学一样可以。有机会进入院校,就是为了‘知其所以然’。”他捡起久违的高中代数、几何课本,自学了大学数学、大学物理和大学英语等课程。在校期间,他连续两年被学院评为优秀学员。
即将毕业,文斌却永远地离开了他迷恋的书本和训练场。这离他拿到,只有12天。
士兵的愿望:帮助所有能帮助的人
噩耗传到家乡,河南邓州张村镇一片哀泣。
93岁的五保户武明军老人,望着门前得子河白花花的河水,老泪纵横。“咋整啊?我的亲娃儿,你让我怎么活?应该是你送我的呀!”几十年没有流过泪的老人,泪如雨下。
武文斌第一次来拾柴火,是几岁?老人记不得了。只记得那时候,总有一双肉乎乎的小手,给他捶背。等武文斌的个子长得比扁担高了,武爷爷家的水缸,就再没有空过。
参军以后,每次探家,武文斌总要给老人捎些水果、和好茶,陪老人说说话……
那个活蹦乱跳的娃儿,咋就这么去了?
已经退休的武安珍老师,从报纸上看到了那则让人心碎的消息。她翻出当年学生们的合影,摸着照片上已经有点模糊的小脸,看了一天,哭了一天,念了一天:“死心眼儿的孩子啊……还是当年那个样儿……”
老师记得,那个夏天的午后,镇上程子明一家专程找到学校来,见了文斌就拉着他的手喊“恩人小英雄”。
原来,程子明不慎掉进了得子河,路过的武文斌看见了,衣服也没脱,一个猛子扎进河里,把他救了上来。
“搁谁都要救的……”五年级的“小英雄”害羞极了,直往后躲。
“这孩子心软啊——”武文斌的高中班主任翁辉老师,长长地叹息。 武文斌心软,见不得老乡们受苦。在都江堰,看到一顶帐篷里挤了20多个乡亲,他心酸,回去就对战友们说:“老乡一天没安置好,我就一天不休息。”
在胥家镇,看见乡亲们睡在砖头铺的床上,他心疼得皱眉。帮群众安板床,他一天拧了1400多个螺丝,拧得双手起血泡。战友让他歇歇再干,他只是摇头:“早点把床安好,老乡们就少受点罪。”
在玉堂镇,他看见一个老伯顶着烈日打油菜子,就跑过去帮忙,一帮就是2个小时,迷彩服汗湿得像刚从水里捞出来一样——战友们说,武文斌进入灾区就没午觉,只要有空,就跑去帮乡亲们干活。
抗震救灾的日子,武文斌那台折了半截天线的收音机,每天按时开着。他总是那么专注地听——都江堰市50%房屋损毁,受灾群众40多万,372084名群众等待安置,需建过渡安置房99670套……
“好好泡个脚,明天接着干。”牺牲前的那个晚上,武文斌最后留下的话,仍然和“干活”有关。那天,他和战友们卸了8车板材,再往前一天,是14车。抗震救灾32天来,部队轮休了好几次,他却一次都没休息过。
“战友一路走好,英名砥砺后人。”武文斌的灵堂前,炮指连81名官兵的送行寄语,伴着长明灯的烛火,在风中轻轻摇曳。
“武文斌——”
“到!”
每晚点名,念到逝去战友的名字,全连官兵都要齐声答道。
士兵的遗憾:当一个好儿子好丈夫
午后的阳光透过窗户,淡淡的光斑仿佛金色的蝴蝶,停憩在这张熟悉、安详的面容上。
“你一个人躺在这儿,孤单不孤单?”武文斌的妻子杨卫华,从千里之外的郑州赶来。她拉起丈夫僵硬的手,轻轻贴在脸上。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这双如今遍布伤痕和血泡的手,曾经那样温暖而坚定地牵着她的手,要同走一生的路。
“你说过,要等抗灾胜利了办婚礼,去拍婚纱照;你说过,我们要买新房子,要一起孝敬老人;你说过,要一辈子疼我,照顾我……这些你都忘了吗?”拉着丈夫的手,杨卫华一次次昏厥……
初相识,武文斌就坦承,自己出身农门,家里还有残疾的弟弟和病重的母亲。可杨卫华觉得,这小伙子人实在,心肠好,有担当。明知做军人的妻子,要有额外多的付出和牺牲,可她还是铁了心。
跟他走在大街上,武文斌的一双手总不闲着,一会儿帮老人提提包裹,一会儿帮大婶扶扶车子。遇到小孩子,武文斌总要张开两手护着,生怕孩子跌倒了、摔坏了……被武文斌帮助的人,常对杨卫华说:“这小伙子,真不错。”
领到结婚证的那天,炒得一手好菜的武文斌亲手熬了浓浓的鸡汤,捧到岳母面前:“妈,我会像照顾亲生母亲一样照顾您。”
武文斌在杨卫华耳边轻轻地说:“别人都买了新房,咱们只能租房住,真是委屈你了。放心,我一定努力,让你早点住进新房……”
这一切,如今都已随他而去,去得那样突然,那样匆忙——
就在牺牲的前一天,武文斌还给家里通电话,报平安:
“爸,我们现在开始搭板房了,老乡们过两天就能住进去。等救灾胜利了,我就回来看你,给您买好烟抽。”
孝敬的武文斌,再热的天,也没喝过冷饮,吃过雪糕。
“我少花两块钱,爸妈就能多吃一碗饭。”省下的工资,他隔几个月就三五百地寄回家。
得知噩耗,武文斌的母亲哭干了眼泪,哭哑了嗓子;武文斌的父亲数日粒米未进,眼睛布满血丝。
痛断肝肠,莫过白发人送黑发人。然而,武中林,这位退役老兵没有流下过一滴眼泪。这位住土坯房、做清洁工的老人,把部队和群众捐助的3.6万元慰问金转捐给了都江堰的学校后,向部队提出了他唯一的要求:
“我的身体还结实,文斌没有干完的活,我要替他干完。”
5 抗震救灾失事直升机组
新华网成都6月10日电(记者曹智、刘永华、白瑞雪、李宣良)折放在书桌一侧的纸条上,密密麻麻记了十多个电话号码。从名字上判断,前面两个号码,显然是主人兄弟的。
离开前,主人似乎与其中某个号码联系过——或许,那就是他留给亲人最后的声音。
挂在书桌对面的军装上,赫然写着主人的名字:邱光华。
5月31日13时,成都军区某陆航团51岁的特级飞行员邱光华和他的734机组——27岁的副驾驶李月,47岁的空勤机械师王怀远,28岁的空勤机械师陈林,23岁的物资装卸和地面警戒员张鹏,前往理县执行救灾任务。
14时56分06秒,直升机在返航途中,遭遇天气突变,不幸失事……像雄鹰一样,5位勇士永远地汇入到了川西北的青山之中。
战士,闻令而动
“每一回飞行,都是与死神擦肩而过。”回忆5月12日以来一次次拯救生命的飞行,48岁的陆航团飞行员陈远康说,拐弯、拉升、降落,飞行员的每个动作只有一次机会。
在峡谷中贴着山峰飞行,在狭窄的江边寻找降落点,在强烈的气流中颠簸……所有乘过直升机进入震中的人们,都忘不了视线周围每过三四百米就拐弯的大山,忘不了视线下方湍急的江水,忘不了山头之间蜘蛛网一样的高压线……
陈远康记得,部队投入抗震救灾以来,邱光华几乎每天都要提醒大家:“沟里风向变化太快,一定要注意高度……”
5月31日12时,接到团长余志荣命令——运送10名防疫专家前往理县,当天已经执行了2个架次任务的机长邱光华和副驾驶李月、机械师陈林立即作飞行准备。得知机上还缺一名空勤机械师,正在午休的王怀远一跃而起。快要起飞时,这些天来一直在帮各机组装卸物资的士官张鹏也蹦上了直升机。
5名闻令而动的战士,没有犹豫,就像地震发生那刹那他们的第一反应——请战,请战!
