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疗的简介
足疗是近些年随着人们健康与保健意识的增强而出现的“新词”。
眼下,在大多数人认为:
足疗就是运用中医原理,集检查、治疗和保健为一体的无创伤自然疗法。足疗包括两部分:足浴和足部按摩。足部是人体的“第二心脏”,是人体的阴晴表,能够很准确地反映人体的健康状况。足疗法分为以下三大类:1. 热水足浴法 2. 足部按摩法 3. 中药足疗法
但实际上,我们知道,中医历来就非常重视足部的保健与治疗。
人体的五脏六腑在脚上都有相应的投影,连接人体脏腑的12 条经脉,其中有6条起于足部,脚是足三阴之始,足三阳之终,双脚分布有60多个穴位与内外环境相通。如果能坚持睡前用热水洗脚,能刺激这些穴位,促进气血运行、调节内脏功能、舒通全身经络,从而达到祛病驱邪、益气化瘀、滋补元气的目的。现代医学认为,脚是人体的“第二心脏”,脚有无数的神经末稍与大脑紧密相连,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因此,经常用热水洗脚,能增强机体免疫力和抵抗力,具有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功效。
从理疗学的观点看,热水洗脚是一种浸浴疗法。洗脚时,水温以40至50℃为宜,水量以淹没脚的踝部为好,双脚浸泡5至10分钟。同时,用手缓慢、连贯、轻松的按摩双脚,先脚背后脚心,直至发热为止。这样,能使局部血管扩张,末稍神经兴奋,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增强。如能长期坚持,不仅有保健作用,还对神经衰弱引起的头晕、失眠、多梦等症状有较好的疗效。如在浴水中加入某些药物,还能防治感冒、脚疾、冻疮和关节痛等症。
其中小儿中药足疗法是比较有代表性的中药足疗法
小儿中药足浴法的来源及发展:小儿中药足浴法同其它药浴疗法一样,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其有邪者,渍行以汗”可见当时已提倡用沐浴疗法了。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五十二药方》载有“婴儿病痫方,取雷尾三果治,以猪煎膏和之。小婴儿以水半斗,大者以水一斗,三分和取一分置水中,挠以浴之。隋唐时期《肘后备急方》《千金要方》《外台秘要》《伤寒》治疗小儿各种疾病的浴儿、浴足十一首等等。宋代儿科医家钱已对本疗法用于儿科证治。清代吴尚先收集前人大量外治经验,一生采用外治法治疗疾病,成为真正的小儿中药足浴法的鼻祖。目前国内继承最系统的小儿中药足疗法为郑氏小儿中药足疗法,从晚清到现在,经过郑氏红药几代人的传承和发展,积累了大量的经验。使小儿中药足疗法从理论到实践都得到了进一步完善,
足疗,即热水洗脚,加之一些科学的脚部按摩。实践证明,足浴是一种简便易行、效果可靠的自我保健方法。故我国民间素有“睡前一盆汤”的习惯做法,和“春天洗脚,升阳固脱;夏天洗脚,除湿祛暑;秋天洗脚,肺润肠濡;冬天洗脚,丹田温灼”的说法。
足疗歌决
中医观点整体论,
人身一体足为根;
人到晚年先老脚,
树到老来根先竭;
人体器官与脏腑,
足部均有反射处;
诊病防病与治疗,
按摩足部见功效;
术前中药先泡脚,
促进循环增疗效;
术后饮水一两杯,
增进排毒很重要;
选穴一定要准确,
柔和渗透用力均;
心脏宜轻不宜重,
细心检查做诊病;
肾上腺处是重点,
调节分泌又止喘;
足拇趾处代表头,
每个部分仔细揉;
神经衰弱疗效好,
头痛眩晕不用愁;
失眠多梦难入睡,
思虑过度也无忧;
胃脘不适食欲差,
肝胆脾胃调消化;
腹痛腹泻加便秘,
脚掌心处找问题;
腰酸背紧肩颈痛,
