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讯
  • 医院
热门推荐
您的位置: 首页 >> TAG >> 为嘴伤身

专家称食用野味危险大 为嘴伤身不值得

  一边是对白酒里塑化剂的穷追不舍,众人质疑食品安全如何保障?一边却是猎杀候鸟屡禁不止,越冬的候鸟成了贪婪的饕餮者桌上盛宴,此时食者不再关心“禽流感”的出处;一边是恐慌“吃猪肉等于自杀”、“速成鸡”的激素含量,一边却是公务消费定点商家里热闹的对国家级保护动物的舌尖消费,此时餐桌上也无人问津野味是否经过安全检疫。

  国家一级营养师、健康顾问王雷告,寻求野味满足口腹之欲,很可能招来身体健康的“杀手”,野味的食用安全没有保障。

  都是嘴馋惹的祸

  据报道,今年秋天以来,在湖南罗霄山脉“千年鸟道”中,有一批候鸟被人捕杀;在天津北大港,我国一级保护动物东方白鹳部分遭毒手;而在新疆,有一些候鸟被偷猎者伪装成家禽空运贩卖……

  就在11月,中国鸟类学会副理事长马鸣,在国际组织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大雁通讯》上写道:“过去3年里,中国至少有20万只水鸟丧生。”而据估计,这个数字比较保守。

  环保专家表示,候鸟被捕杀,“吃”是最重要的原因。民间一些人认为,活鸟血和鲜肉可以“大补”身体,而在一些地方,吃野味依然是一种被向往的饮食习惯。这些习惯和观念,客观上为猎杀鸟类提供了需求和市场,因而猎杀行为日盛。

  无独有偶,近日央视曝光,在江西省资溪县,本该是动物天堂的山谷,却呈现出这样的画面:中后吐血抽搐的猕猴、铁笼中惊惶失措的竹鼠、堆满野生动物的冷库、挂着“公务消费定点商家”的野味餐馆……这些画面通过央视记者的镜头呈现在观众眼前,一条捕杀、交易、食用野生保护动物的产业链曝光。

  调查显示,在江西省资溪县当地的一些餐馆、酒楼,经营者偷偷宰杀出售国家重点保护动物猕猴,食客则偷食大雁、獾猪、竹鼠等受国家保护的、有益或者具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野生动物。一家名叫老娄龙虾的野生餐馆已经开了十几年,餐馆老板介绍,有一批固定的熟客,每次有好的野味,只要一个电话食客们都会如约而至。

  为嘴伤身值不值

  分析食用野味的原因,想要滋补、出于好奇是重要原因。中国林业部曾经做过一个调查,调查对象包括北京、上海、广州等21个城市,调查表明,主要有两种食用野生动物的心态,其中38%的人是出于好奇心,还有40%左右的人是认定了野生动物中含有很多比较特殊的营养。

  很多人认为,野味美味而且滋补,甚至认为,野生动物都是有机食品,没有污染,因此“野生的一定补”。王雷军却指出,从现代营养学的观点来看,野生动物和人工饲养的动物没有明显区别,而且从现在的研究成果来看,还没有发现野生动物含有任何其它动物性食品不能取代的东西,仅仅食用单一的食品也很难说有什么特别的营养价值。因此野生动物的营养价值高于人工饲养动物的营养价值这一说法没有科学依据。

  据有关部门对家禽、家畜和几种野生动物的营养分析比较,它们在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能量等主要指标上相差无几。若要为身体补充能量,基本上吃牛肉和鸡肉已经足够,根本犯不着专程找珍稀野生动物进补。而且,从品尝角度而言,受生长环境影响,野生动物肉质成分中肌肉较多,脂肪较少,口感上并没有优势。

  吃野味被推崇还因为不少人认为野生动物生长在人迹罕至的深山老林,食用的是自然生长的动植物,不像人工饲养的动物饲料里有很多添加剂,吃野味似乎是选择了安全食品。殊不知,野味也并非绿色食品。王雷军说,由于全球环境普遍受到严重污染,野生动物生存环境恶劣,同样存在遭受污染的境况,甚至比家禽所受污染更甚,人若吃了因污染导致基因突变的野生动物,则可能诱发癌症等恶性病变。王雷军特别强调,一般人可能不太了解生物富集作用,这也是吃野味危害健康的一个环节。生物富集作用是指生物将环境中低浓度的化学物质,通过食物链的转运和蓄积达到高浓度的能力。仅农药DDT最终在水鸟类体内含量可为原水含量的833万倍,陆地生物也一样有富集作用。人体作为生物链的最高端,食用了这些富集农药残留的动物,其健康可想而知。