震后第3分钟,陆航团启动应急预案;
第30分钟,所有直升机进入待飞状态;
第118分钟,2架直升机飞向震中……
那么多的救灾物资,早一分钟完成装卸,就能早一点到达灾区。战士张鹏,坐不住了。已被支部列为党员发展对象的他,提出了一个让人难以拒绝的请求:请党组织在抗震救灾的战场上考察我!
接下来的日子里,这个平时话特别少的战士,似乎一下子迸发出了全部的热情:大部分官兵轮班工作,他却每天从早到晚穿梭在仓库和直升机、成都和重灾区之间;无论多晚归来,他总不忘提醒值班员,明天一定早点叫他起床,十几天里他完成了170个架次物资的装卸任务;团里交纳特殊党费,他把兜里仅有的80元,作为一个非党员的特殊党费交了出来……
机长邱光华原本也不在救灾人员名单上。按照飞行员管理的有关规定,还有11个月,他就将到龄停飞——而他的老家就在重灾区。
邱光华说,这一带地形复杂,我经验比较丰富,应该到最前线去,而且,我还能多带带年轻同志,让他们尽快成长起来。
作为我国培养的第一代少数民族飞行员,来自羌寨的邱光华,是茂县人的骄傲。这次灾难中,家中房屋被毁,年近80岁的父母住进了窝棚——这是地震发生5天之后,邱光华才得知的消息。通讯中断的那些天里,面对同事们的安慰,邱光华总是喃喃低语:“什么消息都没有,估计没希望了……”
其实,从大地震发生当天起,邱光华就曾多次飞过家乡上空。一次抢运伤员时,机降点距家不足800米,在等待升空的间隙,他仍然没有离机回家。
当直升机飞越满目疮痍的故乡,邱光华的眼中是否有泪?当他的机组从灾区接出一批又一批伤员,他是否在人群中寻找过白发的双亲?
这一切,我们已经无从知晓了。
但我们知道,邱光华所在的陆航团,包括团长在内,7名飞行员的家都在重灾区。他们无暇顾及亲人,无法顾及危险,因为前方,有战士必赴的使命。
如同此前的63次飞行一样,当邱光华机组第64次飞向地震灾区时,人们安静地等待着,等待他们带回伤员和一大堆替灾区群众报平安的纸条。
然而——这一次,雄鹰却选择了在他们热爱的土地上空,永远地飞翔……
雄鹰,向往蓝天
搜救,从直升机失事那一刻就开始了。
在汶川县城至映秀镇的山谷间,直升机和地面部队拉开了一张天地搜救的大网,人们在这条曾创造无数生命奇迹的通道中,再一次期待着奇迹的发生。
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整个中国,都在聚焦那架尾号为734的直升机。
这是一架上个世纪90年代初装备部队的米-171直升机。
把这批飞机从厂家接飞回国的,正是邱光华。
在陆航团年轻飞行员眼中,有着5800小时飞行经历的邱光华不仅是全大队最年长者,也是经验最丰富、技术超一流的飞行员。
他们清楚地记得,1999年10月,当接到把遇险台胞接出贵州山区的命令后,是邱光华冒着细雨在没有航线的高原上开辟出了一条新航线;
他们清楚地记得,在2000年的一次军事演习中,是邱光华机组以高难度的战术动作震惊全场……
王怀远曾经是歼击机飞行员,一次身体小恙导致停飞。
或许只有当过飞行员的人,才能理解他们对于蓝天的向往。从地面机械师到空勤机械师,不放弃的王怀远重回蓝天,带出了一批为飞行员护航的年轻机械师。
1985年底,西藏墨脱发生严重雪灾,部队派出4架直升机参加抢险。
在这次“黑鹰”首次救灾行动中,运输机把一架“黑鹰”空运到西藏。负责拆卸和组装工作的王怀远,和同事们一起仅用了4个小时就完成了直升机的组装。冰天雪地中,为了保持电瓶的温度,他把自己的衣服脱下来盖住设备,边吸氧边操作……
先后在直升机修理厂、机务大队担任过领导职务的王怀远,对外场和内场工作都高度熟悉。团装备处发动机主任闫二虎说,平时他们只要一提起某种故障的情形,王怀远都能立即说出问题出在哪 里、怎么解决。
团里的年轻人对王怀远又爱又怕。平时,兄长一般的他喜欢跟大家一起聊天、抽烟。可一到停机坪,谁开个玩笑,他都要干涉。
王怀远说,我严格要求,是对战友们的生命负责!