足掌内侧揉足弓;
腹腔盆腔加胸腺,
退烧祛热又消炎;
祛斑美容焕容颜,
调节也在分泌腺;
降糖降压怎么办,
足疗按摩有经验;
坚持足疗做按摩,
延年益寿好处多。
我国是足部疗法起源最早的国家。几千年前的中国就有关于足部按摩的记载。据考证,当年足疗与针灸在我国为 “ 同根生 ” 之疗法 。
古代黄帝内经 “ 足心篇 ” 之 “ 观趾法 ” ( 一种诊疗方法 ) ;隋朝高僧所撰《摩河止观》之 “ 意守足 ” ( 常擦足心,能治多种疾病 ) ;汉代神医华佗著于《华佗秘笈》之 “ 足心道 ” ( 意即足底的学问 ) ,司马迁《史记》之 “ 俞跗用足治病 ”(“ 俞 ” 通 “ 愈 ” ,跗指足背 ) ;
宋代文豪苏东坡先生对养生颇有研究,对坚持摩擦足底涌泉穴对身体的益处就大加赞赏,称 “ 其效不甚觉, 但积累至百余日,功用不可量 ……若信而行之,必有大益。 ” 说明中国人很早就对足部按摩有益于健康有很深的了解。中医疗法 ( 包括足部按摩 ) 在唐代即传人日本、朝鲜。元朝以后又传人欧洲。元朝伯仁之《十四经》 …… 明朝时期,足部按摩得到进一步发展。后因封建礼教、女子裹脚等轻视足部健康的 “ 政策 ” 、民风,大大影响了该疗法的健康发展。特别是到了清末年间,这一中国历史文化遗产更是遭到了外国列强的残酷掠夺,一度在国内 “ 销声匿迹 ” ,几乎失传。
…… 十九世纪三十年代,美国印古哈姆《足的故事》专门介绍了 “ 足部按摩疗法 ” 。 一五年,瑞士玛鲁卡多《足反射疗法》,从学术上总结了人类关于足部反射区的自然疗法。 — 九八五年,英国现代医学协会正式将足部按摩方法定为 “ 现代医学健康法 ” ,明确了更高的医学地位。 一九八九年,美国加州召开了 “ 足反射疗法大会 ”
…… 直至二十世纪末, 足疗又在国内 “ 重现江湖 ” ,并以更高的水准流行起来。一九九一年, “ 中国足部反射区健康法研究会 ” 于北京正式挂牌成立。
人有四根即鼻根、乳根、耳根、足根。“鼻为苗窍之根,乳为宗气之根,耳为神机之根,脚为精气之根。”可见鼻、耳、乳仅是精气的凝聚点,而脚才是精气总的集合点。观之临床,头脑清灵,步履轻健均为健康的特征;而头重脚轻,脚肿履艰,为病体之躯。 因此 ,古今中外的养生健身方法,都极为重视足部的锻炼。
…… 人有脚,犹如树有根。 树枯根先竭,人老脚先衰 。脚对人体起着重要的养生保健作用。
…… 专家认为,足部按摩的原理主要有以下四方面:一是血液循环理论。脚在人体最底部,血液中的尿酸晶等有害物质沉积在脚底,不利健康。通过足底按摩,分解沉积在脚底的有害物质,可使其通过汗液、尿液排出体外。二是反射原理。 “ 脚是人的第二心脏 ” ,人的脏腑器官与足底穴位是一一对应的。足部按摩通过反射区促使大脑传导信号,改善人体内分泌和血液循环,调节生理环境。三是全息论原理。中医以局部观全体,把脚看作是人体的全息胚,上面充满了五脏六腑的信息,对脚的按摩就是对全身的按摩。四是中医经络学原理,亦即中医三阴、三阳学说。足部按摩通过对脚的按摩能刺激调理脏腑,疏通经络,增强新陈代谢,从而达到强身健体祛除病邪的目的。
…… 从拥有两千多年历史的中医经络学说的角度,更能说明双脚与全身的密切关系。经络学说认为:双足通过经络系统与全身各脏腑之间密切相连,构成了足与全身的统一性。人体十二正经中,有六条经脉即足三阴经和足三阳经分布到足部。足部为足三阴经之始,足三阳经之终。这六条经脉又与手之三阳经、三阴经相连属,循行全身。奇经八脉的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也都起于足部,冲脉有分支到足部,从而加强了足部与全身组织、器官的联系。 因此, 脏腑功能的变化都能反映到足部上来。
足疗,是一种非药物疗法,通过对足部反射区的刺激,调整人体生理机能 , 提高免疫系统功能 , 达到防病、治病、保健、强身的目的。