  很多食用野味的人追求野味的鲜味儿,这也给自己的健康埋下了更大的隐患。王雷军说,非法出售野味的餐馆酒楼,由于常常是偷偷摸摸进行野味经营,所以在加工时就会存在粗制滥造的问题,再加上食客“求鲜”的要求,往往不能够保证煮熟烧透。于是,也就根本无法确保杀死野生动物携带在其肌肉、血液及内脏里的病毒及寄生虫。而且并非所有的病原体都可以通过加热杀死,有些病原体可以抵抗100摄氏度以上的热度。

  另外,毒杀是现在很多野生动物被捕杀的方式,造成作为野味的野生动物体内含有大量毒素,食用后有可能引起急性或者慢性中毒。

  野味里藏着“野蛮”

  人们食用的家禽、家畜肉类产品都是经过卫生防疫部门严格检疫之后才投放市场的。而野味往往来路不明,人类对这些野生动物的生存方式缺乏了解,食用野味很不安全。

  北京航天总医院医生李燕坤介绍说,野生动物可能患有多种疾病,其脑、血液及肌肉中含有病毒、寄生虫(如肺吸虫、血吸虫等)。通常情况下,野生动物身上携带的病原体不会传染给人类,只有在人类破坏其生存环境或者猎捕、进食野生动物的时候,病原体才会传染给人类。尤其是在吃野生动物时,食客有可能感染上狂犬病、结核、鼠疫、炭疽、甲肝等疾病。把野生动物作为食物,不仅由于接触和食用可能会感染疾病,在猎杀、运输、销售过程中,野生动物所携带的病原也会传播扩散。

  人类在与各种疾病作斗争的实践中发现,曾有多种伤及人类的有害病毒都源自野生动物。1988年,上海市发生罕见的甲型肝炎是毛蚶携带的甲型肝炎病毒所致;1998年,在有些国家尼巴病毒暴发,结果查明,这种人畜共患病的病毒宿主是狐蝠。还有疯牛病、狂犬病、猫爪热、鼠疫、禽流感等都是人畜共患的疾病。

  王雷军表示,食用野生动物最大的危险就是易患人畜共患病。目前世界上已经明确的人畜共患病大约有200多种,比较严重的有89种,其中包括有细菌类的、病毒类的、真菌类的、寄生虫类的、衣原体类的、支原体类的等。在很多国家流行的人畜共患病有34种,我国基本能确定的人畜共患病有大约90种。我国的猕猴有10%—60%携带B病毒,这样的猕猴把人挠上一下,都有可能致人感染,而生吃猴脑感染的几率更大。

  李燕坤解释说,病毒也是一种生物体,而且是一种比较特殊的生命体,它需要附着在其他别的生命身上,否则自身无法生存。由于这样或者那样的原因,病毒从一类物种跑到其他类物种身上时,由于新的宿主对它没有控制能力,所以病毒就会大暴发。SARS病毒就是从果子狸身上跑到了人类身上,由于人类对它没有一种抑制作用,导致了整个疫病的流行。又比如艾滋病病毒在自然状况下是储存在某些非洲的灵掌类动物身上,这些灵掌类动物本身并不发病,但是由于人类和这些灵掌类动物之间发生了这样或者那样的关系,使得病毒跑到了人类身上,在人类之间发病和流行。再比如埃博拉病毒,1976年埃博拉病毒在刚果暴发,也是由于人吃或者接触这些野生动物,使得病毒跑到了人的身上。

  王雷军表示,追根溯源,病毒是一种很自然的生命,如果人类不去干预大自然,它们本身在自然界里是不会给人类带来灾难的,而由于人类过多地干预了大自然,盲目地食用野生动物,导致了这些灾难。

  • 1
{/cms:showcontent}