28岁的陈林,2001年从军校毕业后短短4年就通过考核,从地面机械师成为空勤机械师,是同批技术人员中第一个“提空”的。
每一次飞行结束,他都要爬进密不通风的尾梁,仔细检查每一个部件。他所在的中队,机务维护水平一直走在全团前列。
还有被列为重点人才培养的李月,驾驶技术出色的张鹏……
若没有这场不期而至的事故,这该是一个多么优秀的组合!
战友们在盘旋的铁鹰里焦急地寻找着邱光华机组的一丝丝痕迹。一下机,涌上心头的,又是昔日共事的点点滴滴。
飞行大队教导员向守友说,邱光华头发都有些花白了,但还总把自己当作“新同志”。点名、集合,他比谁都先到;打扫卫生,他总是第一个拿起工具。当一家直升机公司用丰厚的年薪邀请他加盟时,邱光华拒绝了:“我从山里走出来不容易,要珍惜党和人民给的荣誉。”
飞行员王朝勇说,自从2003年毕业分配到陆航团后,李月的每一个除夕都是在值班室度过的;家在驻地的李月,总是把团聚机会让给两地分居的战友……
5月31日下午,汶川县漩口镇群益村,一架直升机从天空掠过。3岁的魏佳丽拉着奶奶胡群辉的手:“奶奶,那个直升机要飞到哪里去喃?”
老人看了看空中铁鹰行进的方向:“直升机怕是要回家了。”
“那它还回不回来?”孙女又问。
“吉祥鸟每天都来。你喜欢看,我就每天都带你来看……”
胡群辉坚持认为,她们所看到的,就是那架尾号为734的直升机。
勇士,还在身边
张鹏的房间原封未动。从直升机失事到现在,战友们仍然相信,他会回来的。
房间的外墙上,挂着一部红色的电话机。
出发时,张鹏是否就是站在这里,给远在山东滕州农村的父母去了最后一个电话?
陆航团管理股管理员高跃说,参加抗震救灾以来,张鹏的话突然多了起来。睡在车里、走在路上,时不时跟战友们说说在灾区看到的人和事。
“我想收养一个孤儿。”一个晚上,张鹏突然冒出这么一句。
高跃哑然失笑:“小屁孩儿,你自己还没长大呢!”
“长没长大不在于年龄,而在于是否懂得了责任,是否勇于去担当责任。”
张鹏一字一顿的回答,让高跃怔住了。
灾难,让这个长着一张娃娃脸、几天前还在为没能跟明星合上影而沮丧的**,长大了。
惦念着灾区孤儿的张鹏走了,734号机组走了……留下的是一串用生命写成的数字:大地震以来,734号机组连续执行复杂地理、气象环境条件地区抢运受伤群众和运送救灾物资任务,飞行63架次,运送物资25.8吨,运送救灾人员87名,转移受灾群众234名……
“一架直升机,装不下多少伤员啊。”李月好几次跟同事们说,“直升机要是能不休息就好了,我愿意从早到晚不停歇地飞。”
李月是家中的独子。今年初,刚刚领了结婚证的他还没有来得及举办婚礼,就投入了抗雪救灾工作。随后纷至而来的任务,让婚礼一次又一次推迟。
旅游结婚,是李月最初的想法。热爱摄影的他,电脑里存满了花草、动物的照片。他想用镜头,在名山大川的背景里留下最美的蜜月记忆。
新郎和摄影师,却永远缺席了。
陈林曾向战友们描述他念念不忘的一幕:一对受伤的映秀夫妇被送上飞机后,一直紧紧地拥抱在一起。机组人员安慰他们说,没事,没事,咱们已经安全了,但两人还是不分开。
不知陈林是否在某一次报平安的电话中,把这个故事告诉了妻子?如今痛失丈夫的妻子,是否会在忆起这一幕时,责怪丈夫没有多留些团聚的时间?
地震发生后,陆航团在操场为飞行员家属搭建了避灾帐篷。陈林却坚决不让妻子来队:“团里这么忙,不要添麻烦了!”
5月30日11时,当妻子带着刚满周岁的女儿来队看望已经半个多月没有见面的陈林,谁也没有想到,这就是夫妻、父女的最后一面……
邱光华的妻子,至今没有工作。战友们小心翼翼地说出飞机失事的消息后,她说:“我能接受这个事实,我为他们的英勇行为感到光荣和自豪……”
此言,让一屋恸哭。
或许王怀远再也无法兑现自己的承诺了-就在直升机失事前几天,他对患有腿疾的弟弟说,执行完这次任务,就带他到大医院做假肢。
繁忙的工作,让王怀远无暇顾家。妻子先是随军,后来又不得不辞去教师工作,全力照顾丈夫和明年就要参加高考的女儿。经济适用房刚刚装修完,现在每月还着一笔数目不小的贷款……
还有几年就能退休的王怀远,早已替自己的退休生活做好了安排-回四川泸县的老家,种橘子。
他常常说,农民的儿子,不能离开土地……
正是为了这片挚爱的土地,734机组献出了一切。
正是为了这片挚爱的土地,他们的战友又驾驶着雄鹰飞向了蓝天……
青山作证,在这片饱经灾难的土地上,一度荒芜的田间已插满秧苗,昨日的废墟上正在升起袅袅炊烟……
6 解放军选手陈燮霞北京奥运会为中国军团勇夺首金
中国体育代表团副团长肖天9日在陈燮霞为中国体育代表团夺得第一枚金牌后表示,陈燮霞为中国军团开了个好头。
陈燮霞当日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体育馆举行的北京奥运会女子举重48公斤级比赛中为中国代表团夺得北京奥运会首金,同时还打破了这个级别的挺举和总成绩的奥运会纪录。
从上午10点起,肖天全程观看了女子48公斤级的比赛,赛后他高度赞扬陈燮霞在比赛中的表现。在谈到这枚金牌的“分量”时肖天说,摘得金牌又刷新奥运会纪录,这枚金牌非常“重”,这枚金牌鼓舞了整个中国奥运军团的士气。
肖天说,举重历来是中国奥运军团的夺金大户,他说其实每一枚金牌都来之不易,中国举重的长盛不衰,得益于选手们平日的刻苦训练。
在场的中国代表团副团长崔大林也表示:“陈燮霞顶住压力夺得金牌,非常不错。”他说,其实竞技体育每一枚金牌都不是随便“拿”的。他说,中国举重队在今后的举重比赛中还有9个人8个级别的比赛,相信他们还会不断创造新的佳绩。
崔大林说,奥运会竞争的大幕刚刚开启,中国军团各个项目选手将会全面出击,亮点会陆续呈现。
7 “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
新华网北京9月28日电 28日17时37分,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传来“飞船着陆成功!”的喜讯,控制中心大厅内顿时一片欢腾,人们为神舟七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安然着陆而兴奋地拥抱在一起。专程前来观看飞船回收实况的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和在场的载人航天工程指挥、技术人员一起热烈鼓掌,共贺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获得圆满成功。