促进血液循环
…… 血液在心脏和血管组成的血液循环系统流动 , 输送营养 , 排出废物。促进血液循环对机体的健康至关重要。健康人都有一双脚,但您有没有想过脚承受着多大的压力 ? 每走一步,一个 68 千克重的人其足部将承受 260 千克的压力。平均每一天,您的双足要承受 260 万千克的压力。这一数字大约相当于 4 万个人在你鞋上踩一下所产生的压力。
…… 脚在人体中距心脏最远,如果脚部末梢循环产生障碍,很容易导致血液循环不畅,进而导致新陈代谢不畅、全身组织器官功能下降。进行足部按摩,可使足部的血液循环顺畅,促进全身血液循环,加速机体新陈代谢、补充营养,使您的机体健康、正常地运转。
调节神经系统
…… 神经系统是机体内起主导作用的调节机构,神经组织遍布人体各个部位,在控制和调节机体活动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神经组织重要而复杂的生理功能都是通过反射活动来完成的,完成这种活动的基础就是神经元。
神经元通过反射活动,保证了机体内部的统一,使各器官的功能活动更好地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
足部分布着非常丰富的神经组织,通过有效刺激足底反射区,可使相应组织器官的功能得到调节,使正常的更强壮,不正常的得以改善和恢复。
疏通经络气血
…… 经络具有联系脏腑和肢体的作用。人体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筋骨皮肉等组织器官主要是依靠经络系统的联络沟通,使机体协调统一。
…… 经络具有运行气血、濡养周身、抗御外邪、保卫机体的作用。经络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沟通于脏腑与体表之间,将人体脏腑组织器官联系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在人体十二经脉中有六条经脉到达足部即足三阴经 ( 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 ) 、足三阳经 ( 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 ) 。通过足部刮痧按摩治疗,可以疏通经络,解除病痛,调节和恢复人体脏腑功能,使失调、病变的脏腑功能得以重新修复和调整,进而达到康复。
适应范围广泛
足部反射区按摩疗法适用于多种疾病,也可单独用于日常保健。
1 .内科疾病
(1) 呼吸系统疾病:如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炎、急性扁桃体炎等。
(2) 循环系统疾病:如高 / 低血压、冠心病、心脏病、贫血、心绞痛、下肢静脉曲张等。
(3) 消化系统疾病:如慢性胃炎、胃与十二指肠溃疡、慢性结肠炎、慢性肝炎、肝硬化、胆囊炎、胆结石、痔疮等。
(4) 泌尿系统疾病 如慢性肾小球肾炎、泌尿系结石等。
(5) 代谢及内分泌系统疾病 如糖尿病、肥胖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
(6) 神经系统疾病 如脑动脉硬化症、脑血管意外后遗症、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痛、神经衰弱、癫痫、焦虑症等。
2 .妇科疾病:如月经不调、痛 / 闭经、功能性子宫出血、带下病、盆腔炎、更年期综合症、不孕症、性冷淡症等。
3 .皮肤科疾病:如痤疮、黄褐斑、脂溢性脱发、白发、湿疹、神经性皮炎、牛皮癣、斑秃、带状疱疹等。
4 .伤科疾病:如肩周炎、颈椎病、慢性腰肌劳损、退行性脊柱 / 膝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症等。
5 .眼科疾病:如老年性白内障、开角型青光眼、近视眼、迎风落泪、老花眼等。
6 .耳鼻咽喉口腔疾病:如慢性鼻炎、鼻窦炎、慢性咽炎、口疮、耳鸣、中耳炎、牙痛等。
7 .肿瘤科疾病:如乳腺癌、肿瘤放疗与化疗反应等。
8 .男性疾病:遗精、阳痿、早泄、前列腺炎、前列腺肥大、睾丸炎、附睾炎、男子不孕症等。
9 . 儿科疾病:小儿厌食症、小儿遗尿、小儿惊风、小儿营养不良等。
10. 老年疾病:冠状动脉硬化、帕金森症、中风后遗症、半身不遂等。
…… 现代社会随着工作压力不断增大,人们的身体健康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人们对健康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期来得都要迫切。同时,人们要求获得健康要以不影响工作及生活为前提。然而,一般的医疗方法要么花费大量金钱,要么耗费大量时间,且病人要遭受一定的痛苦,这是惜时如金的现代人所不能接受的。
…… 在继承传统中医理论的基础上,根据人体经络学说、全息理论和现代反射区体系,结合世人的生理、心理特征,扬长避短,厚古薄今,经过长期而系统的探索实践 。
足浴保健与人体健康
人体健康与脚密切关联。人有脚,就好像树有根,树枯根先竭,人老脚先衰。脚对人体的养生保健作用,很早就引起古人的重视和研究。其中“足浴”更以其简便灵验的特点,盛行千载而不衰。古书《琐碎录》中称:“足是人之底,一夜一次洗”。文坛巨匠苏东坡、陆游等留有“主人劝我洗足眠,倒床不复闻钟鼓”,“洗脚真一快,稚孙渐长解烧汤”的诗句。贵为“天子”的乾隆皇帝,也信奉“晨起三百步,晚间一盆汤”的养生之道。
祖国医学认为,人体五脏六腑在脚上都有相应的投影,脚部是足三阴经的起始点,又是足三阳经的终止点,踝关节以下就有六十多个穴位。如果经常用热水浴脚,能刺激足部穴位,增强血脉运行,调理脏腑,舒通经络,增强新陈代谢,从而达到强身健体祛除病邪的目的。我国民间歌谣云:“春天洗脚,升阳固脱;夏天洗脚,暑湿可祛;秋天洗脚,肺润肠濡;冬天洗脚,丹田温灼”,这是颇有道理的。
人们的脚掌上密布了许多血管,故国外医学专家把脚掌称为人的“第二心脏”。脚掌上有无数的神经末稍与大脑相连,脚掌上还有通往全身的穴位,脚心上有个涌泉穴,按摩这个穴位,具有滋阴补肾,颐养五脏六腑的作用。所以按摩脚心能活跃经气,强壮身体,防止早衰,利于健康长寿。老年人经常按摩脚心,可防止腿脚麻木,行动无力,脚心凉冷等现象。
足浴时,水的温度一般保持在40℃左右,水量以能淹过脚踝部为好,双脚放热水中浸泡5至10分钟,然后用手按摩脚心。按摩的手法要正确,否则达不到祛病健身的目的。每晚用热水浴脚后坐在床边,将腿屈膝抬起,放在另一条腿上,膝心歪向内侧。按摩左脚心时用右手,按摩右脚时用左手,交替按摩,直到局部发红发热为止。动作要缓和、连贯,轻重要合适。刚开始速度要慢,时间要短,等适应后再逐渐加快按摩速度。在按摩脚心的同时,还要多动动脚趾。祖国医学认为,大拇趾是肝、脾两经的通路。多活动大拇趾,可舒肝健脾,增进食欲,对肝脾肿大也有辅助疗效。第四趾属胆经,按摩之可防便秘、肋骨痛;小趾属膀胱经,能纠正妇女子宫。所以,足浴后按摩脚底、脚趾具有重要的保健医疗作用。尤其对神经衰弱、顽固性膝踝关节麻木痉挛、肾虚腰酸腿软、失眠、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周期性偏头痛、痛经及肾功能紊乱等都有一定的疗效或辅助治疗作用。
足浴时,在热水中加入某些药物,还可防治脚癣、脚干裂、脚臭、脚汗过多、足跟痛、冻疮、下肢浮肿麻木、四肢不温、行动无力、感冒、风湿性关节炎及夜尿频症。