9月25日21时10分04秒,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按照预定计划,飞船在太空预定轨道绕地球飞行45圈后,于28日傍晚返回。
16时20分许,等来到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指挥大厅,和载人航天工程指挥、技术人员一起等待航天员的归航。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在轨运行期间,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与“远望”号航天远洋测量船、各地面测控站密切配合,在有关科研单位的大力协同下,对飞船进行了持续、测量与控制,确保了飞船正常运行。
据介绍,在68个多小时的太空飞行中,航天员飞行乘组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始终与地面保持密切联系。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通过航天员生理遥测参数,随时了解他们的身体状况。飞行期间,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在地面组织指挥和测控系统的协同配合下,顺利完成了空间出舱活动和一系列空间科学试验。按照预定计划,神舟七号载人飞船成功释放了伴飞卫星,进行了绕飞试验。
16时47分,当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在太空中运行第45圈,飞临南大西洋海域上空时,在那里待命的“远望”三号航天远洋测量船向其发出返回指令。
16时49分,飞船建立返回姿态,返回舱与轨道舱分离。随后,飞船制动发动机点火。电子显示屏上的图像清晰地显示,神舟七号载人飞船飞行高度不断降低,正从太空飞向祖国的怀抱。
在飞船返回舱穿越稠密的大气层后,返回舱在内蒙古中部草原成功着陆。担负飞船回收任务的西安卫星测控中心所属着陆场回收站及时发现目标,在陆军航空兵部队配合下,迅速抵达返回舱着陆地点,协助航天员安全出舱。
18时28分,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宣布: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圆满成功。大厅内顿时掌声雷动。
在热烈的掌声中,宣读了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贺电。贺电说,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实现了我国空间技术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跨越,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空间出舱关键技术的国家。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向圆满完成这次飞行任务的英雄航天员,向所有参加这次任务的广大科技工作者、干部职工和部队官兵,表示热烈的祝贺和亲切的慰问!
贺电说,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是我国航天科技领域的又一次重大胜利,是中国人民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进程中取得的重大成果。祖国和人民将永远铭记你们的历史功勋。
随后,会见了在指挥厅紧张工作的载人航天工程指挥和技术人员,并和大家一一握手。
观看回收实况的领导同志还有:、、、徐才厚、郭伯雄、何勇、、,中央军委委员陈炳德、李继耐、廖锡龙、靖志远、、。
8.海军总医院原副院长冯理达
新华网北京7月3日电(陈万军、王玉山)2月8日,农历大年初二,冯理达老人走了。
4个多月过去了,人们的思绪仿佛还停留在年初那个寒冷的早春,她的事迹依然被人们广泛传颂——医生们以她为榜样努力工作,被她救治过的患者每每说起她总是潸然泪下,康复医院的孤儿抱着她的遗像奔赴四川地震灾区当,她的墓前每天都有人献上洁白的鲜花……
一个人逝去的时候,是怎样的力量让我们对她怀念万分?
一个人逝去的时候,是怎样的品质让我们对她记忆长存?
一个人逝去的时候,又是怎样的精神照亮我们前行的路?
(一)
冯理达是一个充满责任感的人。在她83个人生年轮中,“责任”两个字深深烙在她的心里,印在她的行动上。
作为一名军医,冯理达常说的一句话是:我的工作就是为官兵服务,为人民服务。
海军总医院原传染科护士李永妹曾经和冯理达在一个科室。那时,冯理达如果加班晚了或者值班,就和李永妹挤在一个宿舍里住。
1973年冬天的一个夜晚,冯理达是值班医生,李永妹是值班护士。
凌晨3时,驻京某仓库的一名19岁战士被紧急送到海军总医院,经诊断是先天性脑血管畸形。
“当时医院还没有呼吸机,病人由于肝水肿压迫呼吸中枢,只能靠人工捏着氧气皮球给病人供氧。”李永妹回忆说,“要卡着时间捏,不能快也不能慢。冯理达一直守在这名小战士的病床边捏氧气皮球,直到他脱离危险。”
“小战士出院那天,眼含热泪向冯理达敬了一个庄严的军礼。”李永妹说。
作为一名著名的社会活动家,冯理达尽其所能传递着对社会的责任。有段时间,冯理达的儿子罗悠真非常不理解一贯勤俭节约的母亲为什么常常缺钱花,每月还没到月底,就催着工作人员去查查工资发了没有。
“我知道,母亲买的衣服一般是二三十元钱一件的,平时吃用也非常简朴,一条磨了好几个洞的棕色毛裤,她都舍不得扔,补了又补,一直爱惜地穿着。”罗悠真说。
后来,还是跟在冯理达身边20多年的陈淑英医生解开了罗悠真心中的不解。
上世纪90年代初,河北省张家口发生地震,得知灾情后,冯理达第2天就发电报向张家口市民政局寄去1000元;
一个建军节前夕,冯理达到解放军某炮兵团给官兵讲课时,看到学习室缺两台显示器,立刻拿出2000元钱;
司机陈昌进家里经济困难,哥哥上学掏不起学费,冯理达就每月给他家里寄去600元;
……