眼下,在大多数人认为:
足疗就是运用中医原理,集检查、治疗和保健为一体的无创伤自然疗法。足疗包括两部分:足浴和足部按摩。足部是人体的“第二心脏”,是人体的阴晴表,能够很准确地反映人体的健康状况。足疗法分为以下三大类:1. 热水足浴法 2. 足部按摩法 3. 中药足疗法
但实际上,我们知道,中医历来就非常重视足部的保健与治疗。
人体的五脏六腑在脚上都有相应的投影,连接人体脏腑的12 条经脉,其中有6条起于足部,脚是足三阴之始,足三阳之终,双脚分布有60多个穴位与内外环境相通。如果能坚持睡前用热水洗脚,能刺激这些穴位,促进气血运行、调节内脏功能、舒通全身经络,从而达到祛病驱邪、益气化瘀、滋补元气的目的。现代医学认为,脚是人体的“第二心脏”,脚有无数的神经末稍与大脑紧密相连,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因此,经常用热水洗脚,能增强机体免疫力和抵抗力,具有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功效。
从理疗学的观点看,热水洗脚是一种浸浴疗法。洗脚时,水温以40至50℃为宜,水量以淹没脚的踝部为好,双脚浸泡5至10分钟。同时,用手缓慢、连贯、轻松的按摩双脚,先脚背后脚心,直至发热为止。这样,能使局部血管扩张,末稍神经兴奋,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增强。如能长期坚持,不仅有保健作用,还对神经衰弱引起的头晕、失眠、多梦等症状有较好的疗效。如在浴水中加入某些药物,还能防治感冒、脚疾、冻疮和关节痛等症。
其中小儿中药足疗法是比较有代表性的中药足疗法
小儿中药足浴法的来源及发展:小儿中药足浴法同其它药浴疗法一样,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其有邪者,渍行以汗”可见当时已提倡用沐浴疗法了。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五十二药方》载有“婴儿病痫方,取雷尾三果治,以猪煎膏和之。小婴儿以水半斗,大者以水一斗,三分和取一分置水中,挠以浴之。隋唐时期《肘后备急方》《千金要方》《外台秘要》《伤寒》治疗小儿各种疾病的浴儿、浴足十一首等等。宋代儿科医家钱已对本疗法用于儿科证治。清代吴尚先收集前人大量外治经验,一生采用外治法治疗疾病,成为真正的小儿中药足浴法的鼻祖。目前国内继承最系统的小儿中药足疗法为郑氏小儿中药足疗法,从晚清到现在,经过郑氏红药几代人的传承和发展,积累了大量的经验。使小儿中药足疗法从理论到实践都得到了进一步完善,
足疗,即热水洗脚,加之一些科学的脚部按摩。实践证明,足浴是一种简便易行、效果可靠的自我保健方法。故我国民间素有“睡前一盆汤”的习惯做法,和“春天洗脚,升阳固脱;夏天洗脚,除湿祛暑;秋天洗脚,肺润肠濡;冬天洗脚,丹田温灼”的说法。
足疗歌决
中医观点整体论,
人身一体足为根;
人到晚年先老脚,
树到老来根先竭;
人体器官与脏腑,
足部均有反射处;
诊病防病与治疗,
按摩足部见功效;
术前中药先泡脚,
促进循环增疗效;
术后饮水一两杯,
增进排毒很重要;
选穴一定要准确,
柔和渗透用力均;
心脏宜轻不宜重,
细心检查做诊病;
肾上腺处是重点,
调节分泌又止喘;
足拇趾处代表头,
每个部分仔细揉;
神经衰弱疗效好,
头痛眩晕不用愁;
失眠多梦难入睡,
思虑过度也无忧;
胃脘不适食欲差,
肝胆脾胃调消化;
腹痛腹泻加便秘,
脚掌心处找问题;
腰酸背紧肩颈痛,
足掌内侧揉足弓;
腹腔盆腔加胸腺,
退烧祛热又消炎;
祛斑美容焕容颜,
调节也在分泌腺;
降糖降压怎么办,
足疗按摩有经验;
坚持足疗做按摩,
延年益寿好处多。