“几十年来,冯老给贫困山区孩子买书本,给灾区老百姓捐钱捐物,不知道花了多少钱。她看不得有困难的人和事。”陈淑英说。
1989年,冯理达被增补为第七届全国政协委员,她既感到光荣,更觉得重任在肩。此后,在当政协委员的19年间,她经常深入农村、学校、厂矿和企业进行调研和考察,体察民情,了解民意,先后单独或合作撰写提案121件,内容涉及“三农”问题、医疗卫生、青少年教育等多个方面。
“每次参加政协会议,冯老都会早早到会场。她精心准备的发言总能引起反响。会议间隙,她还给大家讲健康健美和长寿方面的知识和心得。”一位原全国妇联的领导同志说。
2002年,冯理达以一份要关注“亚健康”问题的提案引起广泛关注。
“冯老把向社会传播健康理念当作自己的责任。”曾经在当年的“两会”就这个问题采访过她的新华社记者徐壮志深有感触地说,“她在政协会议上呼吁关心国人健康,倡导心态、活动和营养的全面健康。”
近年来,冯理达把自己呕心沥血编著的6册200多万字的《健康健美长寿学》,无偿送给干部群众和部队官兵,并深入社区、农村和部队传授健康讲座500多场,被人们亲切地誉为“健康使者”。
“你我多一分责任,生命便多一分价值;大家多一分责任,和谐社会就早一天实现。”在冯理达去世后的今天,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记住了她写在日记本上的这句话。
(二)
冯理达一生最爱兰花。
至今,在她的办公室和卧室里,仍摆着她生前种植的几盆兰花,碧绿的叶子苍翠欲滴,洁白的花朵散发着淡淡清香。
儿子罗悠真说,妈妈喜欢兰花,并且经常画兰花,因为她认为兰花品质高雅。
2月16日,冯理达遗体告别仪式的当天下午,罗悠真就把配给母亲的轿车上交给海军总医院。他说:“车是组织上配给母亲工作用的,现在她老人家走了,就应该及时把车交还。这样做,母亲在九泉之下也会欣慰的。如果我自己留用一年半载,不仅违背了母亲生前的教诲和做人原则,我的良心也会受到谴责。”
这件不起眼的小事,反映的却是冯理达秉持父亲冯玉祥遗训“靠自己的双手劳动就不会饿死”的高贵品质。
“都说我是冯玉祥和李德全的女儿,可我冯理达哪去了?”在罗悠真的记忆中,母亲从来没有躺在“名门之后”的功劳簿上享受过什么特殊待遇,每天都在拼命工作,“姥姥当了16年卫生部长,但一次也没有打招呼帮助母亲入党;那时候人民大会堂有演出票,可母亲和我一次也没有去看过。”
北京市石景山区绍家坡红十字康复医院,有30多名来自贫困地区和身有残疾的孩子。2月9日,冯理达去世的第2天,孩子们自发在康复医院布置了一间灵堂,每天对着遗像,陪奶奶说话,倾诉对奶奶的思念和感恩之情。
从小父母双亡的丁智炜,如今已是康复医院的护士长。1990年刚到医院工作时,因没有全国粮票经常饿肚子,是冯理达定期给她送来粮票,也是冯理达把她送到北京光明中医院学习。
2003年,丁智炜参加抗击非典战斗,是冯理达第一个打来电话鼓励她:“勇敢点,坚持点,你一定行的。”
在冯理达的鼓励下,丁智炜两上一线,被评为首都抗击“非典”先进个人。
冯理达的去世,让丁智炜悲痛至今。她说:“平时我和奶奶无话不谈,就连和家人生气也向奶奶倾诉,奶奶总是耐心听我讲,再一遍遍开导我。我会永远记得她,她永远活在我心里!”
在人们眼里,80多岁的老人应该在家安享晚年。为了爱的传递,冯理达总是脚步匆匆。仅2007年,她就为社会各界进行健康辅导讲座96次,参加社会公益活动135次。
2005年,因长期咳嗽,多年没有系统体检的冯理达在工作人员的劝说下,打算抽时间好好检查一回。当天,就在负责体检的医生已经把各种表格和仪器都准备好的时候,冯理达接到政协的临时通知,请她陪同一个香港医学访问团。
放下体检表,冯理达立刻就走。她对劝阻的医生说:“人老了总会有点小毛病,不用大惊小怪。等我办完手头上这几件事,再来体检吧。”
至今,海军总医院一份编号为73331的病例档案袋里,仍保留着当时的体检表,上面除了姓名、年龄等基本情况已经填好外,其它栏目都是空白。
(三)
在许多人眼里,冯理达永远是一个勤恳工作、刻苦敬业的形象。实际上,她在向社会、向他人奉献大爱的同时,也倍加珍惜亲情。
作为女儿,她深深敬爱着父母;作为妻子,她深深爱恋着相濡以沫的丈夫;作为母亲,她深深疼爱着儿子……只不过,她把这种爱,埋在心里头,藏在文字中。
一篇篇写于晚年的深情日记,袒露出冯理达的心灵独白。
对父母——“1999年10月12日,星期二,参观将军纪念园,想念,是那么的想念,我最亲爱的爸爸妈妈。”“2005年8月5日(七月初一),星期五,亲爱的妈妈,您的女儿理达每日都在想念着您,今天是您109岁寿日,您知道吗?亲爱的妈呀!您的理达还是您的理达。”
对丈夫——“2003年11月8日,星期六,冬天来了,更想铮了,整整十个七了,纪念你。”“2003年12月6日,星期六,亲爱的铮,14个7天,98天,说不出的想铮,念铮,恋铮,报纸上登有昏迷145天后还清醒的。”
对孩子——“2007年6月10日,星期日,特别担心悠真的身体,老天爷要帮助我,我就这么一个爱子,太希望他身体、心态各方面都好。”“2005年1月5日,星期三,昨天悠真带来照片,真想小孙孙。”
就冯理达81岁生日那天,曾写下这样一段日记:2006年11月23日,星期四,不少朋友来,为了自己的生日,心中很感动。想着亲爱的爸爸、妈妈,永远不会忘记;想到亲爱的铮,共同生活了几十年,明年就是60年了,铮,我们永远在一起;想到亲爱的儿子,你那么好,又那么忙……
父亲,是她人生的启蒙老师;丈夫,是她坚定的革命伴侣。一篇篇文章中的语句,见证了冯理达的真情告白。
在《父亲的遗嘱是我一生的财富》文章中,冯理达说:“作为军人,他正义凛然,从容大度;作为父亲,他慈祥严格,幽默风趣。”“我和父亲在一起总感到很幸福。他没有给我们留下什么物质财富,但他生前的言传身教和他写下的嘱托对于我就是最宝贵的财富。”
在《永不凋谢的爱恋之花》文章中,冯理达写道:“回忆自1945年,也即59年来,咱们共同走过的道路,共同为祖国、为人民所付出的心血,共同跨过的爱情之桥,每一年,每一月,甚至每一天都有那么多共同的、相互的、关爱的、无声的神念、无言的思念。亲爱的铮,多少语、多少言,归纳起来就是思你,念你,想你,恋你……”
一件件至今仍保留办公室里的实物,盛满了冯理达的无言表白。
书柜里,摆得最多的是关于冯玉祥的书,墙上挂的照片中,最大的是她和父母的合影;
办公桌触手可及的地方,放着一本罗元铮去世前写的《随吟集》,里面夹着许多纸条;办公室里间的卧室里,单独挂着一幅他们俩结婚50周年时的合影;