我国是足部疗法起源最早的国家。几千年前的中国就有关于足部按摩的记载。据考证,当年足疗与针灸在我国为 “ 同根生 ” 之疗法 。
古代黄帝内经 “ 足心篇 ” 之 “ 观趾法 ” ( 一种诊疗方法 ) ;隋朝高僧所撰《摩河止观》之 “ 意守足 ” ( 常擦足心,能治多种疾病 ) ;汉代神医华佗著于《华佗秘笈》之 “ 足心道 ” ( 意即足底的学问 ) ,司马迁《史记》之 “ 俞跗用足治病 ”(“ 俞 ” 通 “ 愈 ” ,跗指足背 ) ;
宋代文豪苏东坡先生对养生颇有研究,对坚持摩擦足底涌泉穴对身体的益处就大加赞赏,称 “ 其效不甚觉, 但积累至百余日,功用不可量 ……若信而行之,必有大益。 ” 说明中国人很早就对足部按摩有益于健康有很深的了解。中医疗法 ( 包括足部按摩 ) 在唐代即传人日本、朝鲜。元朝以后又传人欧洲。元朝伯仁之《十四经》 …… 明朝时期,足部按摩得到进一步发展。后因封建礼教、女子裹脚等轻视足部健康的 “ 政策 ” 、民风,大大影响了该疗法的健康发展。特别是到了清末年间,这一中国历史文化遗产更是遭到了外国列强的残酷掠夺,一度在国内 “ 销声匿迹 ” ,几乎失传。
…… 十九世纪三十年代,美国印古哈姆《足的故事》专门介绍了 “ 足部按摩疗法 ” 。 一五年,瑞士玛鲁卡多《足反射疗法》,从学术上总结了人类关于足部反射区的自然疗法。 — 九八五年,英国现代医学协会正式将足部按摩方法定为 “ 现代医学健康法 ” ,明确了更高的医学地位。 一九八九年,美国加州召开了 “ 足反射疗法大会 ”
…… 直至二十世纪末, 足疗又在国内 “ 重现江湖 ” ,并以更高的水准流行起来。一九九一年, “ 中国足部反射区健康法研究会 ” 于北京正式挂牌成立。
人有四根即鼻根、乳根、耳根、足根。“鼻为苗窍之根,乳为宗气之根,耳为神机之根,脚为精气之根。”可见鼻、耳、乳仅是精气的凝聚点,而脚才是精气总的集合点。观之临床,头脑清灵,步履轻健均为健康的特征;而头重脚轻,脚肿履艰,为病体之躯。 因此 ,古今中外的养生健身方法,都极为重视足部的锻炼。
…… 人有脚,犹如树有根。 树枯根先竭,人老脚先衰 。脚对人体起着重要的养生保健作用。
…… 专家认为,足部按摩的原理主要有以下四方面:一是血液循环理论。脚在人体最底部,血液中的尿酸晶等有害物质沉积在脚底,不利健康。通过足底按摩,分解沉积在脚底的有害物质,可使其通过汗液、尿液排出体外。二是反射原理。 “ 脚是人的第二心脏 ” ,人的脏腑器官与足底穴位是一一对应的。足部按摩通过反射区促使大脑传导信号,改善人体内分泌和血液循环,调节生理环境。三是全息论原理。中医以局部观全体,把脚看作是人体的全息胚,上面充满了五脏六腑的信息,对脚的按摩就是对全身的按摩。四是中医经络学原理,亦即中医三阴、三阳学说。足部按摩通过对脚的按摩能刺激调理脏腑,疏通经络,增强新陈代谢,从而达到强身健体祛除病邪的目的。
…… 从拥有两千多年历史的中医经络学说的角度,更能说明双脚与全身的密切关系。经络学说认为:双足通过经络系统与全身各脏腑之间密切相连,构成了足与全身的统一性。人体十二正经中,有六条经脉即足三阴经和足三阳经分布到足部。足部为足三阴经之始,足三阳经之终。这六条经脉又与手之三阳经、三阴经相连属,循行全身。奇经八脉的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也都起于足部,冲脉有分支到足部,从而加强了足部与全身组织、器官的联系。 因此, 脏腑功能的变化都能反映到足部上来。
足疗,是一种非药物疗法,通过对足部反射区的刺激,调整人体生理机能 , 提高免疫系统功能 , 达到防病、治病、保健、强身的目的。
促进血液循环
…… 血液在心脏和血管组成的血液循环系统流动 , 输送营养 , 排出废物。促进血液循环对机体的健康至关重要。健康人都有一双脚,但您有没有想过脚承受着多大的压力 ? 每走一步,一个 68 千克重的人其足部将承受 260 千克的压力。平均每一天,您的双足要承受 260 万千克的压力。这一数字大约相当于 4 万个人在你鞋上踩一下所产生的压力。
…… 脚在人体中距心脏最远,如果脚部末梢循环产生障碍,很容易导致血液循环不畅,进而导致新陈代谢不畅、全身组织器官功能下降。进行足部按摩,可使足部的血液循环顺畅,促进全身血液循环,加速机体新陈代谢、补充营养,使您的机体健康、正常地运转。
调节神经系统
…… 神经系统是机体内起主导作用的调节机构,神经组织遍布人体各个部位,在控制和调节机体活动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神经组织重要而复杂的生理功能都是通过反射活动来完成的,完成这种活动的基础就是神经元。
神经元通过反射活动,保证了机体内部的统一,使各器官的功能活动更好地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
足部分布着非常丰富的神经组织,通过有效刺激足底反射区,可使相应组织器官的功能得到调节,使正常的更强壮,不正常的得以改善和恢复。
疏通经络气血
…… 经络具有联系脏腑和肢体的作用。人体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筋骨皮肉等组织器官主要是依靠经络系统的联络沟通,使机体协调统一。
…… 经络具有运行气血、濡养周身、抗御外邪、保卫机体的作用。经络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沟通于脏腑与体表之间,将人体脏腑组织器官联系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在人体十二经脉中有六条经脉到达足部即足三阴经 ( 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 ) 、足三阳经 ( 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 ) 。通过足部刮痧按摩治疗,可以疏通经络,解除病痛,调节和恢复人体脏腑功能,使失调、病变的脏腑功能得以重新修复和调整,进而达到康复。
适应范围广泛
足部反射区按摩疗法适用于多种疾病,也可单独用于日常保健。
1 .内科疾病
(1) 呼吸系统疾病:如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炎、急性扁桃体炎等。
(2) 循环系统疾病:如高 / 低血压、冠心病、心脏病、贫血、心绞痛、下肢静脉曲张等。
(3) 消化系统疾病:如慢性胃炎、胃与十二指肠溃疡、慢性结肠炎、慢性肝炎、肝硬化、胆囊炎、胆结石、痔疮等。
(4) 泌尿系统疾病 如慢性肾小球肾炎、泌尿系结石等。
(5) 代谢及内分泌系统疾病 如糖尿病、肥胖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
(6) 神经系统疾病 如脑动脉硬化症、脑血管意外后遗症、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痛、神经衰弱、癫痫、焦虑症等。
2 .妇科疾病:如月经不调、痛 / 闭经、功能性子宫出血、带下病、盆腔炎、更年期综合症、不孕症、性冷淡症等。
3 .皮肤科疾病:如痤疮、黄褐斑、脂溢性脱发、白发、湿疹、神经性皮炎、牛皮癣、斑秃、带状疱疹等。
4 .伤科疾病:如肩周炎、颈椎病、慢性腰肌劳损、退行性脊柱 / 膝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症等。