办公桌玻璃下,压着15张冯理达最喜欢的照片,其中一多半,是她和儿子一家人的合影……
“父亲的骨灰盒就放在家里,每天晚上睡觉前,母亲都会在骨灰盒前默默地呆上几分钟。母亲的双人床上,摆放着父亲用过的被褥,叠得整整齐齐。客厅里父亲生前喜欢坐的摇椅上,母亲摆放着他最喜爱看的《古代谚语精华解说》,每天早晨起来会翻开新的一页……”说到这些,罗悠真掩面而泣。
在冯理达一篇写于2006年3月29日的日记中,她写下了这样的话:“只拥有事业的人生是不完整的,亲情、友情是生活的基石,是人性光辉的一面。”
2008年2月8日18时10分,海军总医院洁白的病房里,冯理达安静地躺在儿子的怀里,轻轻地说:“悠真,你爸爸想我了,我要走了……”
这是她对这个世界说的最后一句话。
4个多月过去了,人们的耳边,依然一次又一次地响起冯理达的名字。只是,人流涌动的海军总医院院内,再不见那个曾经熟悉的身影。
一个人的名字可以被追忆多久?我们无法知道。但我们可以祝愿:愿生者有那不朽的爱,愿逝者有那不朽的名。
9 参与奥运开幕式的武警某部官兵
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北京奥组委主席刘淇等北京市和北京奥组委领导,今天看望慰问了参加奥运会开幕式的海军和武警部队部分官兵。
中央军委委员、总政治部主任李继耐,中央军委委员、海军司令员一同看望慰问。
以海军大连舰艇学院学员为主组成的海军仪式标兵队,主要承担奥运会、残奥会开闭幕式的仪式标兵任务。武警某部官兵参加了奥运会开幕式《吟诵》、《戏曲》、《丝路》等核心段落的表演。刘淇对参演部队官兵为开幕式成功举行所付出的辛勤努力和做出的重要贡献给予充分肯定,代表北京市委、市政府、北京奥组委和全市人民,向全体参演官兵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问候。北京市市长、北京奥组委执行主席向部队赠送了锦旗。
刘淇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的充分肯定,得到了全国人民的一致好评,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赞扬,取得了圆满成功。开幕式是一个非常复杂、庞大的系统工程。参与这项工作的广大指战员,表现出高度的政治觉悟、优良的工作作风、严明的组织纪律和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精神,以心血和汗水保证了开幕式的顺利进行,实践了“奉献、忠诚、无悔”的奥运誓言,展现了当代中国军人的风采,向党和人民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他希望大家振奋精神,再接再厉,连续作战,乘胜前进,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昂扬的斗志,投入到下一步工作中,为举办一届有特色高水平的奥运会、残奥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总政治部副主任,海军政委,武警部队司令员吴双战、政委喻林祥等参加看望慰问。
10.大漠深处默默奉献的“中国51区”官兵
新华网11月25日电(记者 郑文浩)当记者乘坐的联航班机飞过巴丹吉林沙漠的上空,漫漫的黄沙瀚海宛如一个个凝固的巨浪,在诉说着自然威力和曾经的沧海桑田。而我们乘坐的这架飞机,目的地就是这沙漠中的一个机场。这个机场,你永远无法从官方地图上找得到,更无法从公开场合中得到它的确切名字。而这个机场,只不过是一个更加庞大的国防军事基地的一小部分。对于这个神秘的军事设施,那些"局内人"戏称之为中国的"51区"……
沙漠里的中国奇迹
没有更多的盘旋等待,飞机绕了一个弯就直扑向机场。没有便捷的停机平台,更没有壮观的候机大厅,记者只能以近乎上世纪80年代的方式走下舷梯。所有这些都证明,这个机场绝不是为了普通旅客而准备的,它已经简化了所有不必要的功能和噱头,正在用一种这个时代已经少有的"简朴"来证明自己的神秘和特殊。迎接记者采访团的军人伸出双手迎接我们的到来,正在这时,天空中又传来涡轮喷气发动机特有的"如撕裂帛"的声音:1架歼-7掠过了天空。我紧盯着它消失在跑道尽头的天空中。
一位来迎接的青年军官见我盯着机场的尽头发愣,连忙解释说:由于今天记者团到基地访问,训练、测试的战机大部分昨天就已经飞走了。从军官友善的微笑与和善的目光背后,我分明发现一种潜台词:这里的有些东西不该让你知道,这里的有些东西你也不该知道。"保密",成为后面几天采访中所贯穿的一个中心词汇。
其实,除了那些神秘的装备,这个基地在中国西北戈壁发展、壮大,本身就是一个更为壮观的人间奇迹。翻看基地提供的"脱密"材料,展现在记者面前的就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壮举。
从地窝子到先进国防试验基地
"基地"是经中央军委批准,于2003年12月正式组建的。虽然基地成立到现在只有五年,但这是空军试验、训练体制改革的结果。基地几个试验区的组建,都要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1958年1月18日,遵照的指示,、王尚荣以及苏联专家盖杜柯夫等人赴酒泉考察。同年3月3日,主席亲笔签署命令,我国唯一的一座综合性试验靶场正式组建。其中空空试验部为第二试验部,地空试验部为第三试验部,这分别是基地二个试验区的前身。1959年4月,受军委副主席指示,组建了空军第三训练基地(三区前身)。
组建仅仅是个开始,想在不毛之地建立起现代化的武器试验基地,我们的先辈们凭借的除了实干,就是坚信祖国强大、民族复兴的信念。1958年4月11日,陈士榘将军率工程兵部队进驻巴丹吉林沙漠,开始在"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荒芜绝人烟,风吹石头跑"的严苛环境下,开始了中国航空、防空武器实验基地的建设征程。在基地的博物馆中,记者有幸看到了当年建设者的"地窝子"。这是一种半地下的房屋,墙体都是土坯,房顶为了应付大风做了特别的加固。走进"地窝子",除了墙上挂着的一些生活用具,就是极端简陋的土炕。这些原始、落后的"地窝子"完全和先进、精密的国防试验基地不搭界。然而中国军人就是凭着那股子"精气神"在沙漠戈壁中开辟出了一片绿洲。