5 .眼科疾病:如老年性白内障、开角型青光眼、近视眼、迎风落泪、老花眼等。
6 .耳鼻咽喉口腔疾病:如慢性鼻炎、鼻窦炎、慢性咽炎、口疮、耳鸣、中耳炎、牙痛等。
7 .肿瘤科疾病:如乳腺癌、肿瘤放疗与化疗反应等。
8 .男性疾病:遗精、阳痿、早泄、前列腺炎、前列腺肥大、睾丸炎、附睾炎、男子不孕症等。
9 . 儿科疾病:小儿厌食症、小儿遗尿、小儿惊风、小儿营养不良等。
10. 老年疾病:冠状动脉硬化、帕金森症、中风后遗症、半身不遂等。
…… 现代社会随着工作压力不断增大,人们的身体健康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人们对健康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期来得都要迫切。同时,人们要求获得健康要以不影响工作及生活为前提。然而,一般的医疗方法要么花费大量金钱,要么耗费大量时间,且病人要遭受一定的痛苦,这是惜时如金的现代人所不能接受的。
…… 在继承传统中医理论的基础上,根据人体经络学说、全息理论和现代反射区体系,结合世人的生理、心理特征,扬长避短,厚古薄今,经过长期而系统的探索实践 。
足浴保健与人体健康
人体健康与脚密切关联。人有脚,就好像树有根,树枯根先竭,人老脚先衰。脚对人体的养生保健作用,很早就引起古人的重视和研究。其中“足浴”更以其简便灵验的特点,盛行千载而不衰。古书《琐碎录》中称:“足是人之底,一夜一次洗”。文坛巨匠苏东坡、陆游等留有“主人劝我洗足眠,倒床不复闻钟鼓”,“洗脚真一快,稚孙渐长解烧汤”的诗句。贵为“天子”的乾隆皇帝,也信奉“晨起三百步,晚间一盆汤”的养生之道。
祖国医学认为,人体五脏六腑在脚上都有相应的投影,脚部是足三阴经的起始点,又是足三阳经的终止点,踝关节以下就有六十多个穴位。如果经常用热水浴脚,能刺激足部穴位,增强血脉运行,调理脏腑,舒通经络,增强新陈代谢,从而达到强身健体祛除病邪的目的。我国民间歌谣云:“春天洗脚,升阳固脱;夏天洗脚,暑湿可祛;秋天洗脚,肺润肠濡;冬天洗脚,丹田温灼”,这是颇有道理的。
人们的脚掌上密布了许多血管,故国外医学专家把脚掌称为人的“第二心脏”。脚掌上有无数的神经末稍与大脑相连,脚掌上还有通往全身的穴位,脚心上有个涌泉穴,按摩这个穴位,具有滋阴补肾,颐养五脏六腑的作用。所以按摩脚心能活跃经气,强壮身体,防止早衰,利于健康长寿。老年人经常按摩脚心,可防止腿脚麻木,行动无力,脚心凉冷等现象。
足浴时,水的温度一般保持在40℃左右,水量以能淹过脚踝部为好,双脚放热水中浸泡5至10分钟,然后用手按摩脚心。按摩的手法要正确,否则达不到祛病健身的目的。每晚用热水浴脚后坐在床边,将腿屈膝抬起,放在另一条腿上,膝心歪向内侧。按摩左脚心时用右手,按摩右脚时用左手,交替按摩,直到局部发红发热为止。动作要缓和、连贯,轻重要合适。刚开始速度要慢,时间要短,等适应后再逐渐加快按摩速度。在按摩脚心的同时,还要多动动脚趾。祖国医学认为,大拇趾是肝、脾两经的通路。多活动大拇趾,可舒肝健脾,增进食欲,对肝脾肿大也有辅助疗效。第四趾属胆经,按摩之可防便秘、肋骨痛;小趾属膀胱经,能纠正妇女子宫。所以,足浴后按摩脚底、脚趾具有重要的保健医疗作用。尤其对神经衰弱、顽固性膝踝关节麻木痉挛、肾虚腰酸腿软、失眠、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周期性偏头痛、痛经及肾功能紊乱等都有一定的疗效或辅助治疗作用。
足浴时,在热水中加入某些药物,还可防治脚癣、脚干裂、脚臭、脚汗过多、足跟痛、冻疮、下肢浮肿麻木、四肢不温、行动无力、感冒、风湿性关节炎及夜尿频症。
- 2008-11-28足疗的简介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