接待记者的招待所,坐落在基地第一试验区。从机场到第一试验区,客车仅开了10多分钟。公路两旁,阳光透过胡杨林树叶,在来来往往的车辆上投下斑驳的"迷彩"。走进基地,就感觉到是一个华北某个小城,如果不是军车牌照和来往士兵,很难感觉到军事基地那种特殊的氛围。不说那些高精尖的雷达、光学测试设备,不说那些遍布基地几十万平方公里的光纤传输线路,就是宛如花园式的幼儿园和居民小区,就足以证明基地人如何把这片近乎无人区的不毛之地变成国防军事重镇。在这片洒满阳光的静谧之中,只有如水的时光无言地记录下了基地的光荣与使命:
基地成立50年以来,先后完成了陆海空军2200项空空、空地、地空试验任务;完成了470余项新机新装备试验和作战平台改进鉴定任务;组织了150余次演习演练和战术对抗训练;取得科研成果1000余项。现在的基地,已经成为中国军队难得的"信息化战争实验场"和"战斗精神砺练场"。
信息化建设早已领先全军
何谓信息化战争实验场?对于中国军队正在从机械化向信息化转变的特殊时期,基地的信息化建设早已经领先全军,而绝不是仅仅电脑联网或一两件信息化装备。标志之一:拥有了光测、雷测、遥测等信息源丰富的立体化测控体系;标志之二:拥有全军第一个电子战综合训练场,使"复杂电磁环境"成为现实;标志之三:建成全军第一个光纤通讯网,联通基地上千台套设备;标志之四:拥有全国最先进的计算机处理系统,可以对复杂电磁环境下的多兵种高强度对抗实现实时、定量评估;标志之五:高度信息化的指挥系统。
而何谓战斗精神砺练场?人民空军的战斗精神可以用"忠诚、勇敢、善战"来囊括。而培养这种战斗精神,离不开科学化、系统化和尽可能贴近实战的强化训练。依靠基地的幅员广阔的信息化实验场,基地可以设置复杂的电磁环境背景,并组织导调大规模、多军种的红蓝对抗性训练。可以说,在基地完全可以组织类似于美军的"红旗演习"。没有高度信息化的指挥导调系统,提供这样一个演兵场就是一句空话。美军举行"红旗演习"的内利斯空军基地也是依托于内华达空军靶场,这绝不仅仅是巧合。
在参观基地的演习指控大厅时,记者发现这里和神七发射的指挥大厅惊人的相似。然而某试验区领导,却向记者们解释了这些相同后面的不同。火箭发射或者是地空发射,地面的发射装置都是固定的,对于这种发射的测控相对简单。而空中战斗则要复杂的多,双方的战斗机、空空都在高速运动之中,要想判定输赢高下,精确度需要达到十几米甚至一两米的水平,没有高度信息化和强大运算能力的指控系统是不可能的。今天在基地举行的大规模对抗演习中,可同步纪录回放空战过程,可以对空中的多目标进行实时监控,可以根据战术态势随机导控演习进程,可以模拟主要对手的战场目标。正是靶场高度信息化的软硬件环境,才能够为驻训部队设立逼真的训练环境条件。这些隐含在背后的实力,可算是基地50年以来孜孜追求的结果。
细红线——另类的标语文化
随着汽车进入基地第一试验区,可以赫然发现这里的标语不同于其他的军营,其主题就只有一个:保密。基地的领导者就是通过无所不在的标语,通过冰冷、强硬、命令般的语气,让基地每个人都对维护国家安全保持高度的警惕。
保密,这似乎是所有接触过中国军队的人都会记住的一个词。在所有的中国公开媒体中,中国军队除了某些开放部队,所有部队都笼罩在"某部""某舰""某型"的烟雾中。然而随着过去紧张的战时状态逐渐离我们远去,保密,似乎现在却面临着尴尬的境地。一边是保密审查制度依然存在,而另一方面却是失密、泄密、窃密的事件时有发生。有人说过去的保密制度已经不适应现在的时代要求,而有人反驳是网络时代使保密更难以开展。然而从基地的标语文化上,我却感受到了一种久违的战场紧张和肃杀。
在整个基地采访期间,上至司令、政委,下至士官、士兵,每个人都对"保密"有着坚定而清醒的认识。基地的领导不止一次地向采访记者表示:对于宣传基地当然欢迎,但是又存在着相当的"保密"上的顾忌,其中报道拿捏的程度和技巧,真是要记者们大费周章了。
就这个保密的问题,记者在基地曾经和一位从事雷达测试的军官探讨过。我向他提出过3个问题:第一,现在google earth上就可以看见基地的卫星地图,还怎么保密?第二,具体数据保密,外形能不能不保密。第三,如何协调保密和老百姓知情权的关系。他的回答很直接:首先,卫星侦察并不是万能的,除了卫星光学、电子、雷达的侦察,很多核心情报仍然依靠人工手段,因此如何防备间谍的渗透,重要性反而增大。其次,基地进行的都是我军最先进的空空、空地、地空武器测试和试验,专业的情报人员从外形就可以分析推测出射程、弹头威力等关键的技术性能,再辅助卫星、人工等手段,准确度就能达到相当程度,因此外形怎能不保密?第三,保密和知情权不是矛盾的,宣传报道基地就是展示并让民众知道我军国防科技现代化成就的有效方法。而保密就是用强制手段,规范人员的一言一行,杜绝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现在网上有一些军队内或者军工部门的人,仅仅为了一逞口舌之利,向外界甚至是网络上伺机潜伏的间谍透露了保密信息。既危害了国家,也害了自己。这样的例子在媒体上报道已经不是一两次了。
在和这位军官的交谈过程中,记者明显感觉到他目光中的郑重。说实话,在刚刚踏入基地的时候,军人特别是军官的的目光都是严肃的甚至警惕的,这让我多少感到有些不快。但随着在基地采访工作的开展,不快的感觉变成了内心的尊敬。作为承担中国最先进航空武器测试实验任务的基地,它这种近似于荒漠砾石的不近人情非但没有让人有任何的难堪和无法接近,反而是一种沉甸甸的厚重感和安全感。国家安全来不得半点马虎,军事斗争从来都是极端残酷。即使面对前来慰问的军队著名演员和歌唱家,基地保卫部门人员也能够在笑咪咪的表情下,一次次将他们的所有行李翻个底朝天。在基地,保密就是一条不可跨越的红线。长期的和平也许会让老百姓逐渐失去先人在革命战争中的警惕,但在这片戈壁滩上,我们又找到了那种中国人在危急时刻中的对国家、民族的忠诚精神。
毛主席曾经说过,世界上就怕认真二字。在冒进浮躁的社会心态中,在人情世故的交际文化中,在金钱至上的价值取向中,就还有这样一群人,用近乎于不开窍的行为,实现对国家的无限忠诚和庄严承诺。由于保密的原因,很多人的名字不可能为外界所知,他们的成就也尘封于历史的卷宗之中,在这里,我只能用在俄罗斯红场无名烈士纪念碑上的两句话来向他们致敬:你们的名字无人知晓;你们的功绩却与世长存!
基地的“精”“气”“神”
在基地采访中,记者无时无刻不感受到:基地的成就,离不开一个英雄的集体。技术人员说的最多的,是政工干部的卓越工作,凝聚了人心和力量,在恶劣的环境中留住人才、激励人才;而政工干部眼中,最多的还是技术人才"条件差斗志昂、困难多更坚强"的基地血脉精神。
基地建场以来,历届党委为了不断适应人民空军转型建设,坚持科学决策,统筹试验与训练、试训任务和靶场建设、训练和综合保障等这些错综复杂的关系。而从严治军、突出保密的工作理念也培养出了官兵"严、慎、细、实"的作风。基地的政工干部,并不仅仅是政治工作上的骨干,同时也必须通晓相关的业务技术知识,而且要求水平更高。为了建设与现代化靶场相适应的保障体系,基地部队历届党委按照着眼长远、立足现有、分步建设、布局合理的建设思路,团结带领广大官兵先后建起了指控楼、科技楼、综合试验楼;修建了专家楼、生活服务中心、集贸市场;在戈壁荒漠上实现了"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菜"。近年以来,基地党委秉承以人为本的宗旨,用事业感召人才,用良好生活环境留住人才,用超常举措培养人才;而最关键的则是用风清气正的氛围激励人才。
把政治工作看作基地的"精",那么雄厚的技术人才队伍就成了带动"身体"的"气"。这股子"气"是如此强韧,即使苏联撤走了援华专家,基地也在最短的时间里形成了自己的试训方法。基地的环境艰苦远远不是飞沙走石、气候干燥这么简单。大功率的探测雷达设备,开机后甚至可以将肉烤熟。长期在这种辐射环境中工作的人,等于是每天享受一次"化疗的待遇"。基地本身已经远离文明的喧嚣,而分布于大漠深处的各个测控站点,更成为一个个沙海孤岛。孤独、寂寞和资料匮乏,对武器试验人员造成的压力可想而知。相比大城市企业、机关对技术人才的待遇吸引力,这里国家靶场一流专家们仍然要和所有的基地人一样,承受子女的升学和就业的空前压力。一位基地领导曾经说过,这里的学生大学升学率必须达到100%,否则没有任何出路,即使在基地扫大街都不可能,因为基地的环境、容量、职能都决定无法容纳他们。而与大城市雄厚教育力量相对应的,是基地仍然薄弱的师资水平,因为这里的无法吸纳优秀的教师队伍。
然而就是在这些显性、隐性的困难中,基地依然培养造就了一大批优秀的科技人才,包括工程院院士1人、空军首席专家2人、空军级专家7人,忠实履行了国家靶场和基地化训练的职能使命,先后完成了我国第一枚、氢弹模拟空投试验、神舟飞船返回舱空投试验,我国所有航空、防空武器的科研、定型、批抽检试验任务,从未因各种不利因素影响试验质量和进程。
正是有了这两股"精"和"气",才造就了基地的"神"。正是有了这个英雄的群体,才有了这片神奇的土地。
英雄·时势
如果我们把目光放在中国改革开放30年、国力迅猛增长的背景来看,如果我们把目光放到冷战结束,美国推行强权政治的世界背景来看,就更能理解基地的成就同样是人民军队发展的必然。在基地的发展上,从创建之初到1984年近26年的时间里,基地重点测试武器型号仅有几个型号;而从1984年至今,测试武器型号数量迅速上升。特别是1998年到现在的10年中,基地的测试武器的重点型号就不下十几个。
这种变化的背后,需要我军航空、防空武器型号数量的迅速增长,需要大量的高技术遥测和信息设备作为支撑,而这些离开雄厚国力的支撑是难以想象的。而导致这种变化的外因,则是世界战略格局变化对中国原有战略的冲击和挑战。一方面是西方人权、民主的裹挟下的舆论霸权,一方面是武力至上信奉实力的军事霸权。从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几次足以载入世界史册的事件已经教会了善良的中华民族如何在这样一个丛林法则世界中生存。
时势造英雄,变化的世界给了基地一个机会。
英雄待时势,基地为这历史机遇等了50年。
在与基地官兵交流中,尽管他们保密意识很强,但是记者都能从语气中感受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兴奋。这种兴奋,在基地的历史陈列馆中得到了直观的体现:数十种研制成功或者在研的航空武器型号陈列在展厅中。尽管这里面很多武器在很多年以后才会公开出现,某些"杀手锏"甚至永远也不会暴露在阳光之下。但是从这些闪耀着金属光泽的大国利器中,记者体会到的是一个民族的复兴,是一个国家的崛起,是一个霸权政治颐指气使时代的终结。
- 2008-12-17震撼国人的十大军人形象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